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闫利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会主动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师生情感等方面下功夫,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效率;提高策略;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认真备课
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教材内容,还要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特别要帮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学困生由于基础差,教师课堂上讲的知识,这部分学生未必能够接受,教师在备课时应设置一定的基础题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有必要,还可在设置一些课后辅导题,只有当班级中的多数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后,我们的教学才能说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效益才真正得到提高。同时,也不可忽视专题教学的设计。新教材,一个很突出的变化,就是课本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新教材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历史课程体系,而旧教材基本上是按通史体系编排的,并分解为一节一节的课,每节课都是独立的。新《标准》把世界历史内容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主题的呈现方式,更好地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了难繁偏旧的现象,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改变原来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应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习主题的教与学。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宫,视听并用,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说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若两者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约65%。科学研究也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而且省略板书,使教师能增大知识容量,有充足时间进行讲解、分析和培养学生能力。课件界面美观、色彩丰富、纲要信号齐备;版面保留完整,通过超级连接,前后切换方便,达到过去手工板书无法企及的地步。
因此,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它通过多种媒介的交替演示,可以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各种人体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很多研究表明任何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在45分钟内专注不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次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普通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的范围,否则教学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述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8分钟,教师一次讲述的时间不得持续6分钟;学生活动支配的时间累计不得低于27分钟,并且规定学生一次活动的时间不得持续9分钟。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四、转变教学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地位,由原来的主体地位变为指导者,尤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此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过去一人独自主导教学课堂的地位,改变高高在上的形象,要更加平易近人,多与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沟通交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是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在课堂上发言,多给学生打气加油,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自然会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好感,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
五、运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的力量在教学中往往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爱好、兴趣所在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生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大方的形象,最能感染和鼓舞学生。因此,要成为教学上成功的教师,必须真正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在课堂上是严师,在堂下是朋友、是兄弟姐妹,真正做到像对待弟弟妹妹那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的困难,以自己人格和情感的力量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和课堂教学,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总结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本着高效的目标进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探索,不懈追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历史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好每一节历史课,提高每一堂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23.
[2]黄兆恰.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7):69-70.
[3]张红伟.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研版),2015(14):114-114.
论文作者:闫利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效率论文; 知识论文; 时间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