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大数据;智能电网;发展与分析
引言
由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所以智能电网的发展会得到广泛的社会应用,它对于电力本身的输出就是一种安全稳定的运行,也促进了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各个方面发展。在现在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趋势所影响的情况下,智能电网机制的发展以及广泛运用,都是推动电网自动化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基础。
1电力大数据
1.1电力大数据内涵
电力大数据指的是智能电网在电力生产、电力传输、电力消费等各个环节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数据,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信息的高度融合。电力大数据的表达方式很多,除了一般的数字、符号外,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展现出来。
1.2电力大数据与智能电网之间的联系
当下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技术高速发展,也加强了对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应用,促进了信息间的交互。智能电网可以将客户的用电信息进行详细的收集起来,通过对电量的耗损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获取相应的电力大数据,运用现代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运行人员对不同区域的电网展开宏观调控,以更好的满足各个地区的用电需要。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电网大数据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大数据平台构建还需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保证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有效利用。
2配网自动化的特性
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对于构建我国智能电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配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配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因此配网的运行能力在提高的同时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其次配网自动化还具有选择性,因为配网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对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自动判别,一旦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等情况,那么能够对故障地段进行及时定位,并且迅速将故障路段的电网与非故障路段的电网切断,由此可见配网自动化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对电力设备进行选择性的检查。除了上述内容之外,配网自动化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自动化,结合智能配网的整体情况来看,在配网中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技术点不少,例如配电所自动化、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等等,这些都是自动化的典型代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使电力系统减少配网运行的风险,以便提高配网的整体运行能力,最终引导配网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概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生成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为了更好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工作效率,就需要对海量电力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处理,为此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电力数据分析的工作困难。在电力系统工作开展的时候,要求延时性尽可能的降低,以提高电力系统工作开展的可靠性。电力数据的剧增,就会增加电力系统处理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电力工作开展的可靠性。在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下,电力系统的工作时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有效的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为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智能电网的建设
有助于提高智能电网工作质量。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到的重要技术项目,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包含了电气主接线、输电网运行分配电网运行分析等等,这也就不难看出智能电网建设融入了更多现代化成分,其智能化水平、建设水平等都会有所提升。网架建设更为合理。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势必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稳定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撑,网架建设作为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内容,也会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升,其自身质量会相应提升,坚固性也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建设的各个方面需求,这也就从最大程度上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后续运行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减少网架故障问题对智能电网的影响。有助于自动化的全面应用。
在传统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故障问题通常较为难以处理,且具有较大的排查难度,若是出现问题,电网所辐射的供电范围就会出现断电的情况,对于社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智能电网建设,能够为自动化的全面应用创造条件,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能够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排除,也能够对电网的运行参数进行一个全面监控,若是出现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保证了电网运行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在传统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极低,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自然环境恢复生态造成影响。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与污染。
5电力大数据支撑下的智能电网带来的“亲民”技术
5.1线路整合、统一管理
现实生活中,信息、电路、数字电视的线路都是不同的,基本都是按照要求走统一的线路走廊,线路排列紧凑,一旦出现故障现象很难进行维修,而智能电网的出现,就可以实现多网合一的模式,这种合一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将先进的通讯手段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微机技术同物理电网进行有效的结合,将智能电网变成一个“人造大脑”。
5.2分析技术
为了更好的提高电力合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电力资源调度的科学性,就需要合理的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安全有效的智能电网,不断的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发的运行效益与安全。在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分析常规电力数据与清洁电力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出两者的契合点,更好地开展相关的电力工作。例如在合并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清洁电力资源的不稳定性、谐波的电力影响、线损的影响、电磁不兼容、变压器的规格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电网运行的质量与安全。在合并电力资源的时候,就可以合理的发挥出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找出解决清洁电力资源的不稳定性、谐波的电力影响、线损的影响、电磁不兼容、变压器的规格等问题的处理对策。从而开展科学合理的电力调度与电力合并,逐渐形成智能电网的雏形,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安全有序的发展建设。
5.3智能控制,终结大停电
众所周知,如果电力线路出现故障问题,那么必将波及整片线路,从而导致大面积的线路危机,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变。智能电网这一“人造大脑”将会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猛,这也离不开能源的充分供应。能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反之,能源短缺也遏制了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存在的目的在于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高速发展的城市,这些都给电网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智能电网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保证人们日常用电安全。在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晓敏.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6):84-85.
[2]蒋子规.面向电力大数据的用户用电行为挖掘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9.
[3]洪文明.电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网规划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3):234-235.
[4]汪威为,陈超洋.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大数据处理与短期负荷预测综述[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05):3-5.
[5]乔林,刘颖,刘为.智能电网中应用电力大数据初探[J].电子世界,2019(04):36-37.
论文作者:卫露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智能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大数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