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开北京现代化的时间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巡礼(论文文献综述)
贾韬[1](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周博[2](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提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王丹丹[3](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刘磊[4](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张娣[5](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何静[6](2016)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多样与文化的多元共生共存。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多彩、内涵深远,是少数民族的"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于儿童的精神世界,融化于儿童的心灵,少数民族聚居区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本研究旨在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裕固族为例,考察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对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并依据此开展相关实践活动。首先,本研究对文化、民族、课程等核心概念进行了阐释和界定,梳理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这些成果的特点、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同时,本研究从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阐明其对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对儿童发展、幼儿园课程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其次,本研究以裕固族文化为中心,主要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考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四所幼儿园将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实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四所幼儿园在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方面已经探索出了开展裕固语言活动、编写裕固语言教材、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等方式,但是也出现了文化融入的形式和内容单一以及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缺位等问题。同时,相关政策的制定、文化生存状态堪忧以及幼儿园内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再次,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本研究对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进行较为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对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以及评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同时,本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A幼儿园为行动研究的研究现场,对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幼儿、教师、家长及其他合作者均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最后,本研究总结研究结果,指明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有关教师方面、幼儿园方面、家庭方面、社区方面的教育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考方向。
刘京京[7](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马丹[8](2014)在《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文中提出《装饰》杂志是我国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设计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8年2月,曾于1961年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装饰》的历程与中国设计发展同步,是中国设计从传统手工文化向现代、后现代设计转型过程的直接反映。本论文第一章从手工业经济布局、经济中心的迁移、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历史、行会制度以及百工身份的概述出发,对中国传统手工文化作全面的简单性陈述。建国初期为配合经济发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催生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以及《装饰》杂志的创刊。第二章对《装饰》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阐述了《装饰》的办刊宗旨、创刊号内容以及停刊与复刊的发展过程。本文的主体部分为三、四、五章,以时间为顺序致力于对《装饰》中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型进行历史性的考量。根据西方对设计史研究的三条线索,转型包括设计的思想转型、形式转型与材料三方面转型。当然,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这种转型又呈现出中国特有的本土化特征。第三章是对1958—1961年间《装饰》所刊登文章内容的提升,这期间的《装饰》中已呈现有反装饰、提倡理性精神的现代设计思想痕迹。在强调意识形态的时代,这些痕迹只能淹没在政治氛围的包围之中,并未迸发出设计革命的力量。第四章、第五章集中阐释的是1980—2001年20年间《装饰》中现代设计观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从这一阶段的《装饰》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通过对材料、形式、功能的探索,设计逐渐摆脱政治束缚,面向市场与大众消费,进入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时期。以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第100期《装饰》所刊载的内容为依据,第五章所呈现的是中国设计蓬勃发展的10年。在吸纳西方成果之外,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对于商业美术之道、对于设计教育的规范化途径以及新兴工艺美术门类的介绍表现出一种认识上的成熟。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生态设计观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国设计快速与世界并轨。第六章主要是从消费文化背景下,阐述《装饰》与当代中国设计的关联。以中外同时期设计比较的方式确立《装饰》在中国设计历史中的价值与贡献,中国设计的最终发展要依靠自身的文化自觉。结论中本论文的论点是通过对《装饰》历程的研究,中国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从反装饰的思想、简约化的形式、现代工业材料的引入三个方面展开。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之前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之后是工业化、消费文化在设计活动中的反映。同时,反传统并未消除传统,工艺美术在转型过程中依然是与时俱进、求新发展,形成了手工与机器生产协调并进、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刘俊平[9](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周红[10](2014)在《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研修不断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从一个区域的视角研究校本研修区域推进的策略,还鲜有人问津。