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琴
罗平县人民医院 云南罗平 655800
摘 要 目的 针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讨论,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7月耳鼻喉科100例病患,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病患50例,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则接受人性化模式护理,记录两组病患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病患康复用时(6.78±1.21)d,恢复率为60.2%,观察组病患康复用时(3.53±1.73)d,恢复率达到89.4%,两组对比数据结果差异性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是人性化护理的一大特征,接受人性化护理的病患恢复效果良好,满意度较为理想,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耳鼻喉;应用效果
照顾病患、关心他人和关照病患是人性化护理的主要内容,这种护理模式为病患疾病痛苦的减轻提供方法和途径,并以更好的服务病患为目标。病患是本护理模式的核心所在,体现了对病患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让病患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1]。社会不断进步的现在,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病患不再满足于身体上的疾病治愈,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和心态上的相对平和。通过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共同努力”,将自我的身心状态调整、恢复到最佳状态。本院耳鼻喉科术后采用的人性化护理,经过临床试验研究,获得了病患较高的评价和反馈,治疗效果好,先将具体情况和具体数据记录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7月耳鼻喉科100例病患,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病患50例,男性病患56例,女性病患44例;年龄在37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3)岁。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手术处理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鼻出血, 安慰患者, 消除恐惧紧张心理, 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前后鼻孔填塞者, 应注意预防感染, 口腔应盖以湿纱布, 避免口干不适, 并做好口腔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速、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应立即配合医师采取急救措施[2]。患者办理人院手续来到病区后, 在每个护理环节中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和住院制度, 介绍患者的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 把患者介绍给同病房的其他患者,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1.2.2 人性化护理
护理人员需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职责,在工作程序、技术操作上都力求达到规范化和高质量。加强职业道德,体现职业形象。对患者态度和蔼, 主动热情耐心,微笑服务, 语言亲切,有礼貌,仪表端庄,着装整洁[3]。在实施全部护理技术操作前优先考虑的是患者的感受,进行穿刺前禁止用手掌拍击血管处,以免患者感觉疼痛。操作前征求患者同意, 操作后要说“谢谢”, 暴露性操作或敏感性话题时均遮挡隔帘,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病房摆放花草、壁画, 家庭化环境, 厕所安装扶手、呼叫铃、挂钩,配备电话、电视等并免费提供轮椅、平车等代步工具中午降噪,夜间暗化病室,不在病房大声喧哗。在工作中注意心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变化, 及时与患者沟通[4]。平时注意观察并记录在心理波动状态时的生理反应, 根据反应轻重适当给予药物控制, 减轻心理刺激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所记录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记录得知,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病患,恢复过程用时较短,恢复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数据详见下表: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数据比较
3.讨论
观察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可以知道,人性化管理将会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普及目标,同时也体现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化趋向。对于医疗护理而言,人性化的工作表现和长期发展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整体行业态度,给予人性充分的尊重,从关心他人的细节上展现人道主义思想,并将人道主义发扬广大。由上述讨论分析中不难看出,人性化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病患的满意程度,同时还强化了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力度,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名誉,力争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服务。
随着现代意识的提高,入院治疗的病患不再满足于身体疾病的治愈,而且还需要在疾病治疗的同时感受到被人尊重,受到重视的体验,这就要求院方医护人员的服务要始终保持和谐、自然、亲切的态度,从而让病患得到人性化的体验。健康和保健的同时,还需要做到完全的个性独立,所以社会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人性化服务的提倡和普及。人性化服务实施有以下重点[5]:一要保证诚信,要想病患对医护人员有足够的信心并高度配合治疗,医护人员有必要做到言出必行,作出的承诺要在时限内做到,并在过程中做到最好;二是要绝对维护病患的知情权。当病患对自己的疾病或是治疗过程提出疑问时,医护人员有义务耐心解答,并不能有所隐瞒;三是要做到善解人意,患者的心理状况会对治疗的效果和恢复程度造成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对病患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打消病患的疑虑;四要对病患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保持尊重,为其隐私保密,改善病患和医护人员的紧张关系,提高医院形象。综上所述,通过严谨的分析对比可知,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静.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
[2]吴红英,陈新莲.耳鼻喉科手术患者“边缘时间”的风险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05)
[3]张革联,周志敏,陈玉翠,张丽丹.体态语言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17)
[4]赵娟珍,赵霞.人性化护理在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6)
[5] 毕华,张敏,李蕊.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6)
论文作者:周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病患论文; 患者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效果论文; 模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