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对申奥城市评估的影响——兼谈北京申办奥运会的环保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奥委会论文,北京论文,奥运会论文,政策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世纪之交的悉尼2000年奥运会降下帷幕,举国上下在欢呼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优良成绩的同时,也在赞叹澳洲人对于环保理念与奥运精神的完美结合。近几届奥运会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促进改革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表现[1]。由于国际奥委会有关环保政策的影响,城市的美化与环境保护已成为申办奥运会城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2]。本文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对评估申奥城市工作的影响,并对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
1 国际奥委会与环境保护
1.1 国际奥委会制定环保政策的历史背景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物质文明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负面效应,导致今天地球上的可利用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逐渐恶化的环境,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提出了种种的发展战略理论,最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并在1987年的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作了界定:“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因此,人类在进行何种活动时,应从追求自身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出发,寻求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平衡点——环境保护,才能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3]。
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和健身体育对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体育活动的筹办,也应尊重环境并保持其持续的发展,基于此一概念,国际奥委会采取了一个环保政策,具体反映在其国际和国内的各项运作与其影响上。
1.2 国际奥委会的环保政策
对于在举办各类活动中推行环保工作,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充满意愿的参与者。早在1974年,国际奥委会就提出了环保方面的要求,但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如此,环保意识仍越来越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重视,并将环境保护逐渐政策化。在1991年对奥运宪章作修改时,提出争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从2000年起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初步确立了国际奥委会的环保政策导向[4]。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一个主题是关于自然环境及环境对体育的冲击,会议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此后国际奥委会将“环境”作为继“体育”及“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标准衡量举办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并设立“体育与环境”奖,颁发给在体育方面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人士。
之后,其他一些主要体育运动举办单位也开始考虑到空气及水的净化、能源的再利用、自然保护区的维护、自然光的利用以及其他环境保护问题。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就是环保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三个方面的体现。1995年7月15日晚上在瑞士洛桑闭幕的关于体育和环境问题的首次会议确认,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将把保护环境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随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环保委员会,制定9项环保政策。并于1999年制定《奥林匹克21世纪议程》,明确奥林匹克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要求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必须首先检查自己在尊重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的能力[5]。
2 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对申奥城市工作的冲击
2.1 环保——评估申奥城市的第三标准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人类体能的竞争,而奥运会举办权的争取,则是各国名与利的竞争,因此申办奥运会的活动,一届比一届激烈,由于国际奥委会有关环保政策,评估申奥城市的条件已从以往的体育和文化层面,增加了环保的因素,环保对申奥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决定其申办是否成功的条件[6]。国际奥委会在确定入选申办城市之前,就具体要求提出争办奥运会的所有城市必须提交一项环保计划,因为如果不考虑环境问题,就不可能举办这种大规模的运动会。也就是说,城市的美化与环境保护已成为申办奥运会城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正如匈牙利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施米特·帕尔在接受匈《体育论坛》采访时表示,奥委会在今后选择奥运会主办国时,将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项目。施米特说,自悉尼被确定为2000年奥运会主办地以来,奥委会多次派遣官员进行环保检查。从现在开始,所有申请主办奥运会的城市都应了解,“除了体育和文化外,环境保护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个内涵”。他强调,奥委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运动员的环保观念,唤醒年轻一代对环保的重视,“从而保护先人留下的大自然,为子孙后代保存同样的生存环境”。
事实证明,成功取得2000、2004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悉尼和雅典两个城市,正是大打环境牌的结果,但也不难看出国际奥委会在贯彻落实环保政策的决心。
2.2 申奥城市的环保责任
在有关奥运会的活动方面,国际奥委会成为一个引起轰动全球关注环保问题的有效机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此外,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申办城市的评估,也包含了环保的考虑。城市评估委员会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运动总会以及国家奥委会的代表所组成。委员会有一特殊任务,即是在国际奥委会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之前,先听取这些申办城市的说明,并对各申办城市的环保状况提出报告。这样一来,国际奥委会在考虑环保方面,无疑地给申办城市一种鼓励,它必须在其国家制定环保立法的最低法律条件之下。如此,奥运会必将提高环保意识,而奥运会的筹办者为了其所筹办的奥运会能成为“最好的一届”,也必将会努力负起环保的重大责任。
处置申办奥运会的方式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奖励而非约束,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城市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必将会引起该国与国际最多的关注。大众的共识与环保考虑的事实,对公共事务计划的实施以及设计,将是其是否得以实现的最大因素。没有一个城市或国家愿意见到在其本地或国际上被判定为“一个不负环保的责任者”。对承办国而言,致力于大众共识与环保,将促其重视环保责任,实践其对公共计划的承诺,而对其未来之计划立下良好的范例。也就是为使公众重视环保问题,国际奥委会订下了全世界所周知的环保标准。