为此,本项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社会强烈呼吁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中,以自组织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长春市的一个行政县区为个案,对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策略展开了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该区域校本研修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组织结构的活化策略、关键人物的引领策略、支持系统的建立策略、活动载体的带动策略以及制度机制的保障策略。通过在A区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发现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促进了以教师为核心的包括行政决策者、业务指导者、基层执行者在内的多元研修主体的专业发展,研究主体在意识和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也促进了研修组织的自主更新,形成了以信任为核心的多元共同体文化。另外,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实践也促进了区域教育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为校本研修改革中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开放,实现了资源融通,为区域教育自组织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校本研修改革中通过负熵的引入,带来了非线性反馈,为区域教育有序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校本研修改革中通过关注敏感变量,促进了序参量形成,为区域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校本研修改革中通过合作与竞争,实现了涨落有序,为区域教育协同进化拓展了增值空间。通过这项研究,笔者对区域推进校本研修有了新的认识。笔者认为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核心宗旨是将“外推力”转化为“内生力”,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手段是一个“多维立体式”的策略群,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主体形成了一个不断更新的自组织结构,“校本研修”经历了梯次递进、螺旋上升的五个阶段。同时,通过研究笔者也意识到,区域推进校本研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研修推进的进程势必面临多重错综关系,需要兼顾、梳理、把握、协调,过程中要侧重处理好如下问题:定位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责任与有限权力;关照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倾向;兼顾变革理想与既有文化间的落差;处理好社会期待与教育能为之间的关系;开放校本研修未来的发展可能。
二、翻开北京现代化的时间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巡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开北京现代化的时间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游兴 |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
一、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
一、考察旅行 |
二、公务旅行 |
三、返乡探亲 |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
本章小结 |
中篇:游踪 |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
本章小结 |
下篇:游观 |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
二、医治“都市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
二、“挽救经济国难” |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念:电影院 |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
(二) 灵魂:文化研究 |
(三) 骨架:空间理论 |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
五、研究框架 |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一、分布概览 |
二、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
第二章 建筑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位于广场中心 |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
第二节 外观风貌 |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
第三节 内部空间 |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
第四节 设备配置 |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
第五节 建筑安全 |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
第三章 声音 |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资本形式 |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
第二节 供片关系 |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
第三节 放映机制 |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
第四节 营销策略 |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
第五节 抗税斗争 |
第五章 规训 |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
一、吃相百态 |
二、秩序混乱 |
三、人声鼎沸 |
四、色情泛滥 |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
一、中国式卫生 |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
二、“对号入座”风波 |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
四、反思 |
第六章 冲突 |
第一节 日常纠纷 |
第二节 军警之患 |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
第三节 民族矛盾 |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
第四节 公会暴力 |
一、《假凤虚凰》事件 |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
第七章 殖民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
一、影院业的“恢复” |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
一、谁是小市民 |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
第九章 媒介 |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
第十章 群体 |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
五、纠纷与罢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
(三) 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伦理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 文化、文化传承 |
(二) 民族、少数民族 |
(三) 课程、幼儿园课程 |
二、文献综述 |
(一) 裕固族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 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的相关研究 |
