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函授教育的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函授教育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4)02-0119-04
我国高等函授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初创办至今,已经有了50多年的历史。在这50余年的历程里,既有蓬勃发展不断前进的喜悦,也有过曲折和反复的阵痛。我们从中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探求高等函授教育的规律,提高对高等函授教育的认识,促进我国高等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50多年来,我国高等函授教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六个必须。
1.必须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与时俱进
高等函授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普通高校的办学形式之一。它对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对满足在职、从业人员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追求,发挥了它特有的功能。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已同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了人们的共识。5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
发展高等函授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是基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各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充分发挥函授教育优势的情况下,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来满足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建国初期,人才奇缺,急需大批经济建设人才,但在当时那种背景下,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深挖高校潜力,函授教育就是其中重要举措,通过这种“短、平、快”形式培养人才以缓解新中国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矛盾。“文革”后,函授教育也是在社会急需人才的情况下得以恢复和发展的。不过,在我国高等函授教育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发展速度过快,即办学规模超越了实际办学的条件,出现了1958年函授教育发展的“大跃进”以及1987年的“三乱”现象。因此,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一般情况下,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规模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在职人员提高其素质的需求;高等学校实际的办学能力;社会因素,如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函授教育政策和制度等。因此,分析和确定高等函授教育的适度发展规模,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在考虑在职人员提高素质要求和现行政策制度的基础上,预测可能接受教育的人数;二是估算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实际投入(包括人、财、物)能力;三是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关系。据2001年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显示,求职人员为81万余人,而用人职位为23万个,显然,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不过,这种供求关系比较复杂,需要仔细研究。
2.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方向
发展高等函授教育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更要如此。函授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育学员,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坚定的政治信仰,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长期以来,不少人错误认为函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员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职工所在单位的事。所以,在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那种认为函授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可以放松要求、降低标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也是非常有害的。例如,1989年的“政治风波”就充分说明了任何时候德育的首要地位不能变,函授教育也不能例外。
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现代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企业职工科学文化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生产速度的快慢,即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现代企业的主要标志是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而这种科学技术水平只有通过职工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为此,我们办高等函授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职工尽快掌握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提高民族素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可见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是关系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关系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国家民族是否兴旺、振兴的大问题。高等函授教育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方向,确保教育投入,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没有质量,函授教育就不会有生命力。我们必须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经济是基础,当然,办函授教育也需要教育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适当收费以改善办学条件,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经济基础是必要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成本核算,讲究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函授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经济效益必须服从于社会效益。同时,培养的人才质量高,学校函授教育的声誉高,生源也就会好,有了生源,反过来,经济效益也就会好。
在高等函授教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三乱”(乱办班、乱收费、乱发文凭)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有的学校,为了摆脱教育经费短缺和教职工收入低微的困境,把函授教育当作“摇钱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些学校名为办学,实为创收,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放在从属位置。其主要表现在:无视国家政策规定,乱办班,乱发文凭;不顾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承受能力,盲目扩大规模;不顾师资水平,片面追求高层次学历教育;为争夺生源,不惜降格以求;政出多门,不坚持归口管理,让院、系自行办班,有的单位甚至把办班任务承包到个人;巧立名目抬高标准多收费;放松教学管理,忽视德育和教学质量;等等。