当奥运会申办城市确定时,国际奥委会将与申办城市签订合约。此一合约由国际奥委会草拟,并与所有的申办城市先行讨论,一旦签订,无论该地主国的环保立法如何,申办城市必须履行环保合约的内容。奥运会筹办当局也应负责执行各类环保的研究,同时也在筹办期间负责环保的检查。国际奥委会是意图要使奥林匹克运动会负起环保的责任。
2.3 近几届奥运会环保工作回顾与启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奥运会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纵观近几届奥运会的环保工作,首推1994年第17届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是奥运会最早与环保结合的典范。
第17届冬奥会在环保工作,反映了挪威人举办冬奥会的宗旨,正如冬奥会组委会的环境负责官员奥斯蒙德·尤兰所说,“我们努力想使本届冬奥会取得第三种成功:奥林匹克宪章里早就包含了体育与文化,而现在我们想把环境加进去。”
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本次冬奥会专门建立了一个“环境友好奥运会工程”组织,负责监督涉及环境的任何冬奥会开发项目。在某种意义上,该组织起到了监督者和顾问的作用,如,劝说组委会改变在一个沼泽地带修建滑冰场的计划,以保护沼泽地中鸟类的生存环境;劝说组委会将雪橇赛场(和跳台滑雪场地一样)修建在远离城镇的地区,并尽量与周围的地形协调。
另外,在本届冬奥会上,组委会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使用天然能源方面所做的其它工作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对所有冬奥会比赛场馆进行例行环境审计、使用以电池制冷的制冰机等等。
那么,是什么促使挪威人萌生举办“绿色”冬奥会的设想并把它付诸实施呢?挪威人的这种环境意识起源于早些时候一些人试图阻止在这个地处挪威南部的宁静安详的地区举办冬奥会。反对者不赞成举办冬奥会是因为担心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结果是:大多数人赞成采取新的战略,即建立一个环保组织,参加冬奥会组委会的工作。可以说,这次冬奥会是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一次胜利。
1996年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决定成立环境委员会。环境委员会将拟定出举办奥运会的环境“招标细则”。亚特兰大、长野、悉尼和盐湖城等奥运会的新经验将对这一细则作出补充。今后,所有申办奥运会的城市都必须考虑奥林匹克运动与环境之间的这种“至关重要的联系”。
亚特兰大自愿在1996年奥运会时执行新宪章,提出了自己有关垃圾、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的计划,努力贯彻环保政策,占地21英亩的以自然公园形式建成的奥运百年公园、新建的节能水上中心和交通系统是其环保努力成功的证明。
与过去历届奥运会相比,悉尼奥运会最独特的概念在于“绿色奥运”。悉尼奥运会不论是运动员村还是记者村,甚至部分场馆,许多是临时性建筑。奥运会结束后,这里就能迅速恢复其自然本色。悉尼是第一个将“绿色奥运”作为举办奥运会承诺的城市。在这里,环境成为体育、文化之后的“第三维”要素。“绿色奥运”在悉尼梦想成真,不仅使悉尼兑现了当初的诺言,也给所有的参与者和后来者上了一堂感受真切的环保课。难怪萨马兰奇主席慷慨的给予悉尼奥运会“最好的一届”这个难得的评价。
可见,环境保护已是奥运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如果说“环保”是20世纪90年代奥运的主题,那么,“绿色”将是21世纪奥运发展的重要趋势。
3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环保工作
3.1 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原因
1993年9月23日,全球的目光聚焦瑞士洛桑。当萨马兰奇宣布获得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是悉尼而非志在必得10亿人心所向的北京的时候,北京街头准备欢庆胜利的人群凝固住了,全中国人民凝固住了。也许,这又是一次西方国家愚弄和制裁中国的证据。然而,据权威人士分析,此次北京申奥失败的个中原因,就包括对北京最不利而对悉尼来说则是最大优势的“环保问题”[7]。悉尼申办奥运,最开创性的计划是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环境保护风潮相结合,以“绿色奥运”为号召;反观北京,环保问题是北京申奥最不利的条件,北京的大气污染、水污染是困惑我们自身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北京市政府曾一再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如果承办成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在2000年以前符合环保的要求。但此类作法及改革却得不到国际奥委会调查小组的认可。
3.2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环保工作
通过了解国际奥委会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新倾向,以及其它城市所做的实际工作,再结合北京现实的环境状况,高度城市化导致了人口密度高,工业用地较大,交通拥挤、流动人口多,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这些因素相互反馈,交叉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因此,应该意识到,要宏扬奥林匹克的“环保”宗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首要任务是强化环保,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2.1 开展全民体育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
在21世纪,环境意识意味着一个人的文明和教养,正如环境质量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力量。这次北京奥申委提出“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和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个主题[8],正是中国迈向绿色文明的标志。为了使绿色奥运落实到实处,北京奥申委应广泛动员政府、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的力量进行环保宣传,做到政府承诺,公众参与,让环保走进生活,走进社区,提高大众环保意识。如果申奥能够促进北京环境质量的基本改善,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公民参与机制的初步建立,那么,它的意义将远远超过了申奥本身。无论申奥成败与否,它都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2.2 制定严格标准的环保计划
北京市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号召,决定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通过申办和举办奥运会,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此,北京奥申委和市环保局、20家在京环保民间组织,共同签署了《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具体提出北京奥运的环保计划[9]。
在《绿色奥运行动计划》中,市政府提出了30项承诺,其中包括不断扩大绿色面积,建设第二条陕京天然气长输管线、完成地铁5号线、八通线以及四环路等交通设施,到2008年使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全市环境质量将全面符合举办奥运盛会的要求等等。
3.2.3 建立一套有效的环保监督机制
开展全民体育环境宣传教育和制定严格标准的环保计划是“绿色奥运”行动的良好开端,而建立有效的环保监督机制则是确保“绿色奥运”真正“绿色”的关键。目前,北京奥申委已经着手建立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市民个人组成的“绿色奥运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市民三方的战斗群体,对《绿色奥运行动计划》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目标、每一件事情落实状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措施,促进北京走向绿色、实现绿色,以期在2月中旬至4月中旬,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考察北京期间能真正感受到春的气息、春的绿色。
标签:环境保护论文; 环保论文; 国际奥委会主席论文; 国际奥委会委员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申奥论文; 北京体育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