(三) 少数民族聚居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四) 其他相关课程的研究 |
第二章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探讨 |
一、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
(一) 文化学理论基础 |
(二) 教育学理论基础 |
(三) 心理学理论基础 |
二、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探讨 |
(一) 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
(二) 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价值 |
(三) 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三章 裕固族文化述略 |
一、自然与人文交融下的生态环境 |
(一) 裕固族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 裕固族开放包容的人文社会环境 |
二、悠远与多彩融合下的文化景观 |
(一) 语言文化:裕固族的"金钥匙" |
(二) 生活文化:日常生活的独特魅力 |
(三) 节日文化:生产生活的美好憧憬 |
(四) 婚姻家庭文化:别具一格的民俗风尚 |
(五) 民间传承文化:鲜活灵动的人文世界 |
(六) 科技知识文化:日常生产生活的智慧 |
(七) 信仰崇尚文化:冥冥中的主宰与慰藉 |
第四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现实状况 |
一、关于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态度调查 |
(一) 园长、教师的态度 |
(二) 家长的看法 |
(三) 孩子的声音 |
二、四所幼儿园文化融入的现实叙述 |
(一) A幼儿园:我们是领头雁 |
(二) K、M幼儿园:我们开了语言课 |
(三) H幼儿园:语言课已经停了 |
三、四所幼儿园文化融入的问题扫描 |
(一) 文化融入的形式、内容单一 |
(二) 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缺位 |
第五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策的影响 |
(一) "国家很重视" |
(二) "县上有政策" |
二、文化生存状态的影响 |
(一) "文化快要消亡了" |
(二) "语言是个大问题" |
(三) "我们自身不重视" |
三、幼儿园内部因素的影响 |
(一) "教师方面问题多" |
(二) "园里工作没做好" |
(三) "家园合作不如意" |
第六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
一、目标:促进儿童成长、赓续民族文化 |
(一) 目标的定位 |
(二) 目标的设置要求 |
(三) 目标的基本内容 |
二、内容:适宜儿童发展、体现民族特色 |
(一) 内容的选择要求 |
(二) 选择的具体内容 |
(三) 内容的组织形式 |
三、实施:整合多方资源,融入各种活动 |
(一) 实施的价值取向 |
(二) 多样的实施方式 |
四、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内容方法多样 |
(一) 多元的评价主体 |
(二) 丰富的评价内容 |
(三) 多样的评价方法 |
第七章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 |
一、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情境 |
(二) 行动研究法 |
(三) 研究流程 |
二、研究过程 |
(一)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 |
(二)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 |
(三)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生活活动 |
(四) 裕固族文化融入家园社区合作活动 |
(五) 裕固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 |
三、研究总结 |
(一) 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面 |
(二) 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
(三) 合作教师在研究中的成长 |
(四) 其他合作者在研究中的收获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
一、亦师亦友型 |
二、分庭抗争型 |
三、平淡授受型 |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
一、互帮互爱型 |
二、矛盾竞争型 |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
余论 |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8)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刊《装饰》杂志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历史沿革概述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与《装饰》的诞生 |
第二章 从“手艺”的思想到“设计学科”理论:《装饰》的创刊与历程 |
第一节 《万象》理想与《工艺美术通讯录》精神的融合:创刊过程 |
第二节 抛砖引玉,思想争鸣的导线:创刊号的内容 |
第三节 为当代人民生活服务:《装饰》的办刊宗旨 |
第四节 “大跃进”的困止与“改革开放”的新发:《装饰》的停刊与复刊 |
第三章 《装饰》与传统工艺美术展示(1958—1961 年) |
第一节 中国版的“装饰与罪恶”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 |
第三节 理性精神的萌起与构建 |
第四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继往开来” |
第四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萌起与大发展(1980—1990 年) |
第一节 现代设计的萌起(1980—1985 年) |
第二节 现代设计的发展(1986—1990 年) |
第五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成长期(1991—2001 年) |
第一节 孽缘与天缘: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共生 |
第二节 设计的视野:从“东方之窗”到“世界之门” |
第三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演进:新工艺美术门类的产生 |
第四节 商业美术之道——求变、求新、求实、求美 |
第五节 设计教育:科学、系统、规范 |
第六节 “生态文明”的叩门——“自然中心主义”设计观的形成 |
第七节 计算机的引入:信息时代设计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
第六章 《装饰》与中国设计的历史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文化转型与新消费观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下的审美文化变迁 |
第三节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设计 |
第四节 从中外设计比较看《装饰》的价值 |
第五节 中国设计中的文化自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校本研修 |
(二) 教育均衡发展呼唤着校本研修区域推进的策略 |
二、研究的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 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 扩大校本研修研究的视阈,发展校本研修的理论 |
(二) 探索以校本研修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丰富教师教育的理论 |
(三) 尝试推进校本研修的新策略,为校本研修发展提供新的实践模式 |
四、研究的框架 |
五、研究的方法 |
(一) 质化取向 |
(二) 个案研究 |
(三) 具体方法的运用 |
(四) 资料编号、整理、分析 |
(五)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有关校本研修的相关研究 |
(一) 校本研修的内涵 |
(二) 校本研修的要素 |
(三) 校本研修的实践条件 |
二、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更新 |
(二) 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
三、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相关研究 |
