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北京市顺义区 101318)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门诊注射室常见护理风险和拟定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门诊注射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68500例注射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护理纠纷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给每位注射患者发放注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注射护理进行评价和提出注射护理意见且建议。统计分析评价表数据并拟定注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共收回59000份注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和6000条注射护理意见及建议。拟定门诊注射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5条。结论门诊注射室不良反应存在、患者满意度较高。门诊注射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应严格实施。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050-01
引言
门诊注射室是与外界接触最频繁的一个部门,是医院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近年来,医务人员对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而有所提高。保证护理安全和杜绝差错事故以及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环节是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护理管理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起,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对每天、每周以及每个月中做过的工作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和总结,这样可以使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被发现,然后分析和总结其原因,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没有发生过严重纠纷和差错事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注射室2017年1月-2017年12月注射患者。纳入标准:①本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注射总次数>4次;②患者病情稳定;③患者年龄>4岁;④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排出标准:①注射期间患者与其家属存在明显感情上的矛盾;②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脑疾病;③患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存在语言交流障碍;④患者或其家属拒绝接受过敏试验。共入组68500例注射患者,其中男38300例(55.91%),女30200例(44.09%)。年龄5~79岁,平均年龄(38.2±18.3)岁。
1.2方法
护理方法68500例注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消毒处理及宣传教育、过敏试验、药物护理、心理指导、注射教育、健康宣传等。
2结果
2.1护患纠纷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68500例注射患者中未发生护患纠纷;2例注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反应1例、药物不良反应所致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患者满意度达96.26%。68500例注射患者中发生2例注射不良反应,未发生护患纠纷,本项研究出现的2例注射不良反应均属正常现象,护理人员未出现操作过错。2例注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反应1例和胃肠道反应1例。
2.2注射护理意见及建议
收集注射护理意见及建议6000条。主要包括:①护理人员素质偏低2600条(43.33%);②护理人员护理时间及次数不足2200条(36.67%);③护理人员护理技能不足1200条(20.00%),见表1。
表1问卷收集注射护理意见及建议汇总(n=6000)
3讨论
3.1常见的护理纠纷
3.1.1药液浪费
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对注射过程中造成的药液浪费现象最为敏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最常见原因。造成药液浪费的环境因素有:配药时药瓶里残留的药液未抽吸干净,注射完毕后拔针时药液残留过多,尤其是贵重药物或药液,浓度过大,即便是损失小剂量,也会导致严重浪费。排气方法不对,护士不能做到一次性排气成功,再次排气在排出空气过程中排出部分药液。
3.1.2护患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或沟通交流不到位
由于门诊注射患者较多,护士忙于工作,疏于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门诊患者心理活动缺乏认识和理解,态度冷漠,与家属的急切心情形成反差,对家属的质疑缺少理解,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3.1.3差错及漏洞
这是引发护患纠纷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导致医院对患者作出经济赔偿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有后果或无后果的打错药物,末及时查对就进针,推进药物才发现年龄或性别不符,长期注射一个部位导致注射部位红肿、痛等现象,拔针后未能指导正确的按压方法,引起出血或淤血。
3.2护理对策
3.2.1必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时必须要持严格的态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理疗护理安全,在操作前和操作中以及操作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时刻对患者负责,时常询问患者是否感觉不适并查看其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痛疼和肿胀以及出血等症状,如若出现异常则应第一时间向医生报告。
3.2.2加强操作技能陪训和业务学习
对新上岗护理人员组织专业带教和岗前培训。为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则需组织岗前培训且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强调穿刺一次性成功,如若不能一次性成功,为了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支持与谅解,绝对不能推卸责任,应当要在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抚并且向患者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歉意后进行再次穿刺,如若再次穿刺失败则应换人进行这一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做到知法、守法和懂法以及护法,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3.3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及举证意识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履行告知义务,建立举证制度,如注射后空瓶的保存,注射卡签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护士立即判断患者的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必要时就地抢救。
门诊是医院护患纠纷较多的一个部门,预防患者护理纠纷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空气新鲜的门诊环境,能够更好地完成注射患者就诊护理,保证护理质量安全,而肌肉注射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给药途径,也是护士平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介入性的操作措施,稍有不可导致严重后果,轻者引发护患纠纷,重则危及生命,护士只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强化法律意识,才能保证注射病人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门诊注射室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晓蓉.门诊患者注射、输液记录单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69.
[2]毛伟,王妍妮.门诊注射室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J].全科护理,2012,10(24):2283-2284.
论文作者:肖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纠纷论文; 药液论文; 家属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