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台湾股市风起云涌_股市论文

1990台湾股市惊涛骇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惊涛骇浪论文,台湾论文,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游资充裕,中散户比例过大,赌性技术与心理以及政府对股市的干预,台湾股市1990年大起大落,涨跌幅惊人,总结经验,加强研究,对大陆股市发展大有裨益。

台湾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从台湾证券交易所于1962年成立作为界限,此之前属于无组织的店头交易市场时期,以后则为集中交易市场时期。店头市场时期,市场运作主要由证券经纪商负责,券商的良莠不齐自然导致了市场交易秩序的混乱,整个股市也因此曾沦为恶赌市场而盛渐。自1962年2月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后,店头市场被关闭,1968 年4月,《证券交易法》由颁布实施, 其后台湾当局又陆续制订各项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至此,台湾股票市场初具规模。在其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后10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台湾高速度经济增长相比较,股市的发展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其典型特征是投机风盛,股指的波幅和波频都太高,令世界上任何股票市场都难望其项背。虽然投机是证券市场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但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限度就改变了事物存在的作用。在台湾股市的发展中,1990年间的风波可谓是过度投机的典例了。

“黑色星期一”仅是小巫

台湾股市从80年代中期进入长多行情,加权指数由1985年7月30 日的636点上升到1987年7月的1604点,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来临之前,指数已升到4000多点令人咋舌的水平。股价持续上涨,入市就能赚钱的表象诱使大批投资新军不断涌入, 1985 年股市开户数为40 万, 1987年9月底即猛增了58.3万元。1987年10月19日指数从4673 点开始下跌,到12月28日跌至2297点,下跌50%左右。而“黑色星期一”的发源地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这段时期内不过跌了22%左右,就被美国人一惊一咋地称为“狂泻”,让美国财长和联储委员会主席忙得团团转。国外股市观察家以为这次暴跌会使台湾股市投资变得冷静理智一些了,按常理的确应该如此,“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嘛,但且慢,中华民族的忍耐力和爆发力,哪里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到的。

大空头市场序曲

暴跌的阴影还未散去,1988年元月股价便开始从低谷向上攀升, 6月4日突破了历史高峰4673点,仅该月一个月台湾就新增股民30.8 万户。新的人气带来新的资金,形成了新的人潮和钱潮。这些投资新军似乎忘却了去年末3个月内股价下跌50%的惨痛历史。

当然,1988年台湾股价上涨也有一定客观依据,因为当年台湾地产价格普遍上扬,使得上市公司在正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均未有突破性增长的情况下,股价获得了支撑, 再加上当时市场预期股指将直奔10000点,投机气氛浓厚,以至于1989年整年台湾股指在8000点左右徘徊,也为以后股市中的惊涛骇浪拉开了序幕。

多头在熊市中的挣扎

1989年11月到1990年2月,多头虽然余势犹存, 股价平均指数频频越过万点,到了2月12日急速攀升至12682.42点的历史高峰,但毕竟强 驽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自此以后,股价一路下滑,虽然每日有7 %的涨跌停板限制波幅,但到1990年10月12日短短八个月间股价指数一度低落至2482.25点,跌去10200点,跌幅达80.4%,又创下当时一项世界纪录。

令世界上任何股市都难望其项背的台湾股市现象

那么这段痛苦的历史台湾股民是怎样体验的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当时股价的关键走势:1988年11月为7400余点,1989年第一季度为7600点,1989年年中为7800点,1989年年底为8100点。这四点在指数大势图上连成阻止台湾股市下跌的“马其诺防线”。此防线在1990年5月被空头彻底击破,该月份有4个交易日每日跌幅为6 %,台湾股市自此可以说是为长多市场划上了句号。资金离开股市是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台湾当局自1990年4月26日开始,执行货币供给负增 长的货币政策。我们知道,货币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即商品交换所需的交易需求和对应于各种金融资产的投机需求,前者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而后者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非常灵敏,货币政策的松紧直接导致货币投机需求大与小。所以台湾当局一采取货币供给负增长的政策就立即导致股市贫血。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熊市中的几次反弹,从中可以了解一下台湾股市中政策、消息、技术以及机构主力在救市中与自救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波反弹

