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个人账户计息政策及影响
文/李珍
我国实行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在财务上,社会统筹实行现收现付,实现代际间的收入分配;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实现个人终生收入的平滑。设计个人账户积累制的初衷是,当代人的一部分缴费积累起来退休后可以自己花自己的钱,从而减轻下一代的压力,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模式,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实现多级管控,系统为不同级别的用户提供不同的管理功能、信息展现和查询统计报表模式。系统业务范围包括从投资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过程中的批复信息管理、文件管理、大事件管理、投资计划管理和实施进展信息管理等方面。系统主要应用群体是单位内各级、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相关人员和各级领导。
按照水利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的原则,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所有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采集监控、通信网络、数据存贮、计算、安全和机房等软硬件设施,都必须按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和应用,不做重复建设。按照这一要求,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各级节点建设在充分利用水利部、各流域机构及各省级机构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补充购置和开发为满足水资源监控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等。
个人账户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比较,哪一个投入产出比更高呢?当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工资增长率时,积累制度下,同样的缴费会得到更多的养老金,反之,现收现付制度下同样的缴费得到的养老金更多。所以,积累制度更有效的前提一是账户有钱,二是账户的收益率高于工资增长率。
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了积累制,但没有设计相应的基金投资运营制度,所以个人账户基金只能按政策计算银行存款利息。个人账户计息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作为分界线,2014年10 月1 日之前,职工个人账户基金按一年期银行利率计息,并轨后,为保证个人账户替代率不下降,个人账户计息率依据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每年6 月公布当年的计息率,计息的水平大大高于前期。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困境,一是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空账,无论计息率高与低,记入账户的利息都是制度的负债,是没有资产作背书的。二是按一年期利率计息的政策,账户持有人是受损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极低。职工按工资的8%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积累30—40 年,长钱短息,其本利相对于退休时的工资而言变得微不足道,因为自从制度建立以来,工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一年期银行利率。三是按工资和物价增长计息的政策,记入的利息较高,当下账户持有人的利益得到保证,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有了保证,但个人账户记入的利息越多则制度的负债越高,职工退休时下一代缴费负担也越重。
如果以1997 年发布26 号文算起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22 年,个人账户制度并没有按预期顺利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因为社会统筹基金收入不足以应付养老金发放,个人账户资金很大一部分被挪用于当期发放,形成了部分“空账”。21世纪初,东北三省开始进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改革,后来陆续又有10 多个省市要求试点。几年后,由于没有基金运营配套制度,已经做实的个人账户资金趴在账户上不能动,同时东北地区社会统筹基金又陷入支付困境,于是已经做实的个人账户基金再一次被用于当期支付,渐渐地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不再是热点话题。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政策被“名义账户”的思路取代,目前个人账户基本没有资金了。
现在的问题不仅是个人账户是“空账”,还要为空账记入一个很高的利息率,连本带利雪球式滚动,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等账户持有人退休后,这些数字是要靠下一代的缴费来兑现的。据人社部和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6 年、2017 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规模分别为5.3 万亿元和6.3 万亿元,记账利率分别为8.31%和7.12%,记账利息分别为4404 亿元和4486 亿元。2018 年的计息率为8.29%,记账规模应该不小于7.3 万亿元,当年的记账利息至少是6000 亿元。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下一代如何负担得起!原本希望减轻下一代负担的制度设计可能会成为压垮下一代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慎重思量。
李珍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促进会健康保障分会会长,《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咨询专家。主持过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二十余项,代表作为《社会保障理论》第一、二、三、四版。
标签:个人账户论文; 养老金替代率论文; 社会统筹基金论文; 个人账户积累制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 中国医学促进会健康保障分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