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529300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提出了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其次,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质量控制要点。从实际效果来看,如果要确保深基坑的施工,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应用管理
1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成熟的支护施工技术如下:①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此技术措施,需要设置一定的桩,必须根据深基坑支护的实际需要设置一定的桩来控制桩段的各种参数。使用企口,连接相邻的孔桩,并在孔桩中间,布置止水条。技术应用质量控制点,包括施工测量和施工技术。②机械开挖桩孔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经常采用跳跃式开挖,根据土质类型,选择开挖方法。开展开挖作业时,如果遇到软地层,要做好开挖速度的把控,不可挖的过快。为保证桩底开挖作业顺利进行,有必要做好设计方案的把控,强化施工把控,避免流沙和狂风的浸湿等。③土层锚杆支护技术。目前,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中,该技术的应用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是利用锚杆钻机,开会钻孔施工作业,注入水泥浆,使用绞线锁定,保证支护主体的强度,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④土钉墙施工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支护作业中,利用该技术,多采取加固土体和混凝土等措施,不仅造价低,而且施工边界操作处理简单。⑤其他技术[1]。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实例
2.1案例概述
江门市中心医院外科住院大楼工程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海傍街23号院内,地下2层,地上26层,总建筑面积为65029.15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2678.48米,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φ500PHC管桩,共计843根桩。本工程地下室底面积为6400平米,基坑大致呈四边形,东西长约75m,南北长约90m,周长约327m。本工程平均场地标高为-1.50m,坑底标高为-10.70m,开挖深度为9.10~10.40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总体上采用小放坡+加强型土钉墙和桩+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水泥土搅拌桩(大直径搅拌桩)止水,被动土地段采用格构式加固的支护形式。本基坑支护为临时性支护设计,要求基坑暴露时间不超过1年,如超期使用应重新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周边岩、土层、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情况,本工程基坑支护被分为10个支护段,如图1所示:其中,AB段为小放坡+加强型土钉墙+双排φ500@350水泥土搅拌桩止水;BC段为小放坡+加强型土钉墙+三排φ500@350水泥土搅拌桩止水;CD段、DE段单排φ1400@1150大直径水泥搅拌桩止水(桩内φ800@1150钻孔灌注桩)+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坑底被动土地段格构式加固;EF段、GH段、JK段单排φ550@350水泥土搅拌桩+单排φ1400@1150大直径水泥搅拌桩止水(桩内φ900@1150钻孔灌注桩)+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坑底被动土地段格构式加固;FG段、HJ段大放坡+单排φ550@350水泥土搅拌桩+单排φ1400@1150大直径水泥搅拌桩止水(桩内φ900@1150钻孔灌注桩)+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坑底被动土地段格构式加固;KA段单排φ550@350水泥土搅拌桩+单排φ1400@1150大直径水泥搅拌桩止水(桩内φ800@1150钻孔灌注桩)+一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坑底被动土地段格构式加固。
图1
2.2基坑场地情况
拟建场地西侧有一棵大榕树,二栋近百年天然地基侨房和一栋四层楼天然地基体检大楼,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9.30~10.5m;北侧有天然地基民房二栋,侨房一栋,桩基四层楼一栋,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12.0~13.0m,北侧有电力管道,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2.5m;东侧存在电力管道、电信管道、给水管道,基坑施工前须迁移,东侧有一栋内科大楼,中部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6.0m;东南角有一栋八层管桩基础的院长办公大楼,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2.5m;;南侧有一栋四层天然地基血库中心,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11.0~19.0m;西南角有一栋三层天然基础的办公楼,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2.5m;南侧有电力管道,距离基坑开挖底边线约2.7m。总的基坑周边环境十分差和复杂。
2.3支护方案
从建筑工程整体角度出发,选择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止水性维护墙体。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增强进度的把控,选择SMW工法。在施工作业中,对于支护施工,采取顺做法。完成主体结构作业后,将SMW工法内部预留的型钢全部拆掉。考虑到现有公共建筑的影响,在施工作业中,靠近公共建筑测,采取SMW功法,在水泥土搅拌桩上,适当的增加土钉,进而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2]。