办学过度的经济效益化,不仅违背了举办高等函授教育之初衷,而且还会降低高等函授教育质量,危害社会。如那些质量不合格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势必增加就业压力,给安排使用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社会安定。还有的学校为了抓创收,各级领导无法集中精力抓教学工作,严重影响着教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损害了高等函授教育的社会声誉,影响其健康发展。
函授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要端正办学思想,明确方向,认真学习和遵循函授教育的政策法规,理顺内部关系,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函授学员的政治教育,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办出自己的特色。
3.必须依托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高等函授教育是依托普通高校而举办的,因此,发展高等函授教育,一方面依托高校,充分利用其师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又不能影响普通教育,而且这种作用只能是优势互补起促进作用。否则,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由此,发展高等函授教育依托高校还须考虑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普教与函授的关系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问题,《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作了明确的规定:“举办函授教育的高等学校,必须把函授教育的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机构编制、基建项目等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也就是说,高等函授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与学校办学能力同普通教育保持适当的发展比例。当然,普通教育是普通高校的主体,把函授教育摆在普通教育之上,显然是不对的,也是行不通的。但是,把函授教育看作另类,当作普通教育的搭头,可有可无,置之不理,甚至当作包袱,那是错误的。成人教育特别是高等函授教育要以其独特的优势,弥补普通教育受校舍、时空等条件限制的不足,充分发挥高校师资、设备和办学经验等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贡献。普通高校发展高等函授教育有助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发展函授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它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因此,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发展函授教育的需要,也是办好普通教育的需要。函授教育与普通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普通高校在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必须努力办好函授教育,要把函授教育放在应有位置统筹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学校也要及时了解掌握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把函授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总之,决不能形成“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想起来就要”的局面。
普通高校要按照控制规模、调整结构、协调发展、确保质量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确定学校总的发展规划和办学规模,合理安排普通教育和函授教育的招生比例,促进函授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因为普通教育是普通高校的主体,各类成人教育的学生总数,不应超过普通学生数,一般地说,以保持在相当于全日制学生数1/3~3/4左右为宜。
作为函授教育也要有全局观念,不应与普通教育争地位,争教师,争设备,但并不是说要让它放弃一切,还须保证函授教育必备的基本的办学条件。函授教育由于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学方法的不同,有它特殊的一面,学校应予以充分考虑。函授教育的教学工作,学校应作为正确教学任务下达到各院、系,即使有时时间紧迫,也应想法安排老师组织教学。考虑到函授学员,一般社会阅历较深,思想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有一定的业务技术水平等特点,学校应选派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其教学工作。
函授面授就像是一所“临时学校”,涉及方方面面,它所需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其他教学、生活设施,学校应统筹安排。函授学员多为短期培训,各方面情况不熟悉,且年龄较大,上课应尽可能安排固定教室,若条件不具备,也应将每天要用的教室预先排定,无论如何,不能以任何借口,让函授学员打游击——每天上课临时找教室,或到校外租教室,那样的话,不仅影响学校的声誉,而且正常的面授教学也难以顺利进行。显然,面授教学的质量也必定受到影响,大打折扣。
高校要充分发挥函授教育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的作用,实行归口管理。院、系是学校的管理教学基层单位,无权直接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办班,无权自行办班,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由学校成教部门归口承办,并直接对学校行政和党委负责。这是保证高等函授教育有条不紊健康持续稳步协调发展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第二,各类成教间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包括函授、夜大、自考、电大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因此,在这些办学形式之间应保持合理的结构,切忌畸形发展。从时空上考虑,应充分发挥函授、电视教育和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远距离办学,如联合办班;夜大只适合于就地办班,学校要利用品牌招引学校周边地区或所在的城市的求学者到校就读。考虑到办学规格要求,学历教育尤其是本科和高层次继续教育,应以函授、夜大教育为主,电大和远程教育适合于举办专科和普及推广专业技术知识教育。总之,学校各类成教形式要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聚各种能量,以最大化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此外,由于函授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将会使函授教育、电大教育和远程教育的边界逐渐消失,三者将会更易熔为一体。
第三,优化函授教育的层次空间结构问题。高等函授教育应适应社会不同时期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即专科、本科、研究生课程班等要有合理比例。我们要正确认识层次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间的关系,只有适时地发展和完善高等函授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人才的需求。此外,函授教育是一种远距离教育,要发挥普通高校函授教育的整体功能,综合提高系统的办学效益,就必须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函授教育网点,形成组织结构网络化,服务领域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也就是说,在优化层次结构的同时,也要注意其空间结构。例如,合理地空间结构,有利于教学安排,如若两站相距较近,教师安排则易于调整。
4.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严格管理
