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精神扶贫模式的探究论文_冯辉 张泽坤 沈晓迪 张又午 毛淳烨

关于创新精神扶贫模式的探究论文_冯辉 张泽坤 沈晓迪 张又午 毛淳烨

(河北金融学院)

摘要: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举措的精准扶贫,仅仅依靠物质帮助显然不够,它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满足。近年来,精准扶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在十九大的号召下,我国政府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我们可以发现,贫困群众的生活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他们的思想却仍然被束缚,这是对他们的精神扶贫不足所导致的必然现象,而这一问题在弱势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本文着眼于创新精神扶贫模式,分析弱势儿童现今生活现状及思想现状,对弱势儿童精神世界的“扶贫”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精神扶贫;书信;弱势儿童;创新

1、贫困儿童心理现状

根据 2017 年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 万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贫困人口依然众多,由贫困人口衍生出来的有各类贫困儿童,他们往往因生活上缺乏必要的陪伴和及时的教育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贫穷的孩子长大后存在心理缺陷。根据近日发表于PNAS上的一项研究,儿童贫困可能在成年后造成严重的心理缺陷。该研究对参试者进行15年的跟踪调查,首次表明这种心理缺陷随着时间推移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发生。比起来自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研究中贫困儿童成年后有更多心理疾病,包括反社会行为,例如侵略和欺凌等等。贫困孩子也存在更多的慢性生理应激和短期空间记忆缺陷。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贫困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据调查统计分析,贫困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而农村贫困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一般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而且社会对贫困儿童的关注度也不够,调研发现,相关部门对贫困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因此对贫困儿童的精神帮扶是极其重要的,精神领域扶贫需求也是极其旺盛的。

秦睿、乔东平(2012)指出贫困往往对儿童造成心理和身体的伤害。贫困儿童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经历着物质、精神以及权利等各方面的剥夺。苑广阔(2015)通过农村贫困儿童惨痛实例说明解决“事实孤儿”情感空白的问题,走出“精神贫困”为重中之重。何敬高(2016)表示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等一系列“贫困儿童问题”如未得到及时解决,长期以往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孙让见(2018)从“为什么要关注贫困儿童”“原因分析”“如何关注贫困儿童”“广泛呼吁,凝聚社会力量”四个方面阐释了关注农村贫困儿童的思考与对策,提出情感融化的观点。以上观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创新精神扶贫模式的必要性

2.1精神扶贫

一般观念都认为贫困即经济,物质方面相对于某种标准线低下,因此人们往往把贫困等同于“收入低下”,因此把脱贫前面理解为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增长,忽视了对贫困群众的“精神扶贫”,这一说法和做法无疑是片面的。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的贫困问题,并在30多年来的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脱贫质量不高、帮扶工作不实等现实性问题。贫穷似乎成了社会顽疾,究其原因以往注重物质扶贫,而缺乏精神扶贫。常言道:"贫穷莫过于心穷","心穷"和"贫穷"相互影响,对贫困人口开展精神扶贫,使其摆脱"心穷",才能最终走出贫穷。

2.2精神扶贫先扶少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儿童是国家的基石,是国家将来强有力的力量。因此,对贫困儿童的扶贫、脱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目前的发育神经学、发展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本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强调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贫困地区儿童的投入,是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渠道。本文的正是以儿童群体为代表开展研究,致力于创新精神扶贫模式,让贫困儿童能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让他们确切的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进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2.3书信帮扶的优势

现代社会,通讯发达,电话、手机已经普及,互联网也已从城市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书信作为最传统的交流工具,正逐渐的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用书信这种传统的方式对弱势儿童进行帮扶,存在以下几点优势:

(1)沟通心灵,润物无声。弱势贫困儿童的心里或多或少的存在这问题,他们需要的不是口头上的几句关心的话语,他们需要的是润物无声的心灵上的沟通,而书信恰巧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要。

(2)未曾谋面,却易敞开心扉。贫困儿童的心灵大都存在一份自卑的情感,面对朝夕相处的父母反倒无话可说,而对于未曾谋面的好心人,他们反而更容易与其交流,说说心里话,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3、精神扶贫研究现状

我国对贫困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关于贫困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不少成果是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的,即使有的成果做了一些实证研究,也只是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未进行深度挖掘。我国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理论分析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少学者出自于特定的学科视角,拘泥于该学科的方法与调查方式,忽视了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实施模式。大多个案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各地的经验相互迁移,不利于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宏观战略的实施。

4、精神扶贫模式发展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爱心帮扶群体和缺少心灵陪伴儿童的一对一写信的方式,构建两者之间的长期朋辈心灵交流的平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有一定爱心的企业老板和在校大学生的捐赠爱心物品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受助儿童的实际困难,改善受助儿童的生活环境。