2.4维护墙体支护技术
此工程的维护墙体支护,按照地下室区域,分为以下类型:①在一般侧维护墙体中,应用SMW工法,按照直径参数φ850mm@600mm、标底高参数-21.85m、标定高参数-2.9m开展施工作业。使用标定高度参数-1.85、标底高参数-21.85m的型钢,采取一条一方式,插入到水泥搅拌桩内。②在原有建筑物和地下室相接分布,采用SMW工法,按照直径φ700mm@500mm、标底高参数-17.85m、标顶高参数-5.2m要求,开展水泥搅拌桩施工作业。把长度参数为9m或者12m的钢管垂直布置,用于土钉墙内部的锚杆,钢管排数为5排,间距控制在1.0~1.2m范围内。对于土钉的布置,采取梅花形,水平间距要把控在1m左右。在架设作业中,对于1~4排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把控在10°左右,最底层夹角控制在15°左右。对于搅拌桩顶部的圈梁,使用钢筋网以及厚度为C20混凝土,进行面层喷射作业。
2.5支撑体系结构
此工程基坑形状设计近似四边形,总面积为48×40m2,如果按照中部对称并且四周角撑的方式开展布置,此基坑支撑中心间距要把控在10m左右,中心较高为-3.40m。此基坑维护摘项圈梁截面的总面积是1300×900m2,钢筋混凝土支撑总面积为800×800m2。对于立柱,采取钻孔灌注桩和钢格结构的方式结合,钢格构截面总面积为450×450m2,并且在原建筑物和顶部圈梁连接部分,做好外墙强化处理,在室内布置H型钢以,墙外布置吊筋[3]。
2.6降水施工
该深基坑支护的降水方案设计为轻井点+深井点组合与基坑内外组合。在土方开挖即将结束之前,坑内的水位将下降到设计位置,低于-13.5m。在施工作业中,科学地加快了基础施工的施工速度,采用了层压和浇筑垫层的方法进行钢筋捆扎和桩头凿削作业,以及暴露时间。基坑减少了。此外,对于基坑内的高级降水,采用深井泵确保降水均匀,降水深度在开挖面下1~1.5m范围内。如果现场内有一个承压水层,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基坑外的光量控制在5m左右,并获得良好的止水效果。
2.7土钉墙
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对于土钉墙的施工作业,要保证在开挖作业后开展,每开挖一层便需要支护一层,确保随挖随支,最大程度上控制坡壁外露实践。开展施工作业时,使用的土钉锚管,要为钢管,截面积为48×30mm2,钢管前端要为锥形。锚管内部使用的灌浆材料,其水灰水比,要为1:0.3:0.5。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开展浇灌作业,控制浇筑的速度。如果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则需要适当降低浇灌的速度。为强化水泥和砂浆浇灌过后的强度,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速凝剂或者早强剂,避免因为外力因素,造成水泥砂浆形变[4]。
2.8混凝土喷射
在开展混凝土喷射作业前,将钢筋网片插入到混凝土内,固定钢筋,进而减少混凝土振动的发生。对于土钉的锚管,采取井字衬垫法,确保刚劲和钢管网片的牢固性。具体操作中,对于焊缝,要控制在500mm以上,保证混凝土初凝的效果。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粗骨颗粒,其直径要<12mm,使用外加剂,调节混凝土凝结情况以及含水量,初凝时间要<5min,终凝时间要<10min。做好上排土钉喷射混凝土后时间的把控,要大于24h,土钉注浆45h内,不可以开展下排土钉施工。
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管理策略
3.1做好安全管理
在深基坑支护作业中,为了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必要加强安全管理。在进行施工前,进行降水和排水作业,并进行良好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在进行土方开挖工作之前满足预期的施工要求。在进行土方开挖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降低施工作业的安全隐患。一般而言,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要严格按照安全施工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和安全检查,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3.2实施质量信息化管理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过程中,施工质量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实施质量信息管理模式,注重支持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支撑结构的完整性和刚性,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变形和隆起等问题,然后做相应的控制,确保质量。施工。设立专业人员,负责现场监测基坑,确保监控效率和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危害,控制施工整体效果[5]。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开展,做好各项技术要点的把控。通过做好安全管理以及实施质量信息化管理,来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效益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有福.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
[2]蒙光大.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15):55~56.
[3]谭如意.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
论文作者:周锡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基坑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深基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底边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