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文化及人文素质思考论文_渠建芳

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文化及人文素质思考论文_渠建芳

山西省平遥县人民医院 山西 晋中 031100

摘要:目前医患关系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并呈恶化趋势,原因多种,但医患关系模式变化是其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医患关系模式变化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人文文化发展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探索医患关系恶劣的根源,笔者认为,古代社会文化体系在古代医患关系中的反映,从患方看,形成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尊医社会认识,同样地,从医方看,构筑了严谨大爱的医德。而目前医患关系的恶化,是当前社会文化体系的变化、脆弱、混乱的现状映射,要改变现状,从人文道德教育入手,提升全社会的人文道德修养,构筑完整的社会文化思想,传承以仁爱为主的国学思想,加强和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方向。但这一过程任重道远,而当前加强医学专科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努力提升医生自身的人格魅力,满足患者基本的人本需求,是近期改善医患关系的可行且必须方案之一。

关键词:医患关系,社会文化,人文素质

纵观近几年的医患矛盾激烈事件——伤医事件的发生,随着时间的前进,带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早期的伤医事件中如温岭伤医案中,医患关系构成了诊治疗程结束——疗效与患者的期望值差距过大——医患正常关系破裂——报复伤害医生这一整个链条,但近期的几起伤医辱医则出现了医疗过程未形成或对法律途径鉴定不认可即挥刀相向(如龙门伤医案),有同事戏言,以前是因为医生有错误砍医生,现在是只要不高兴就可以砍医生。著名的医院管理专家、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称:“中国目前是全世界医生遭杀害最多的国家。[1]医患关系恶化趋势可见一斑。首都医科大学于 2007 年做了一项医患关系的调查,对全国 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或较好的比例是 36.4%,一般的比例是 42.9%,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是 20.7%[2]由此,直接导致部分地区部分医学院校(特别是高校)招生录取分数下滑,意味着医疗行业对优秀人才的优选权的丧失,而且,这仅仅只是开始。那么,医患关系恶劣的根源是什么呢?医院设置警务室等措施能否阻止更多伤医辱医事件吗?答案显而易见。为剖析原因,寻求更好的道路,我们回溯研究中国古代现代医患关系的特点,提出文化教育对医患关系文化的影响,提出医学专科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以期探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寻求改善方法。

1.古代社会文化核心体系在古代医患关系中反映

医患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外在综合体现,从中国的文化历史看,我国古代医患关系的“和谐”首先除了医家自身道德的约束,孔子“仁”说的仁术思想[3]的灌输,儒、道、佛因果报应等宗教思想也制约着医生和患者的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一种复杂、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我国古代医患关系不能简单概括为某一模式,而是因医生社会地位及医术状况和患者社会地位及所患疾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程度等具体情况而定[4]我国古代医患之间形成了一种尊重、同情、体谅的特殊和谐关系,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同时,佛道思想文化对其薄弱区进行了加固,由于儒释道三教共同影响,除了儒家仁爱思想外,道家关注个体自由、佛教无伤及普同一等等伦理观念更是浸蕴到了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当中,形成了儒家为主,道、佛宗教文化予以补充的综合社会文化体系,作为文化体系表现之一的古代医患关系,也与此对应,具备明确的时代特色,形成了“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尊医社会认识,同样地,构筑了严谨大爱的医德,医患双方,都有自身角色的代表文化,由此,形成一种时代条件下局限的和谐医患关系。

2.目前医患关系表达的文化映射

古代及近代的医患伦理关系中包含的是儒家“仁义礼智信”为主,社会精神灵魂,而近代,小农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西方实验医学技术的传入以及生命伦理思想的传播,使得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医疗模式慢慢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而 始动摇直至被否定。国人随着儒家思想在体系在整体社会灵魂中的逐渐崩坏,国学传承的衰弱,医患关系从古代模式崩解是必然的。破后而立,但新型的医患关系的构筑过程中,社会道德思想的多元化,尤其是受西方人本主义等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社会对医疗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医患双方不对等的相关背景知识导致医患双方对诊疗的错位认识,从而使患方对医生在疾病诊疗中的认识提出了质疑。这似乎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现象和过程。但都为脆弱的医患关系注入了大量的不稳定因素;此时,新的医患关系处于重新生长的过程中,而同时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对医疗行业的忽视,以药养医不当的医疗系统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不均等社会矛盾的转嫁,是目前医患关系走向恶劣的条件催化剂。医疗成为人们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产生的不满情绪的突破口,反映的是整体社会思想灵魂的动荡,承载的是一定时期社会矛盾的转嫁恶果。

3.结语

医患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关系,而文化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中的映射,反映了一定条件下的经济结构,所以,从文化层面进行潜移默化、构建新型的医患关系模式需要相应经济基础的调整,首先表现在经过比目前期限还要长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等培养,对比同时期的其他行业,周期较长,付出较多。意味着培养一名优秀医生的社会成本、个人成本日趋上升,那么,社会的分配体制中,应逐渐向支出与收获平衡靠拢,医生的收入需大幅度上调,否则,市场经济的生存规则下,医疗文化的扎根及新型医患关系的构建,都是纸上谈兵。大量德优业精的医疗人才进入医疗行业,对缓解当前的医患矛盾是有益的,这一结论反之亦然。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结合60-70年代相对良好的医患关系经验、医疗从业人员分配不均的国情,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也是当前短期内医疗文化建设的方向之一。一种新时代条件下行业文化的形成,除全社会需要共同参与外,还需要时间。

目前的医患矛盾仍将持续一段时期,医疗文化的源泉来源于仁爱,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文化,也是以仁爱宽容这样的美德为主,道德来源于文化,整个社会日益重视对医疗文化的人文探索及社会范围内淳朴的道德教育、人文构建,对医患关系的改善及构建,将日益凸现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屿.未治愈的医患之伤[J].小康, 2012, (12): 74-75.

[2]吕兆丰,王晓燕,张建等.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全国十城市典型调查[J]. 中国医院, 2008, 12(12): 25-31.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题研究报告(二)——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 [3]白剑锋.中国式医患关系[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年.

[4]苏振兴.多维视角中医患关系构建的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 94-96.

[5]曲巍,张锦英.医学人文与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2015,36(4):1-3.

论文作者:渠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文化及人文素质思考论文_渠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