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促进增长与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软着陆”后,过高的经济增幅已回落,经济过热的局面得到了扭转,但现在又出现了市场疲软、需求不足、产品积压、效益下降、失业增加等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经济运行向下波动的特征初步显现。为此,经济增长速度问题又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中心问题,确保我国今年经济增长8%,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如何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波动与经济结构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试对此作些分析,探讨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是国民经济增长动态不可避免的现象。经济结构与经济波动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经济结构是经济波动的内在因素,经济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非均衡发展,使某些部分出现滞后或超前,从而使整个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波动。这种波动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而产生了经济增长的不同周期,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的经济波动,使经济结构的缺陷得以显现,带来大量的信息引导着各经济主体进行调整,最终产生相对合理、均衡的新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新的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已出现了多次经济波动,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我国的经济波动都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结构失衡(即比例失调)有关,其中在重工业中是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的结构失衡。处于经济波动的高峰时,往往是重工业增长过快,农业和轻工业增长滞后;一般加工业增长过快、基础工业滞后,这时经济增长率将向下发生逆转;当到达经济波动谷底后,如果农业开始稳定增长,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时,将引起投资扩张,而使经济增长率上升。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存在软预算约束下的“增长癖”和“投资饥渴症”、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以及企业缺乏自主性等等,对经济波动的信息反应迟钝,往往是在波峰和波谷产生了强烈的社会经济信息后(有时是发生了强烈的社会震荡后),由中央政府通过行政计划手段进行调节。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自主权逐步增大,多元化的企业结构已经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强,企业对经济波动信息的反应灵敏度已大为提高,开始自主地适应波动进行结构调整,当然,这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国有企业还受到传统体制的束缚和影响,调整迟缓,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运行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当前情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增长。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1985~1995年我国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5.4%、10.9%~14.8%。而据世界银行对12个低收入国家和8个中等收入国家1990年的情况统计,其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4%和8%,占全部投资的比例分别为20%和22%。这表明,我国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的相对水平仍是较低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相应增加基础设施供应时,增加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增强国民经济的支撑力,促进整个经济增长。在我国当前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并且基本建设投资的大约40%将转化为消费需求,因而也是扩大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据有关部门估算,“九五”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环保、城市公用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资金7500~10000亿美元,这将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投资。这一计划的落实和实现,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要采取多种方式聚集资金:财政上可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扩大国债发行的办法,以增加预算投入,其中包括经中央政府批准的地方政府债券;信贷上可由国家开发银行增发金融债券,以增大政策性银行贷款来源;还可以由国家投资公司发行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此外,可以考虑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或产权、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入股或直接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
总的来看,我国基础设施落后,但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建设的现象,如一些地方港口,机场建设过密,公路线路重复,小火电、小矿山等建设过多,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布局、讲求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建设。
2.改革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传统产业如一般加工业、纺织业、采伐业、采矿业等,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很大的一块,总的看来,存在着装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档次低、缺乏名牌精品、畅销产品少等问题,相当多的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经营十分困难。目前市场商品过剩,很大一部分是传统产业的产品过剩,这部分产品滞销,又造成对上游产品和相关产品的需求不足,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对传统产业要进行产业整合和产品调整,对一些行业和企业要压缩、淘汰,如纺织业进行压锭转产,关闭污染严重、破坏环境、效益低下的“五小”企业。对多数企业,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搞好资产重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加适销产品生产,要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扩张,促进名牌产品扩大生产规模。
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发展支柱产业要从当前的优势和发展的潜力来考虑,选择那些产业关联度大、具有带动作用的产业,集中力量抓大扶强,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通过市场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骨干力量。发展支柱产业要克服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的弊端。从各地“九五”规划来看,在发展地方支柱产业上重叠度很高,在30个省市区中,将汽车作为支柱产业的有22个,机械有25个,电子有24个,等等。这样下去,必将在一些领域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因此,确定各地的支柱产业要从全国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当地的条件和优势,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精心选择几个支柱产业,集中力量促使其迅速壮大,形成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
第三产业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非商品性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非物质性服务的需求将比物质性商品的需求增长更快。第三产业的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小、水平低,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拓宽消费领域,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提供的大量工作岗位对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具有现实的意义。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能提供大量的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其不断创新的用途将突破现有的需求约束,创造新的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受经济基础的局限,调整进度相对迟缓,这与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有关,从而难以进行产业置换,使传统产业的战略转移相对滞后。欲破须先立,只有加快发展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使社会资源顺利地进行产业间的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要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稳脚跟,就必须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产业,促使其超常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有高收益,又有高风险。由于具有高风险性,制约了企业、银行及社会资金的投入,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是难以迅速发展的。因此,需要建立我国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一是可由政府提出财政资金和吸纳社会资金,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二是政策性银行应安排专项的科技开发贷款,用于对高技术开发和生产的信贷投入;三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应优先安排股票发行上市;四是对企业的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和生产,要给予减免税等优惠政策;五是对重点高新技术项目,要组织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加快实现产业化。
