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为项目在每个阶段都会涉及成本问题,如果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造价审核专业技术人员除了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采用合适的审核方法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鉴于此,本文对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方法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核;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原则
1、以人为本
建筑企业施工技术人员是工程项目展开的主体,是质量控制的实施者。在建筑工程造价质量控制中,从图纸的审核、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定额套用及组价等人为的操作工作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有效激发企业造价技术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中,从而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造价专业人才,才能够确保工程造价审核工作落实到内部质量监管体系中,在提高审核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审核质量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预防为主
所谓预防是指建筑企业在展开各项施工活动和管理活动之前,做好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无论是在工程造价审核方面还是在审核质量控制方面,都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加强监督和抽查工作,从而达到提高造价审核质量和审核效率的目的。
二、预算审核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存在工程量严重虚报的情况
上报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不相符合,存在工程量严重虚报的情况。建筑电气工程量比较大,并且建设的过程比较复杂,存在很多隐蔽工程,从而给工程量的计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存在多报和虚报的问题。这不仅对造价控制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动员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就对业主以及承包商的合法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
2、施工图纸与竣工图纸差异极大
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导致施工图纸和竣工图纸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很多施工单位往往都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施工,未按照施工图纸施工,甚至随意修改施工图纸,导致实际施工的情况和施工图纸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使建设单位、承包商和业主之间产生很大的利益矛盾。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缺乏图纸意识以及质量意识,对施工的质量不够重视。
3、价实不符
相关的电气设备以及建设材料的价格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在实际的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虚报电气设备以及材料的价格,导致工程造价超标。另外,有些施工单位还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严重降低了电气工程建设的质量。
三、建筑企业提高工程造价审核效率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一项建筑工程中,只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才能够编制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工程造价清单,并在审核过程中加强审核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确保审核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使审核活动有序展开。而确保工程规模和工程结构的合理化,就需要以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从而保证建筑企业审核造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规章制度依法办事,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工程造价审核效率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工程造价编制及审核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工程造价编制及审核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审核质量。无论是审核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还是个人素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工程造价审核的质量与审核效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审核效率和审核质量,就需要企业加大对审核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构建一支高素质和专业过硬的审核队伍提供有力支撑。工程造价编制及审核专业技术人员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和效率。
3、明确不同阶段的审核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审核要求不同,其审核工作的重点也不同。在招标阶段,审核工作是招标阶段的重要事务,其内容主要包施工材料成本审核、设备购买成本审核、固定资产处理成本审核等。在分包阶段,企业与投标人之间的协商内容、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责任是分包阶段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内容。比如企业与投标人分包费用审核。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比如施工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费用上涨等,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会大大增加企业工程造价成本。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的不同时期做好与之对应的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在竣工阶段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计价原则审核工程造价,比如工程量的核算、定额套用的核准,避免因计取发生问题,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方法
1、重点审核
重点审核法一般适用于个别分项工程量较集中的工程项目。重点审核法可以弥补全面审核法在审核过程中的时间周期长的问题,相较于全面审核法而言,这种审核法的工作范围较窄、工作量较小,因此其审核效率较高。
2、全面审核
全面审核法主要是审核工程项目在准备阶段设计图、项目建设阶段的施工方案和合同、项目竣工阶段的计价方式等。就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而言,在签订相关合同之时,不仅要仔细阅读招标文书中的信息,还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认真检查与审核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对于合同中的索赔计算方式、定额单价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核。全面审核法具有全面性、范围较大、审核效果佳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审核过程中运用较多。但是此种审核方法需要的周期较长。
3、对比审核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是影响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而对比审核法可依通过注重分解成本体系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工种和分部工程进行盘算和计量。常用的对比审核法有以下几种:①造价指标法。即通过对行业同规模的单位造价成本进行对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成本支出。②分部比例法。即计算钢筋、水泥、仪器设备等在定额直接费用中所占的比例。③投资比例。将建筑排水设备、照明、暖通设备在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采用专业投资比例计价方式计算出来。④工料消耗指标。采用这种审核方法可以帮助审核工作人员快速计算出不同建筑指标的具体数值。
4、分组审核
采用分组审核主要是将工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或不同专业划分为不同审核工作小组,分别进行造价审核。分组审核各组工作量较小、操作速度快,比较适合多专业组成的小规模工程。
结束语
作为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审核监控工作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和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因此,建筑企业要想从根源上控制企业的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率的有机统一,就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编制、成本控制和相应的审核工作,并采用有效方式提高工程造价审核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虹.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原因与审核方法分析[J].知识经济,2014,03:93.
[2]张虹.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原因与审核方法分析[J].知识经济,2014,05:92.
[3]王俊文.关于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48.
[4]秦凯燕.DFJY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邓正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图纸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量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