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血液质量。方法:从制备的每一个细节着手,持续改进,加强过程控制并对改进前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规范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标准和操作,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后,白细胞过滤故障导致滤盘更换比例0.23‰,离心破损率0.78‰,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比例0.11‰,三项指标均有所降低(P<0.05)。一次成浆率70%,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细节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能更好地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非正常报废率和制备成本。
【关键词】 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持续改进;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223-01
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白细胞去除率可以达到99.99%,红细胞回收率可以达到98%~99%[1]。然而,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多,工序繁杂,每个环节的细微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血液输注无效、疗效不佳、甚至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因此,自2016年1月以来,我们从血液制备的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制备环节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去白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有效地降低了滤盘更换比例、离心破损率和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的比例,提高了一次成浆率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制备成本。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安顺市中心血站自全面启动白细胞过滤工作以来,经历了技术的萌芽、摸索、改进和提高四个阶段,由于不断持续改进、加强过程控制,在近年制备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现将2016年6月1日—2017年6月30日生产的17157袋去白悬浮红细胞按不同时段分成两组,统计分析两组间滤盘更换比例、离心破损率、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比例及一次成浆率的差异。
1.2 方法
使用山东威高生产的一次性去白细胞塑料血袋采集全血,用国产低温滤白柜在2~8℃温度下进行白细胞过滤(发生过滤不畅时用山东威高生产的无菌接管机无菌连接新滤盘后再次过滤),德国贺利氏6000i离心机对血液进行离心,德国LMB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成分分离(发生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时血浆作报废处理,红细胞重新接驳红细胞保存液后添加)。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
表 不同时段制备过程中主要工作指标比较
3.讨论
白细胞过滤是制备的第一环节,过滤速度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速度过快容易影响白细胞去除率,过慢易造成滤盘堵塞、红细胞溶血,所以整个过滤过程都要严密监控,将过滤速度始终控制在200~250滴/min以内。
离心和成分分离是制备的关键环节,装杯方法、离心力、离心时间以及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程序软件的编程直接关系到血液成分质量和一次成浆率。由于过去的管理教粗放、态度不严谨和操作随意性强,离心破损率和红细胞保存液混入血浆的比例居高不下,造成血液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反复与成分分离机工程师沟通,多次调试并优化制备程序,使程序达到最佳状态,用软件来控制可能发生的差错,再加上不断调试、制定最佳离心参数,达到最佳离心效果等等,通过一系列改进,仅30%的血浆需要二次离心,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差错发生率。
此外,制备过程中的冷链也是至关重要的。输注红细胞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恢复或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维持机体血液循环。血袋中的抗凝剂不仅能防止血液凝固,还含有血液保存期内所需的营养物质。最常用的抗凝剂CPDA-1中含有葡萄糖和腺嘌呤,可在储存期内维持ATP含量,保持红细胞活性。存活的红细胞才能携带和输送氧气,当红细胞或全血储存温度超出2~6℃范围,其携氧能力会大大降低,而2~6℃的保存条件能减缓红细胞代谢,降低血液保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有利于保持红细胞活性,保持携氧能力[2]。保存温度低于2℃,可造成红细胞受冻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而致溶血。温度过高,不仅增加红细胞脆性和溶血。还容易使采集过程中不小心进入血袋的细菌扩增,增加输血风险。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量减少红细胞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从滤白柜、离心机预温等细节着手,分批制备并将制备好的红细胞及时放入2~6℃冰箱存放,切记堆叠,避免室温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的一切不良后果。
综上,成分制备每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影响血液质量、造成资源浪费,只有不断持续改进,加强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备成本和制备过程中血液的非正常报废,生产出高质量的血液产品。
【参考文献】
[1]胡丽华,曹奎杰.白细胞过滤器的临床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0;13:267-268.
[2]刘景汉,骆群,韩玮,等.在25℃条件下保存血液对有效期及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0,25(3):232-233.
[3]王幼兰,吕霞,何智.血液冷链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254-256.
[4]张翙,苏武锦,农媛.血液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8(10):2202-2203.
[5]穆原,席雪芹,金民.过滤去除白细胞时温度对红细胞溶血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6):427-428.
[6]王云英,李兴禄,张莉萍,等.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后红细胞膜的损伤[N].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2):210-211.
论文作者:侯贻莉,连莉芸,陈陆俊,万齐文,邓印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红细胞论文; 血液论文; 白细胞论文; 血浆论文; 成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