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精细化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哮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PEFR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精细化管理;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644-02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因患者支气管黏膜、气管、周围组织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胸闷、气促、喘息、咳嗽症状[1],该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病程长,易反复,清晨和夜晚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排除毛细支气管炎、肺结核、器质性功能病变、气道异物、心力衰竭、肝肾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0.5±5.2)岁;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向患者讲解治疗注意事项,并给予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及生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管理护理,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好像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原因、治疗方案、治疗中需注意的事项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讲解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加深患者理解,使患者掌握更多相关疾病知识,从而提升其知识知晓率,保持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②心理干预。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掌握患者情绪变化,了解患者心理诉求,并尽力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向患者家属转告患者情绪状态,让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另外,护理人员还可通过音乐、视频或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心理存在的不良情绪。③体位护理。定期帮助患者体位进行变换调整,给予患者翻身拍背;观察患者口鼻是否存在分泌物,并及时对其进行清理;针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患者雾化或吸氧治疗,选择与患者面部贴合的面罩,并指导患者深呼吸。④饮食指导。患者在营养均衡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清淡、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缓慢咀嚼吞咽。⑤环境护理。做好病房除尘工作,避免灰尘存在;每天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结合患者病情将湿度和温度调整到适宜状态,禁止在室内吸烟、摆放花草、花絮、羽毛等物品,以免引起患者喘息、呼吸困难症状加剧;减少病房探视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病区环境,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哮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并采取呼吸计量器对患者护理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峰速( PEFR)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哮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对比(.天)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因素较多。①过敏。吸入性过敏、毒素、病原体过敏、食入性过敏。②非特异性物质刺激。粉尘、颗粒、烟尘、烹饪油气味、工业气体、油漆等刺激性物质对患者人体支气管黏膜中迷走神经和感觉神经,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咳嗽情况,最终引起慢性支气管炎。③精神因素。精神情绪波动变化较大时,也可能引起疾病,如大笑、大哭、恐惧、激怒等情绪变化。④气候因素。气温、气压突然出现上升或下降,也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春秋交替季节,患病机率更高[2]。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且逐渐趋向年轻化,患病后患者出现咯痰、咳嗽、喘息 、气急等症状,随着病程延长,可能转化为慢性阻塞肺疾病[3]。精细化管理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切实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身上,以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认真完成护理各个环节的细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对体位进行调整,对呼吸道中分泌物进行清理,指导患者深呼吸,使用胸腹力量咳嗽,将痰液排除,针对病情严重,呼吸困难患者还可给予吸氧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促进患者病情康复[4~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显示,精细化管理患者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比常规护理时间更短,且患者肺功能指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护理人员更具有责任心,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中应用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华龙霞.精细化管理在夯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基础护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6,40(1):34-35.
[2] 戴玉婷.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2):87-88.
[3] 谢鲁冰,杨惠惠,梁进涛等.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2):124-127.
[4] 庞利霞.小青龙汤加减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7,9(6):74-75.
[5] 汪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135,137.
论文作者:王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时间论文; 精细化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