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第四医院肾内科 163711
【摘 要】目的:探讨采取腹膜透析辅助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辅助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2例患者少尿及无尿患者的尿量出现逐渐恢复状况,其中有8例患者在治疗4w治疗后,其尿量可以达到400ml/d;另外4例患者在治疗的7个月后逐渐恢复至600ml/d。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浮肿状况完全消退,心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在随访中,30例患者中复查自身抗体中有16例患者出现明显下降,原因在于16例患者因病情缓解后于置管后的1-5月便拔出透析导管,而另14例患者尽管肾功能出现明显改善,但仍然需要继续采取腹膜透析治疗。结论:采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浮肿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
【关键词】腹膜透析;重症狼疮性肾炎;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累及多系统与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由于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在临床上会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状况,主要症状为免疫性炎症[1]。早期对患者主要采取免疫抑制剂多靶点治疗,但对于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而言,如何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腹膜透析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且具有较低的费用,因而得到了临床大量应用。鉴于此,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辅助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现将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6.34±10.0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重症狼疮性肾炎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30例患者中包括6例病情危重患者,7例合并浮肿及少尿症状,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8例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3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2 一般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外科开放式手术置管放疗,选择旁正中线切口局部麻醉方式,切开患者腹膜后由导丝引导导管插入其膀胱直肠窝,当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肛门刺激感后便将导丝拔出,并将导管进行固定[2]。手术当日编队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留腹1000ml/次,3次/d,夜间空腹;于1w后进行常规透析,常规透析方法为200ml/次,3-4次/d。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体表面积以及残余肾功能状况对透析剂量进行合理计算,计算的公式为:PV/S(单位透析剂量)(L/m2)=(5.6-0.24×RRF(残余肾功能))×BSA(体表面积)。在透析的过程中单位体表面积腹膜透析剂量在2410.3-4256.7ml/d之间,且每两个月需要对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进行复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透析方法进行调整[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
①病情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明显好转,且血肌酐持续下降至基础值的50%以上;并且心功能明显改善,尿量有所增加,浮肿状况明显消退;停止腹膜透析甚至拔管。②病情稳定:心功能明显改善,浮肿状况消退,但仍然需要进行腹膜透析治疗。③无效:患者肾功能无任何改善,浮肿状况持续加重,仍然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2 结果
2.1 观察患者治疗一般情况
所有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后有12例患者少尿及无尿患者的尿量出现逐渐恢复状况,其中有8例患者在治疗4w治疗后,其尿量可以达到400ml/d,另外4例患者在治疗的7个月后逐渐恢复至600ml/d。随着尿量的进一步增加,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浮肿状况完全消退,心影回缩,心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
2.2 临床指标变化
30例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后的1月重新采用免疫抑制剂,其中19例患者采用剂量为20-45mg/d+剂量为0.75-1.5g/d的霉酚酸酯;而剩下11例患者采用剂量为20mg/d强的松+剂量为60mg/d的雷公藤多甙进行治疗。在随访过程中,30例患者中复查自身抗体中有16例患者出现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在于16例患者因病情缓解后于置管后的1-5月便拔出透析导管,而另14例患者尽管肾功能出现明显改善,但仍然需要继续采取腹膜透析治疗。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后,12例患者少尿及无尿患者的尿量出现逐渐恢复状况。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浮肿状况完全消退,心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在随访中,30例患者中复查自身抗体中有16例患者出现明显下降,原因在于16例患者因病情缓解后于置管后的1-5月便拔出透析导管,而另14例患者尽管肾功能出现明显改善,但仍然需要继续采取腹膜透析治疗[4]。这说明在术后1个月患者一般情况得到改善后继续采用强的松治疗,且在腹膜透析的过程中不需要对其他营养物质与蛋白质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及早采取腹膜透析治疗,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能提高患者残余肾功能[5]。从而能够有效地逆转肾功能,摆脱透析。
综上所述,采用腹膜透析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浮肿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淑曼,周莹,胡瑜等.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腹膜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89-1891.
[2]孙慧敏,周婷婷,李晴等.肾脏替代治疗联合免疫干预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9):35-37.
[3]史连霞.对行腹膜透析的重症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3):95-96.
[4]刘伟,施杰,端靓靓等.腹膜透析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397-1399.
[5]杜悦,张慧,侯玲等.急性肾损伤12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10-1412.
论文作者:隋剑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患者论文; 腹膜论文; 损伤论文; 肾功能论文; 重症论文; 状况论文; 剂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