摘要:由于风力发电和风电技术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对于风电场的运维管理形式仍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加强风电场运维管理,提高风电场维护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寻求科学管理风电场运维模式,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字:风电场;运维管理;运维模式
一、风电场运维管理的特点
1、设备台数多,高空作业难度大。每个风机本身都属于发电单元,故障几率比较大,进而导致其工作点十分的分散,进而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风机本身的高度比较高,所以,导致风机作业大部分都是高空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给操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虽然风机比较小,但是其内部十分的全面,所有的发电系统以及能源传动链都需要同一批人员进行运维,进而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进而导致风电场运维管理工作的难度比较大,给风电场后期的生产运维工作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2、运维管理人才少。由于风电场属于高科技领域,并且由于其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进而导致其工作岗位不稳定,并不能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另外,风电场大部分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工作条件比较差,风电场的设备诸多,不仅要求运维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还必须要具有长期的经验,导致诸多经验十分丰富的技术人员望而却步,最终导致风电场的优秀运维人才十分的短缺,给风电场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3.运维管理模式旧。风电场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进而导致诸多管理模式和制度还没有成熟,我国风电场的前身大部分都是火电厂,进而导致风电场运维管理模式依然沿用了火电厂模式,无法与风电场适配,最终会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正常运行,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运维管理工作的能效。
二、风电场运维管理的优化途径
(一)细化工作内容,强化风电场运维管理基础性工作
1、设备管理
风电场的设备管理,首先需要提前介入前期设计及建设阶段,在设备选型及风场规划上提出自己的意见,防止造成不可逆的缺陷。其次,风电场在设备上需要进行重点维护管理的有两部分,分别是变配电设备和风机本身设备,前者运维工作有章可循,主要集中在检修维护上,再加上故障率普遍较低,只要做好定期检修和检测等基础工作,就能保证其正常运行;风机本身在设备运维管理中难度较大,风机设备本身较为分散,地处环境恶劣,维检难度相对较大,首先要做好定期维护工作,一般情况下,对于投入运营中的风机采取半年为一个周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当然,风场要重视体检,而不是吃药打针,发生事故后弥补,应当重视平时的维护及在线振动检测出现的异常,早发现,早准备,早处理,争取不要等到停机排故,在维护时就将隐患排除。
2、技术管理
运维管理技术内容较为复杂,要把修风机的细节、使用了什么工具,故障现场都记录下来,形成模板化、标准化,以便出现故障是最快排查,为以后的新员工留下可以参考的依据。随着故障的发生要不断增加,数据量的增大,一定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主要解决归档记录和查询。
(二)加强人员培训,促进风电场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
1、安全培训
风电场的安全管理是管理要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问题,更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最根本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文化教育是风电场运维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2、技术培训
风电行业对于从业人员要求较高,从业水平和专业技术直接关系着风电事业的发展进程:首先,需要技能培训,以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及水平。随着风电场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运维管理人员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电气工程知识,还要对融入现代技术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及国外风电场发展的先进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了解及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注重创新
风电场地处多偏远地区或者群山峻岭,长年累月远离城市,单调的生活很难激起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提高运维管理效率,需要从创新做文章:首先,要求员工生活创新,制定人性化的作息制度,组织适宜的集体活动,给工作人员宽松的工作环境,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工作氛围;其次,要求员工技术创新,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为了避免技术水平的停滞,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实现“三个一工程”,即每年发表一篇技术文章,做一项科技创新,申报一个实用新型专利,从而保持运维技术的先进性。
三、科学管理风电场运维模式
(一)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运检维”管理体系
当前风电场管理应对电力市场的目标就是在风电场全寿命期内实现风力发电市场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须引入全寿命周期“运检维”管理方法,即运行工作、检修工作、维护工作均围绕在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的框架下,通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将“运检维”各管理环节工作有效衔接,避免将运行、检修、维护工作相互分割成独立工作,避免发生管理目标的不连续,从而使得“运检维”管理效率更高,总体目标性更强。
(二)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维护模式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维护模式是将风电场内风机等主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从传统的计划维修和事后维修转移至以预知维修为主,预防性维修和主动维修并重的维修模式,使得所有的检修维护工作目标最终归结到提高设备可靠性方面,通过设备的可靠性最终转化为风电场的市场竞争力。采取“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维护模式可以避免目前风电场检修维护人员工作量分配不均衡,管理效率不高的现状,通过这种检修维护模式,可以降低检修维护工作量突增突减的现象,并且可以提高检修维护人员的检修维护技能水平,帮助风电场合理安排风力发电机组等主要设备的备品备件采购和储存,有效降低风电场检修维护人员成本和设备采购储存压力,为提升风电场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以“标准化作业”为主导方向的作业标准
目前随着社会时代的进度,风电行业进入中速发展期,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各大企业逐步成立相应的运维公司和运维队伍,势必会形成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的不一致,造成设备可靠性的降低,进而影响公司收益,因此标准化作业规范和流程就此解决这样以问题,增加风电行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四)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抓手,不断完善运检维管理体系。
一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以指标达标、管控达标、文化达标为目标,以体系建设、风险管控、文化落地为抓手,同步实施、循序渐进、相互促进,努力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二是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危急事件应急管理,做好季节性检查及专项检查,及时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五)推进“运检维”信息化管理模式
目前信息化是加强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市场环境下风电场“运检维”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人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已不能满足当前管理的要求,必须借助信息化的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大数据的处理和挖掘,充分利用“云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逐步实现风电场“运检维”智能化管理,更好地提高市场环境下风电场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第一时间为风电场管理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也将增强风电场市场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风电场安全、稳定、经济、高效地运行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加强风电场运维管理,不断探索风电场运维模式,全面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先民,辛璐.对风电场流转式运维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5(12):62.
论文作者:孙梦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风电场论文; 工作论文; 风机论文; 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人员论文; 风电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