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74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及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为对象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内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试验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 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内科护理管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内科是医院日常运行中的重要部门,其患者数量较多,并且患者的病种复杂多样,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是护理工作的管理。根据临床实践,在开展内科护理工作时要让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不仅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还需要给予其与其有效的护理配合,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1]。本研究根据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内科100例患者及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为对象,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在23~72岁,平均年龄(48.65±6.42)岁。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48.79±6.5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内科护理管理,由科室负责人和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护理人员按时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等。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建立责任制度
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先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护理人员均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护理操作,并且能够让护理工作的质量满足患者疾病的需求。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较差或未能及时完成时,应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促使其提升自身护理水平。另外,护理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近期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每个护理人员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对护理工作进行重新分配,尽量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按质按量完成。
1.2.2制定合理的护理流程
在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疾病种类的不同,制定与患者疾病种类相适应的护理流程,并且要加强对基础护理工作的管理,确保基础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护理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护理流程的可行性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总结出的经验对护理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在实际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既定护理流程进行变动,但应该定期进行的工作总结中对变动的原因和变动后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护理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调整提供基础。
1.2.3护理培训
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其中首先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进行培训,让其能够吸收更多优质护理相关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要对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其中不仅要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些特定技能的强化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相关护理工作,还要不断为护理人员介绍新的护理技能,让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1.2.4激励机制
护理管理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护理人员更加积极地开展日常工作,并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其中主要是定期对表现较好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和表扬,让护理人员意识到优质的护理工作不仅能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还能让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多肯定,并为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工作质量评价由护理管理人员及患者完成,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质量越高。满意度调查用自制量表完成,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组间对比的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工作质量比较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内科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患者治疗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并且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治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2]。因此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配合,让其治疗顺利完成,确保治疗效果。护理管理是临床上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有效的护理管理不仅能够让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还能让医院的日常运行更加顺利[3]。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是护理管理中的主要模式,其以提升护理质量为目的,通过各种措施让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既定标准开展护理工作,从而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完成[4]。对于内科护理管理而言,因护理工作繁重且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因此实际的护理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经常会因为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影响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5]。因此在开展内科护理管理时必须要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责任的落实、对护理人员的强化培训及护理流程的优化,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6]。
本研究对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说明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香玲.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OL].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44-2845.
[2]罗婷,魏革,庄艳.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149-150.
[3]关秀梅.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64-165.
[4]张利歌.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2):245+248.
[5]李富晓.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OL].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7):1336-1337.
[6]王俊霞.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OL].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4):102-104.
论文作者:刘晨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