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胡金红

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胡金红

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BIM技术作为一种可通过参数化模型实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具有集成化、智能化以及参数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连贯建设全程的信息管理,还可以配合引入IPD协同管理模式的方式,促进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各方参与主体的协同管理,进而达到优化造价管控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BIM和IPD;管理模式;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1 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造价管理概述

BIM技术通过建立的动态化模型,能够实时的动态的接触到各阶段的信息数据,为IPD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以便造价建设中的参与人员能够保证信息在各阶段的共享和沟通。由于BIM技术具有虚拟技术所有的功效,能够在模拟的情况下,预测真实的造价情况,从而及时的处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研究,在正式实行前,有效防治,使得管理进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顺利实现既定的计划和目标。IPD协同模式能够解决造价数据信息共享之间的问题,通过各项目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使得各阶段都有信息来源,信息之间畅通,使得各人员得到的信息快速,相应的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应延误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通过结合BIM技术和IPD协同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而弥补旧有的模式所带来的欠缺部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和各项目的效率,促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更省时省力。

1.1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IPD协同管理模式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主要可分为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与之对应的工作重点分别为初步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为提高上述两个阶段的管理水平,可采取的造价管控措施包括优化设计方案、推行限额设计、以及标准化设计等。

1.2 准备阶段造价管理

以往造价管理模式下对项目参与主体的选择需通过招投标机制实现,而在BIM与IPD协同管理模式的配合下,建设工程参与主体的选择需要以双方信任为基础,优先选择具有长期合作经验或供应链下参与方展开项目建设(也有部分特殊专业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方)。在这一模式下,IPD协同管理工作团队需要在准备阶段中完成搭建施工资料库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存档施工图纸、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采购计划书、装配计划问题、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以及规范施工文档等。

2 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BIM和IPD是提高建筑行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的一种项目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一套项目管理实施模式。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而设计阶段的BIM模型仅仅包括了设计方的知识和经验,很多施工问题还得留到工地现场才能解决。BIM是一个三维的工程项目几何、物理、性能、空间关系、专业规则等一系列信息的集成数据库,可以协助项目参与方从项目概念阶段开始就在BIM模型支持下进行项目的各类造型、分析、模拟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IPD协同模式可以解决造价数据信息共享之间的问题,通过各项目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确保建筑工程的各阶段工程造价都有信息来源,并且信息之间畅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避免由于信息延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结合BIM技术和IPD协同管理模式,项目各参建方可以根据模型信息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确保造价管理信息流畅传递。将高度集成信息与分享信息工作有效完成,可以促使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工作的顺利实现。应用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时,打破传统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从而弥补旧有的模式所带来的欠缺部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和各项目的效率,促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更省时省力。

3 建设项目IPD协同管理实施方法

3.1 建设项目IPD协同管理实施原则

IPD的关键是项目参与者之间有效的协同机制,而参与者之间协同则是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合理的项目组织架构、基于信任的协同合作将激励项目参与者关注于整个项目的产出,而不是传统模式中只关注各自的利益目标。没有基于信任的协同合作,项目参与者之间将仍然保持传统交付模式中的怀疑 和敌对关系,IPD模式必然会失败。IPD模式的目标是要提供更好的建筑产品,然而如果项目参与者建造 过程中不是对最终建筑产品负责,就不会取得这样的目标,因此在IPD模式的建设项目中,所有的项目参与者及项目的组织模式必须要遵守下列的原则:(1)相互尊重与信任。在IPD项目中,业主、设计者、咨询师、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等参与者需要充分理解协同合作的价值,并能够基于相互尊重与信任去完成项目的各项产出。(2)协同创新与决策。当信息在项目所有参与者 之间充分共享、交换时,创新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在IPD中,判断一个建议的标准不是根据提出建议参与者所处的角色,而是根据该建议是否能够更好的促进 项目的实施,在关键问题上,采用集体群决策的方法,保证决策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项目的成功。(3)关键参与者更早参与。IPD项目中,需要项目关键的参与者在项目的概念化阶段就参与项目的需求讨论与决策,这样在早期就可以充分利用所有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共同制定项目的决策,从而使项目从初期开始的决策能力就得到很大提升。(4)更早的目标确定。IPD项目中,需要在项目开始阶段就由所有项目参与者共同制定项目的目标,由于该目标制定中会充分考虑每个参与者角色的想法、意图,因此目标会代表所有参与者最终的价值产出,从而激发每个参与者在项目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并将项目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5)加强规划。IPD的方法加强在规划阶段的工 作,将提供在执行阶段的效率及成本,在设计阶段集成众多参与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轻建筑师的工作,而是为了提供设计的能力,减轻及缩短施工阶段的高成本的活动。(6)先进的技术。IPD项目的实施需要依赖先进的协同技术,协同技术能够使IPD方法发挥最大的效用,基于学科领域标准与透明数据结构开放和可交互的建筑信息模型是IPD项目的基础,在BIM上可以使项目参与者进行无障碍的沟通与协作。

3.2 建设项目IPD协同管理团队组织

IPD方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项目团队的建立与组织,IPD团队要求必须能够集中在一个高效的协同流程内,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协同工作。为了达到这 个目标,在团队建立时,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1)在项目尽可能早的阶段中,去识别、确认项目 中每个参与者的角色。(2)要充分考虑与项目相关的其他参与者与项目 的关系,如项目官员、当地公共事业单位、保险商等。(3)能够在项目参与者充分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定 义项目的价值、目标及利益。(4)确定与项目参与者的需求与约束相一致并最适合IPD的组织架构,不同于传统项目交付中基于严格约束的方法,在IPD中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5)制定项目协议定义项目参与者的角色与责任,项目参与者角色和责任的定义是通过参与者签署IPD多方协议来完成的,在IPD的各个阶段中,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以及赔偿、义务及风险分配等有关的关键性条款必须要进行清晰的定义与规定,这将有助于促进参与者之间的开放交流与协同合作。

4 结论

BIM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IPD项目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来进琼,基于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技术,2017

[2]王要武,基于BIM的建设项目IPD协同管理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

论文作者:胡金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_胡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