历史上高等函授教育出现的1958年的盲目发展和1987年出现的“三乱”现象,都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和宏观失控有关。因此,建立和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函授教育管理体制,对办好发展我国高等函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函授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教育管理中的组成部分,这不仅关系到高等函授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还会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现行高等函授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是:教育部、地方教育厅(局)、普通高校三级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既满足了全国高等函授教育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的要求,又注意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保证全国高等函授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部既是我国教育最高“领导者”,也是高等函授教育的最高“指挥部”。它统领全局,控制与调节整个高等函授教育系统。其基本职能主要有:制订发展规划(规模、结构、层次等),制订法规,制定政策(如办学资格、招生、教学环节、教师和教学行政人员编制等)。总之,它的工作重心在于大政方针、法规政策与宏观决策的制定与颁布。因此,首先,它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民主的决策机制,使函授教育的重要决策与国家发展目标及速度相适应,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国家教育部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令畅通,保持高等函授教育的正常运行。第三,建立和健全督导、评估、反馈的机制,推动和保证高等函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通过近几年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的合并重组,目前,高校基本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二元领导体制。因此,地方教育厅(局)的行政职能,应在国家教育部统一领导下,行使本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首先,各地要确保国家教育方针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要决策的贯彻落实,把地方的高等函授教育纳入全国统一的高等函授教育系统。其次,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具体政策和决定,但必须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保持一致。第三,制定本地区的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规划。规划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有微观规划;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中、短期规划。第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沟通教育部与地区之间、教育部与高等学校之间的信息,保证国家政策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执行和进行必要的调控。
凡高校举办高等函授教育,都要建立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这是保证高等函授教育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高等学校一般都设置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处,统一管理本校的函授教育。首先,建立学校、院(系)与函授站的三级管理机构。学校的函授教育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高等函授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管理部门的重大决策,如检查评估、治理整顿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校的承受能力,制定学校发展高等函授教育事业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院、系主要职责就是组织教学,确保函授教育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同时也要施行政治教育、教学辅导等工作。函授站是学校对函授生进行教学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的机构,是具体组织实施教学的辅助单位。
随着上述函授教育管理体制制的建立与日益完善,并配合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保证,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高等函授教育沿着规范化的轨道奋勇前进。
5.必须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精心教学
高等函授教育是一种远距离的教育系统,要对远离学校且分布在各地、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的在职学员,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的培养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地专业教育,且要达到同全日制同专业、同层次的同一合格水平,就必须要有一个组织结构层次明晰的完整的教学系统。例如,院、系、站的教学组织系统;教师队伍系统,管理人员队伍系统;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教材及辅导资料系统等。在函授教育的实践中,不仅要具备这些系统,而且这些系统,一方面要有严密的组织,另一方面也要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发挥其系统的整体功能。总之,要确保函授教学效果,提高高等函授教育质量,就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而且有了它,精心组织教学也才会成为可能。
6.必须适应教育的对象特点——把握需求
教育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函授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成人、在职、分散等特点,而且他们求学都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函授教育的教学、管理等一切工作,都必须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坚持因人而管,因材施教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满足学员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函授学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多种责任,扮演多种角色,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精力、体力等都不如全日制在校生,即使是比较年轻的学员,也常常因工作、家庭等问题而影响学习,凡此等等,这些都是不利因素。但是由于他们社会责任感强,职业感受深,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感性认识,因而在实践经验的积累方面比全日制学生要占有较大的优势。在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已较健全和相对稳定,求学目的明确,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它们可能不断地参与智力活动,补偿某些智力方面的不足,总之,我们函授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函授学员的心理、生理和求学等特点出发,把握他们的需求,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之二者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函授教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与函授教育对象相适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