4.进行企业产业分布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的转移。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落实到企业。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绝大部分比重,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企业结构,但至今国有企业仍占大部分,特别是在工业中的比重仍很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基础经济部门或国民经济要害部门,如交通运输、能源动力、城市公共系统、邮政通讯、金融保险以及重要的科技开发部门,属非竞争性或低度竞争性的领域,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撑和主导的作用,地位举足轻重。我国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分布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但是活力不足、竞争力差、效益低下。我国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的错位,使国有企业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产业等领域发展不足,却在竞争性产业领域过度发展,当前,占用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的国有企业已成为各种经济成份中增速最低、效益最差的部分,从企业结构角度看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的因素。近年来,国有、集体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增长比例大体是1:1.2:2.2,国有经济及公有制经济的增速大大落后于非公有经济;1993~1995年,国有企业资产利润率分别为2.43%、1.14%、1.58%,呈逐年下降趋势。我们应以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出发,放胆地进行国有企业产业分布调整,推动国有企业战略转移,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可通过转让产权和出售股份的方式,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将所获得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重大的高新技术项目等方面。目前,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上市,只对增量资产采取社会募集方式。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企业的体制改革和产业转移推动不大,应当对这一方式进行改进。可以考虑对基础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国有企业采取增量资产发行新股的方式,以解决这些领域投入不足的问题;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采取存量资产折股发行股票的方式,以增大企业中非国有资产的比重,并继续进行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置换,使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今后,国家一般不应在竞争性领域直接投资兴办新的国有独资企业,而可以对有的企业采取参股的方式,进行选择性投资,国家投资重点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特殊行业和产品的经营以及重大或关键的高新技术开发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可以采取国有独资或国家控股的方式兴办企业。
5.抓大扶强,放小搞活,形成合理的企业组织规模结构。我国的企业组织规模结构方面存在着大企业太少,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而小企业多、技术管理落后、资金紧缺、经营困难等弊端。调整企业组织规模结构,要按照“抓大放小”的方针,对大企业抓大扶强,对小企业放小搞活,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规模结构。大企业和优势企业要依靠市场力量,通过自身积累和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规模扩张,提高规模效益,带动经济增长。企业规模扩张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忽视或牺牲效益去追求规模扩张是得不偿失的。要充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避免过于倚重大企业所带来的过度垄断和经济的脆弱性。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往往最先推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即使在经济低潮时期,一些优秀的中小企业也会找到有前景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给低迷的经济带来活力和生机。所以,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成为新兴产业的发源地。中小企业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73%,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搞好中小企业,将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在获得信息、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和资金融通等方面存在弱点。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服务,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当前特别是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条件。
6.调整需求结构,扩大有效需求。需求刺激和制约供给(生产),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进入初步的买方市场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当前,市场疲软、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增长,因此,启动市场、扩大需求,已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扩大需求,必须对需求结构进行调整。一是要调整外贸出口结构。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对亚洲的出口下降,这一趋势在短期内还不会改变,因此必须开发和扩大其他国家的市场,增加对北美、欧洲的出口,开发俄罗斯、东欧、中东、非州和南美洲等市场。二是调整内外贸易结构。1997年,我国的外贸出口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出口增长占了经济增长的三成以上,经济的国际关联程度已超过了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扩大,以外向型经济作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取向未必是适当的选择。当前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扩大国内需求更具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应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三是调整消费需求结构。我国目前的供给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潜在的消费需求巨大。一方面要通过加大农村扶贫力度,扩大城市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保障和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需求水平;另一方面,要发掘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适销家电、住房、汽车、旅游等等。适应消费层次的提高,要采取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如住房抵押贷款、大件商品分期付款、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和降低收费标准等等。引导和鼓励适当提前消费。四是大力开发农村市场。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开发较城市落后,限制了社会消费的增长,近几年,农村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开发农村市场的潜力很大。开发农村市场,首先要继续重视和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其次要开发和提供农村市场适销对路,品质优良,价格适当的商品,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农村市场营销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耐用消费品大规模进入农村家庭创造条件。
标签:国企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