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论文_曲俊玲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论文_曲俊玲

山东省青岛市姜山镇绕岭中学 266602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在语文课堂中新颖独特的导入能先声夺人,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一、开门见山法

即直接揭示课题,教师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出来,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使学生心中有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如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点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从……到……”揭示的是作者记叙两个地点的生活。待学生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顺势引入:“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将与鲁迅一起重温童年的生活。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是什么呢?试着用一个字概括。”

二、以旧带新法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对旧课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如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之前,采用这样的导入设计:请学生回顾一下哪篇文章写父亲,体裁、作者、语言风格及主要内容怎样?《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作者朱自清,他用平实质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各方面都比较类似的文章,那就是朱德同志写的《回忆我的母亲》,只是人物由父亲变成母亲,体裁变成了回忆录,语言风格与《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内容是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三、设置悬念法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如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呢?这样的“疑问”,学生的好奇心就被挑起了,都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故事导入法

教师在课前讲一个鲜为人知、而又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以故事这样导入:有这么一个国君,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不管大臣如何劝说,依然我行我素,国家衰落下去了。有一天来了一个琴师,听说国君喜欢琴。这位琴师调试好了琴弦两手抚在琴上,就是不开始弹,而是给国君讲弹琴的道理,国君一听他懂得这么多,更想听他弹奏一曲了。这时琴师慢吞吞地说,我一时半会儿没弹,您就急成这样。国家在您手中就好像琴在我手中。您许久以来扶着国家这张大琴就一直没有弹奏一曲,人民就不着急吗?国君一听恍然大悟,于是拜琴师为相,国家因此而慢慢强盛起来。同学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人物,现在大家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君臣之间的故事吧。

五、情感激发法

即以情动人法,就是用作者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作者相同的情趣进入学习状态。如学习《醉翁亭记》一课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着无数蕴含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我们大家在赞叹黄山和九华山之时,可不要忘记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曾经令宋代大文豪家欧阳修迷醉,并因此而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雅号,那么这是什么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大家跟随‘醉翁’一起来领略醉翁亭的风采吧。”这个时候学生的情趣就被激发起来了,急于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美景让人陶醉,因此阅读兴趣也就大大增强了。

六、解字导入法

汉语历史悠久,许多词语都有其深沉的文化来源。教师可以追源溯流,即从解说词汇的含义和构成等方面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个词语的来龙去脉,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尽快把握课堂内容,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如教学《三峡》一文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让我们见字知意。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学生答“山”。老师接着问道:“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学生答“水”。老师随即揭示教学中心,说道:“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所以,我们如果来欣赏‘峡’,就不仅仅要品山,还要读它的水。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老师顺势板书题目及作者,进入正文的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引入,我们都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新问题比较感兴趣这一心理特征,选择较为新奇的有趣问题,再经过巧妙的安排、设计,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海洋。

论文作者:曲俊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论文_曲俊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