熊市中也能赚钱,基本的手法就是对持有的筹码实施先高价出后低价进的“拨档子”操作并随时抢反弹。以1990年这一段长期形成的头部开始的大跌势来说,第一次反弹由5月26日的5822点至6月2日的8007 点,一周内反弹幅度为27.5%。5月24 日收盘后传出几个机构主力合力吃进5亿多元股票,这是筹码有归属的先声,25 日收盘后再度传出京华证券公司自营买进1.6亿元股票的消息。 尽管台湾股市自营机构的进出金额占总成交值大约不到5%。但对大气的影响却异常大。

政府对股市也不漠然视之了。5月29 日台湾《工商时报》头条新闻赫然在目:货币紧缩政策即将改变更张。5月30 日《经济日报》头条再次利好,中央银行即日起取消票券回存,至年底估计释放出3000亿资金。

美国方面又传来华尔街股市前一天收盘涨49.57点,创2870 点新高。筹码有归属,官方也关心股价,再加上大跌之后应有的回档,这些因素足以扭转人心。这种强劲反弹直到机构所持筹码获利吐出后,多方才丢盔弃甲,吃亏的自然是散户。

第二波反弹

这次行情由1990年7月5日开始至8月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止。6月30日某机构主力已在搜罗台塑公司的筹码,7月初跌势未止, 但台塑股已显示其底部在垫高,该动态一被市场摸出人人即由空转多。7月10 日和11日台湾股市因买盘汹涌大涨300点,而11日收盘又打下332点,其中投机心度可见一斑。

凑巧这时利多消息频频传来,财政部开始呼吁企业家买股票,某权威财经咨询部门发表言论认为股市底部已经到来,欧美券商大量回补台湾域外基金,银行间拆放利率跌破下限等。股市在筹码有定所,各方消息也利多的情况下,当然又是涨声响起。然而紧接著海湾危机严重,全球为之震撼,自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后,台湾股市由5800点跌到8月中旬的3000点左右,不少券商倒闭,多头再次而逃。

第三波反弹

8月18日起,长荣股、亚东集团股、台塑股、南亚股等表现不凡, 出现较大买手,大势一波一波被点燃,多头此时顾不得中东战火未熄,技术面一好立刻抢回失去的空间再说。这一程反弹,恰值中东战争有以和谈结束的可能、国外股市上涨、金价油价回跌,台湾银行决定调低款利率等利多的消息结束传来。

这一反弹行情在空头力量强大的情况下最终滑向10月12日的最低点2482.25点,成为海湾危机发生后跌幅全球第一的股市。

筹码先有归属,随之消息面转佳,才足以在空头市场造成反弹,以上三波反弹几乎都沿著这样的定式在走。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0年2月至10月的熊市中, 台湾政府稳定股价的措施纷纷出台,其中包括中小企业解困政策、存放款利率调低、制定劳工退休基金计划、让合格的证券商经营融资债券、准许外国人机构直接入市购买国内股票等,此外还宣布核准四家证券投资信托公司募集基金,每家50亿元,即所谓基金入市,这是根据健全台湾股市,提高法人持股比例这个原则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虽然上述措施在短期内对挽救命运未起多大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对股市建设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多空搏杀 走向整理

台湾股市到1990年10月总算控到了底部,在此之前的三次反弹是每弹一次就加深一次底部,弄得股民对股市几乎失去了信心。但市场就是这样奇怪,当大家都对股市敬而远之之际,涨势偏偏开始了。

10月中旬股指走了一个W底,日成交量只有股指最高的10%。 不到,发行股票的融资余额仅在120亿(6月中旬曾高达496亿); 反之发行债券的融资余额则达空前的35万张以上。日成交量及融资资金余额的低水平说明筹码大都已有了归属,而高额的融资券代表散户手中的股票奇少,这是往的买盘补足的劲道来由。

短期W底过后股价终于启动了。 华隆集团股处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股价一跌下跌,此时却护盘有力,反空为多,霖园集团旗下的国建股一马当先,在反弹波中带领绩优股冲锋陷阵,涨幅跑第一。