4.1建立平台,搭建爱心人士与受助儿童的桥梁

本文所述这种精神扶贫新模式致力于给贫困儿童心灵上的陪伴,可以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联系帮助者和受助儿童,平台则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平台面临的用户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以企业家为主的爱心人士,该平台对大学生来说可以播撒自己的爱心;对企业而言,可以在帮助贫困儿童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平台使用者登陆平台后在首页即能进入“书信往来”功能,平台对用户进行分类,分为会员和非正式会员,处于试用期的非正式会员用户,需要通过“书信往来”功能以电子版的形式将信件传送给平台,由平台模拟受助儿童,并对其进行质量审核,非正式会员用户需写至少五封信,并全部通过平台的质量审核后,才可成为正式会员用户。若用户已成为正式会员,首次进入该功能,系统将会自动随机分配,将用户与受助儿童配对,并将受助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家庭信息呈现给用户,使用户对受助儿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用户就可以给受助儿童写信。写完信后,无需上传电子版信件,只需将信件内容拍照,通过“书信往来”功能上传至平台邮箱保存记录,然后通过中国邮政将信直接寄给孩子。邮政将会把信件送到高校驻村工作组或希望小学,将会有专人负责收信和寄信,回信时,由受助儿童口述,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或老师负责书写,最后寄出。

用户若是有一些闲置的衣物、鞋子、书本、书包等物品想要寄给受助儿童,与书信一样,可以将物品拍照,通过平台的“爱心包裹”功能上传,然后通过中国邮政寄给受助儿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精神上对孩子给予慰藉,而且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物质上的扶持,而这些生活用品对贫困孩子的价值有时要比金钱更大。

4.2与大学生对接

在爱心帮扶端,平台要与大学生进行对接,原因在于在校大学生往往拥有一颗温暖的心,他们乐于助人,并且有充足的时间书写信件帮助受助儿童;且在校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他们往往能够理解贫困儿童的心理,并能够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恰逢其时,以高校为单位的志愿者团体慢慢发展起来,近年来,高校志愿者组织建制得以不断规范,队伍得以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和社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因此,平台可以与高校志愿者团体进行对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帮扶贫困儿童的队伍中来,也使帮扶更加规范化,同时提高对口帮扶的效率。

这种做法可以使受助儿童得到关爱,接受心理方面的辅导,使受助儿童心理上更加健康、行为上更加端正,成为一个独立、自强、自信的人。让他们通过平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温暖,让更多的爱心人士为他们带去阳光。

4.3与贫困儿童对接

在受助儿童端,通过与高校的驻村工作组的合作,高校驻村工作组将收集贫困儿童信息,将需要精神扶贫的儿童推荐给平台,平台将受助儿童与大学生会员根据性格特点等信息进行随机匹配。匹配成功后结成帮扶对子后,高校驻村工作组需要帮助受助儿童接受信件,解决信件“最后一公里”问题,还需要定期向平台定期反馈受助儿童最近信息,帮助平台完善受助儿童数据库。

有些高校的驻村工作组缺少项目入驻和社会的关注,作为一个项目入驻驻村工作组,将大学生志愿者引流到驻村工作组所在地,起到引起社会关注的社会效果。有些高校的驻村工作组存在着沟通不够持久、内力不够强劲等问题,而且长期不能得到解决的现象。而此种方法的优势就是在于与贫困儿童及其家庭的长期有效的沟通,对受助儿童精神内力给予支持。通过平台与高校驻村工作组的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共赢,平台帮助高校的驻村工作组解决沟通不够持久、内力不够强劲等问题,高校能够帮助平台推荐受助儿童、接受发送信件、定期反馈受助儿童信息,二者合作可谓天合之作。

5、结语

当前,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由贫困滋生的各种问题,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贫困人口数量大大减少,但由贫困滋生的心理问题确是物质扶贫无法触及的,尤其是贫困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表现出心事重重的姿态,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他们更是需要帮助。就目前而言,只有创新精神扶贫模式,方可促进精神贫困问题的解决,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于晓梅 刘天亮《关于保定市精准扶贫政策问题的研究——以涞源县为例》 中国国际财经,2018年02期

[2]魏立平《精神扶贫的内在学理与实现方式探讨》 社科纵横,2017年09期

[3]赵宇《让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固本培元——关于河北省在精准扶贫中全力实施精神扶贫的调查及建议》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2018年03期

作者简介:冯辉(1999.7—),女,唐山市,河北金融学院2017级金融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张泽坤,男,石家庄市,河北金融学院2016级金融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沈晓迪,女,邯郸市,河北金融学院2017级投资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投资学。

张又午,女,甘肃省,河北金融学院2017级金融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毛淳烨,男,浙江省,河北金融学院2017级投资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投资学。

论文作者:冯辉 张泽坤 沈晓迪 张又午 毛淳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关于创新精神扶贫模式的探究论文_冯辉 张泽坤 沈晓迪 张又午 毛淳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