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中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目的 对应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对采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采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拉莫三嗪单纯联合丙戊酸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癫痫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癫痫疾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癫痫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对采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丙戊酸;无效;癫痫;拉莫三嗪;治疗
癫痫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部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根据癫痫疾病的不同发生时间,在临床上可以将该疾病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目前在医学界还没有一种癫痫疾病治疗的特效药物,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丙戊酸进行治疗,对于一些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而言,考虑联合其他药物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1、2]。本次对采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疾病患者应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采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癫痫疾病史1-13年,平均病史(4.2±0.5)年;本次癫痫发作时间1-8小时,平均发病时间(2.3±0.4)小时;每月发作次数1-4次,平均发作次数(1.2±0.3)次;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5.9±1.7)岁;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疾病患者14例,部分性继发全面发作癫痫疾病患者18例,复杂性发作癫痫疾病患者7例,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疾病患者3例;治疗组患者癫痫疾病史1-14年,平均病史(4.1±0.6)年;本次癫痫发作时间1-9小时,平均发病时间(2.2±0.5)小时;每月发作次数1-5次,平均发作次数(1.4±0.3)次;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5.7±1.8)岁;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疾病患者13例,部分性继发全面发作癫痫疾病患者17例,复杂性发作癫痫疾病患者9例,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疾病患者3例。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丙戊酸,每次300mg,每天三次,口服拉莫三嗪,每次10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32个星期;治疗组: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1-8周):口服丙戊酸,每次300mg,每天三次,口服拉莫三嗪,初始计量为每次12.5mg,每天一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将计量增加至,每次100mg,每天一次;第二阶段(9-20周):逐步减少丙戊酸用量,递减原则是每星期减量25%;第三阶段(21-32周):完全停用丙戊酸,单纯应用拉莫三嗪[3]。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研究对象的癫痫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癫痫疾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癫痫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癫痫疾病症状表现已经得到完全控制,在治疗期间病情没有再次发作;有效: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癫痫症状的发作频率的减少程度已经达到50%以上;无效: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癫痫症状的发作频率的减少程度没有达到50%,或病情的发作频率进一步增加[4]。
1.5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癫痫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
采用拉莫三嗪单纯联合丙戊酸方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癫痫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9.8%;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癫痫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7%。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癫痫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和癫痫疾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采用拉莫三嗪单纯联合丙戊酸方式治疗后(6.94±1.53)d对照组患者的癫痫疾病症状彻底消失,该组癫痫疾病治疗计划共实施(32.19±3.55)个星期;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治疗后(4.18±0.64)d治疗组患者的癫痫疾病症状彻底消失,该组癫痫疾病治疗计划共实施(28.43±2.76)个星期。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
采用拉莫三嗪单纯联合丙戊酸方式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比例为20.9%;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治疗期间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比例为2.3%。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癫痫属于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功能失调性综合征类疾病的一种,脑神经元出现异常的放电现象从而引起反复痫性发作属于该病患者的共性和基本特征性表现,属于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的癫痫疾病一旦得到明确的诊断,病情的发展可以延续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广大癫痫疾病患者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工作状态、学习成绩等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会使一些患者完全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悲观的不良心理状态也就会随之产生,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采用临床传统抗癫痫类药物进行合理规范化的治疗,可以使大部分病情新诊断为癫痫疾病的患者,通过服用一种抗癫痫药物对癫痫疾病的发作进行有效控制[5]。丙戊酸属于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类药物的一种,对于各型癫痫疾病均能够产生一定的控制效果,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后患者机体的吸收速度较快且完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临床上推荐以拉莫三嗪作为新型药物对癫痫的部分和全面发作进行治疗。拉莫三嗪属于苯三嗪类衍生物的一种,属于叶酸拮抗剂类药物,其化学性质及药物作用机制与临床传统应用的其他抗癫痫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采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疾病患者,不建议直接选择其他药物进行代替,而是应该首先在其基础上进行添加,然后逐步代替,其中拉莫三嗪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添加-替换药物[6]。
参考文献:
[1]齐庆华.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疗效对比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3,12(7):183-184.
[2]许坤,黄希顺.拉莫三嗪添加和替换治疗癫痫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6):113-114.
[3]罗榕,刘凌,司洋,等.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50-4552,4554.
[4]黄圣明,王明科,徐坤,等.拉莫三嗪替换传统药物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中国医疗前沿,2011,6(17):47.
[5]张冬梅.286 例新诊断成人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97-199.
[6]孟清,覃娜,饶家敏,等.拉莫三嗪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5):48-50.
论文作者:王爱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癫痫论文; 患者论文; 戊酸论文; 疾病论文; 药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