这次行情的启动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利好消息频频传来。美国总统布什10月底宣布11月22日将赴沙特阿拉伯与美军共度感恩节,给台股主力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台湾经济景气指标又见好转,10月份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11月份的出口增加预计在两位数以上。 贸易顺差较去年导致新台币的升值,几天之中台湾中央银行为维持美国汇率稳定而释放出的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的新台币起码在400—500亿元以上。中央银行在10月初放宽退票注销期限为一个月的措施,以及放宽选择性信用管制,取消银行间每日超额准备千亿元的作法等,都是空头市场以来难得一见的。财政部也在中央银行之后连放利多消息,10月18日允许证券商的370亿自有资金投入股市,22 日又通过外资进入台湾股市的实施办法。基本面显著转好的同时金融客观环境又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及银行间拆款利率达许久不见的5%的低水平。美伊战事暂时平静,岛内又连 连利多,台湾股市指数在绩优股的带领下连冲涨停板,于是从10月12日至11月24日35个交易日里,台湾股价加权指数足足涨了一倍,从此步入5000点左右的拉锯盘整期,虽然其中也有震幅10%左右的剧烈投机行情,但力度日趋降低,到了1991年4月,多空双方在6000点左右达成妥协 , 至此,台湾股市日趋平稳,显示出其成熟发展的轨迹。

风波启示录

1990年间股市的暴跌暴涨强烈地显示出台湾股市的诸多缺陷,笔者拟定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市场游资充裕,与上市公司规模过小形成矛盾。台湾自1961年至1972年创造经济奇迹后,实行出口扩张战略,外贸顺差逐年扩大,加上美元不断贬值,国际热线大量涌入台湾,使其外汇储备扶摇直上,国民储蓄达30%以上,但投资率却偏低,只有20%左右。两者的缺口说明有相当大一部分资金没有归属易成为游资。台湾股票市场的存在对于筹集资金、提高金融体系的竞争性与效率以及促进所有权的转移和分散化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上市公司仅有199家, 为游资的炒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投资者构成中散户比例过大。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一般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样市场才易于保持稳定,因为机构投资者大多侧重于长期投资,操作知识丰富,且资本雄厚,便于实行组合投资,不易随波逐流。与此相对的股民称为散户。在日本,散户的交易额仅为25%,美国为30%,而台湾每日数百上千亿台币成交值中,散户的贡献竟达95%,被称之为“蚂蚁雄兵”。由于散户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大多一知半解,交易知识比较贫乏。常常是人云亦云,盲目买卖,心理变化剧烈,易被人为因素操纵。成交量不到5 %的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对散户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大盘易于出现极端走势。众多的散户是台湾股市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3.赌性技术和心理占据股市。这一特点与散户涉足股市的动机相辅相承。所谓投资价值,基本分析等重要概念在台湾股市中的地位仅存在于行情启动或结束时,作为主力做市的借口。台湾股市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筹码的供需,资金流向以及有无主力介入而已,技术分析强调的量价关系,线路走势正是记录这些重点的主要工具,象流传大陆的钱龙软件。在技术挂帅的股市中大部分人便采取顺势而为的手法投机,追涨杀跌,股价震荡也就成为常态。

4.政府干预股市过多。象在前面股市风波过程所描述的政府行为,除一部分确实有利于股市稳定发展外,大部分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措施,而且还依靠某些不履行的消息来影响股市。其实政府对于股市的贡献最大的在于两个方面:一为证券主管机关是否有能力负起责任执行所定的规章制度;二为管理机构所依据的法令是否完备,是否能随实际需要而及时修正。台湾股市在当时之所以形象不佳,主要原因之一是主管机构在管理上作风趋于保守,处处防弊重于兴利,妨碍了股市早日健全。

结语

从世界各国股市发展的历史来看,股市的发展通常会经过萌芽期、操作期、投机期、整理期和成熟期。现在看来,台湾股市在80年末应处于投机期,是进入成熟的必经历程,只不过当时股市制度不全,使涨跌幅达到惊人的地步。1990年风波之后,台湾财金主管当局在各方压力之下,进行了健全股市的各种行政干预和立法措施,比如增加股市中法人机构的投资比重,推进基金信托业的发展,著手进行上市公司的规范管理等,使股市逐步走向成熟。

台湾股市1990年间风波中的现象与我国大陆股市在其后发展中所出现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加强对其研究,总结经验,对我国大陆股市发展肯定大有裨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海峡两岸的股民同属炎黄子孙,相同的文化传统,相同的心理心态,在股市发展与建设中必定会碰到许多类似的问题,所以进一步发展相互间的探讨与交流是有益于双方的。

标签:;  ;  ;  

1990年台湾股市风起云涌_股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