(一)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困境与出路 |
(二)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活动组织 |
(三)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活动形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自组织理论 |
(一) 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 自组织理论的核心观点 |
(三) 自组织理论对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启示 |
二、成人学习理论 |
(一) 关于成人学习者的基本假定 |
(二) 成人学习理论 |
(三) 成人学习理论对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启示 |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一)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框架 |
(二)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启示 |
第三章 A区推进校本研修的整体设计 |
一、A区的个案状况 |
(一) A区的总体概况 |
(二) A区的教育状况 |
二、A区校本研修的现状 |
(一) A区校本研修现状调研的设计 |
(二) A区校本研修的状况 |
(三) A区校本研修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三、A区推进校本研修的顶层设计 |
(一) A区对校本研修以及区域推进的定位 |
(二) A区构建的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策略 |
(三) 区域推进与以校为本的逻辑关系 |
(四) A区推进校本研修的实施计划 |
第四章 组织结构的活化 |
一、“行政主导型”教育发展共同体——“四片两带” |
(一) “四片两带”的由来 |
(二) “四片两带”的组织结构 |
(三) “四片两带”共同体的运行 |
(四) “四片两带”的实施效果 |
(五) “四片两带”研修的问题 |
二、“融合引领型”教育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 |
(一) 名师工作室建立的目的 |
(二) 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及运作 |
(三) 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效果 |
三、“草根联结型”教育发展共同体——村小追梦联盟 |
(一) 村小追梦联盟的产生背景及目的 |
(二) 组织结构及运作 |
(三) 共同体的运作模式 |
(四) 村小追梦联盟的作用与影响 |
(五) 共同体实施中的问题 |
四、组织结构活化策略的分析 |
(一) 对政府主导型教育共同体中的“主导”策略 |
(二) 对融合引领型教师共同体的“引领”策略 |
(三) 对草根型联结教师共同体的“扶持”策略 |
(四) 活化组织结构策略总体评析 |
(五) 政府的角色转换 |
第五章 关键人物的引领 |
一、种子校长的故事 |
(一) “种子”的困惑——要不要萌发,我还有没有路 |
(二) “种子”的顿悟——办法总比问题多,现在就可以“破土” |
(三) “种子”的成长——看一切春暖花开,好梦自然来 |
(四) “种子”的收获——一伙人的奋斗、一群人的成长 |
二、XLP老师和他的理想教育研究会 |
(一) 理想教育研究会成立的缘起——草根的梦想 |
(二) 理想教育研究会的形成——志同道合者的集聚 |
(三) 理想教育研究会的运转——角度调整与合力支撑 |
(四) 理想教育研究会的作用发挥——依托团队研修成效显现 |
三、L教研员的“战略”转型 |
(一) 这并不是一副好牌 |
(二) 第一仗,出师不利 |
(三) “军需处”的转折性补给 |
(四) 用一副好架构、建“四库”,做好自己的“加减乘除” |
四、关键人物引领策略的分析 |
(一) 关键人物引领校本研修变革的行动特征与作用发挥 |
(二) 关键人物引领变革的内在动因和互动机制 |
(三) 关键人物的身份转化、能力培养与作用增值 |
第六章 支持系统的建立 |
一、订单式课程专家的引入 |
二、建立培训基地 |
(一) 选择名校建基地 |
(二) 组织干部学习进基地 |
(三) 多样而深入的基地学习 |
(四) 将基地之学致用于实践 |
三、搭建信息化研修平台 |
(一) 建设校本研修三大信息平台 |
(二) 基于虚拟城域网的农村远程数字化教研工作室 |
四、资源技术支持策略的分析 |
(一) 构建专业的引领系统 |
(二) 构建名校榜样支持系统 |
(三) 构建广泛的经验交流系统 |
(四) 构建现代化技术资源系统 |
(五) 将校本研修与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以改革促研修 |
第七章 活动载体的带动 |
一、主题式团队研修活动 |
(一) 读书演讲活动 |
(二) 课例研究展示 |
二、研究成果发表会 |
三、精品案例巡礼 |
四、典型经验推广现场会 |
五、活动载体带动策略的分析 |
(一) 活动载体策略“发掘”、“激活”了校本研修的热情 |
(二) 活动载体策略是最好的实践培训 |
(三) 活动载体策略是集培训、教研、科研于一体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 |
第八章 制度机制的保障 |
一、区域层面的制度建设 |
(一) 《校本研修责任规约》和《校本研修指导举要》——刚柔相济的指导 |
(二) 《“零起点、互动式、自主性”校本研修评估体系》——高低相宜的督导 |
(三) 《A区校本研修激励机制》——事功相连的促导 |
二、学校层面的制度创生 |
(一) 学校制度体系的重构 |
(二) 特色校本研修制度构建 |
(三) 专项校本研修制度 |
三、制度机制保障策略的分析 |
(一) A区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呈现出极强的人文化“弹性”特质 |
(二) A区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呈现出充满活力的“生成性”特点 |
(三) A区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在“成事”的基础上更具“成人性”特征 |
第九章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成效 |
一、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实施的效果 |
(一) 促进了研修主体的专业发展 |
(二) 促进了研修组织的自主更新 |
(三) 促进了区域教育环境的优化 |
二、反思 |
(一) 定位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责任与有限权力 |
(二) 关照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倾向 |
(三) 兼顾变革理想与既有文化间的落差 |
(四) 处理好社会期待与教育能为之间的关系 |
(五) 开放校本研修未来的发展可能 |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一) 构建了“多维立体式互动”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策略体系 |
(二) 形成了A区“校本研修”梯次递进、螺旋上升的样态 |
(三) 提炼出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由“外推力”转化为“内生力”的运行模式 |
(四)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主体形成了一个不断更新的自组织结构 |
二、建议 |
(一) 基于区域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顶层设计 |
(二) 重视区域推进中的“整体设计”与“动态调适”、“微观突破”与“整体融合”的关系 |
(三) 尊重学校特色与教师专业自主性建立支持系统 |
(四) 建设学习型组织,培植“实践反思-合作探究-互通引领”的研修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田野日记(节选) |
附录四:A区推进“校本研修”项目五年行动计划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翻开北京现代化的时间表——“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巡礼(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6]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个案研究[D]. 何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8]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D]. 马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9]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D]. 周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