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健美操教学的探讨
朱襄宜 湖北工业大学
摘 要: 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活动,需充分结合素质教学的内涵进行创新。因此,教师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拓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健美操教学的实践性价值。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健美操教学的基本内涵,针对当今教学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鉴。
关键词: 人文素质;大学;健美操;教策策略
健美操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的塑造体形,还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美学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应结合人文素质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重视课程基础理论的讲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同时,健美操还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走出对健美操的错误认知。
一、健美操教学内容的概述
健美操融合了体育美学、行为美学的内容,结合了基础舞蹈、健身、形体操等形式项目活动,以充分调动人们的躯干能动性为主体课程要求,借助有效的手臂、腿部、髋部动作进行躯体的活动,有利于防止学生肥胖现象的发生。同时,这项运动更是一种形体运动,结合了有氧运动的理论,借助有效的运动强度,帮助学生能够系统的调整心、肺的功能。由此可见,大学健美操的教学对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基本概述
人文素质教育讲究了以“人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了当今社会中的人文素质情怀、文学史实情怀、哲学价值观情怀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能够重视感情、能力、心理学、审美内容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以确保学生的文学情怀得到贯彻[1]。同时,人文素质教学还讲究了一定方向的道德文化教学,通过对基本世界观的认知,并逐步认知到哲学方面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拥有较为明确的哲学思想观。另外,这方面教育还讲究了真实的、善良的、崇高的理想价值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尊师重道、积极向上、求学认知等方面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辨析能力的开发。
三、当今大学健美操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人文的基本认知不足
由于学生对人文教学的核心认知不足,诸多学生认为健美操理解是只停留在女性身形塑造方面的内容,而诸多男性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均不高,从而导致诸多学生认为健美操项目的教学对象是女性[2]。同时,某些同学对健美操项目的理解为一种形体艺术舞蹈项目,而大多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一般,进而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特别对健美操项目讲究了对合作精神的培养,需学生在有效的肢体训练中形成动作统一的目标,而诸多学生只意识到健美操教学的缺点,并未人知道这方面内容的优势,引发了诸多教学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设施不足
当今大学的体育课程逐显的更多多元化,例如篮球、足球、气排球、高尔夫、健美操等项目,而大多体育项目仅需要借助较为简易的器械便可达到教学目的,而健美操项目的配套教学实施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情况的发生,甚至可能还会出现学生身体方面的创伤。同时,学校并未建设为有效的教学场地,抑或是训练所使用的舞鞋达不到基本课程的要求,若没有经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可能会直接对学生的腿部关节、半月板造成一定的损伤,这极其不利于人文素质教学的综合性实践。
第二,教师需讲述健美操运动的行为美学内容、团队美学内容以及道德价值观内容,结合这三个要素的内容进行培养。特别是对于学生个人意志品质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行。如压腿训练中,可能需要忍受一定的疼痛,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树立不畏艰苦的精神,基于困难并勇于战胜困难,通过对应的肢体协调训练和技巧训练,让学生理解到人文素质的本质价值[3]。
四、基于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健美操教学融合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完善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
校方应逐步认知到现代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积极的引入各类配套教学措施,为学生创就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校方应构建有效的教学场地,购进如软垫、压脚架、木地板、音响设备的等方面的设备,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意识到健美操运动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校方也应当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基本素养,重视培训专业的健美操技巧内容,结合有效的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开展,采用技法、体能训练、健美操教学经验三大方向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开展有效的配套组织体系,引导教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制定对应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素养考查分析:这是一道数学应用题,综合考查了组合学、概率论、导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数学期望等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组合公式、求函数的导函数,判断函数单调性、计算数学期望等基本技能.
第三,教师也应当从德育教学内容入手,让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认知到健美操的情感美学内容,借助规范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对应的健美操理论、健美操对塑性的意义、健美操对提升个人审美价值的报道,通过合理的素质文化教育,方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二)提高教师核心素养
第一,教师根据健美操内涵拓展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文化,将文化内涵与体育教学环境相整合,明确环境教学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需创建适合于学生接受的环境,结合“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发挥出主体课堂教学的意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作用。
综观各学者的论述并结合采权利用尽理论国家法院的观点,笔者认为,可以把权利用尽理论的合理性论证归纳为三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健美操不仅是美学的象征,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机能水平,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教师应结合人文素质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对体育美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
2.2 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信息 该研究委托专业调研机构在网上进行,最终回收问卷152份,经删除不认真作答和不能通过文献有效性检验的数据后,得到最终的有效问卷121 份,问卷整体的有效率为79.6%。受访者性别方面,男性占38.8%(47人),女性占61.2%(74人)。
参考文献:
[1]雷丰华.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林区教学,2017(11):85-86.
[2]李丹.在师范院校健美操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396-396.
[3]郭盈.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7(2):94-96.
[4]彭远秋.高校健美操教学人文精神融入研究[J].运动,2017(7):111-112.
作者简介: 朱襄宜(1981.7-),汉族,女,湖北宜城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