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办公;庭院;空间;标志性
一、环境及规划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南山区CBD西南部),西面临后海滨路约150米,对面是蔚蓝海岸高尚住宅区及北师大附中;西北面距地铁2号线登良站约200米;南面距东滨路约150米,其余各面均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地块位置条件优越,是展示企业形象、公司总部上选之地。整个片区规划是办公区,东起沙河西路、西至后海滨路;南起东滨路、北至滨海大道。整个规划的天际线是东低西高;南低北高。视线错落、不遮挡,每个组团又围合成庭院,有自身的景观。百丽大厦位于整个片区的西南边,有较好的城市沿街展示面,项目的位置示意如下图1所示。东西北三面规划为超高层建筑,南面价值最好,其次是东面、北面、西面。地块总占地面积2763.5平方米,拟建地上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高度120米。
图1
南北退让绿化广场,东西贴紧红线,满足规划要求。广场绿地空间衔接主要的交通节点——办公空间、商业空间的出入口。解决人流、车流的同时,也创造了近人尺度的亲切环境。地下车库出入口设在建筑东南角、西南角,与城市道路相连;办公人流从南侧广场出入,办公广场利用景观(水景)的处理将办公人流与车流分开。商业人流从北侧广场流入。企业自用办公人流与出租办公人流,竖向上以避难层为界分开;平面分为两组各自独立使用的电梯。
二、单体及平面布置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763.5平方米。地上27层,地下4层,建筑总高度为120米。
使用功能及层高——地下四层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库(层高4.8米);地下一、二、三层为停车库(层高4.2米).首层为商业及办公大堂(层高6.0米);二层为商业(层高5.0米);三层为办公及会议室(层高5.0米),其中大会议室二层通高9.2米,四至十六层为办公(层高4.2米);十七层为避难层(层高5.8米);十八层为办公(层高4.4米);十九层至二十七层为办公(层高4.2米);屋面顶部为设备机房及屋顶花园。
核心筒布置:常规的办公楼,核心筒放在平面的核中央,因本项目建筑进深、面宽很小(40M*40M),如果照常规办公楼设计就会使一层大堂空间局促,标准层平面被分成一个围绕的窄长空间。所以此项目从平面功能和甲方特殊的要求分析、把核心筒分离在东西两边,南北空间贯通,形成大开敞办公空间。南北办公空间获得较好的景观视线、通风顺畅,适宜办公活动。
三、竖向及中庭空间
竖向的空间功能分布应给多种功能业态和灵活划分提供了可能性。本栋建筑在高、中、低区不同层设计了五个中庭、边庭,让建筑几层共享一个中庭,办公人员在办公时可以亨受“庭院”的生活气息,“庭院”景观环境作为建筑本体的空间语言。不同功能“庭院”系统将高层办公的工作人员从喧嚣的城市气氛中解脱出来,体验“庭院”景观环境、享受最佳的视野。
四、建筑特点
作为百丽鞋业的总部办公楼,应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也要符合城市的精神,蓬勃向上的气质。
建筑造型需要有足够的标志性与可识别性、符合城市街道尺度、具有现代感,以满足后海中心片区的新时代,新中心的特殊要求。
从交叉性“铁轨”得到启发,从项目的景观视线、周边建筑空间分析,自然得出建筑生长空间——向南生长,需求海景、阳光、空气。群房、塔身、塔顶融合形成一个交叉体块,两体块形成一个简洁的“翻柜”。倾斜的建筑造型很好的体现出建筑的时代感与流畅感,建筑物不再是高层塔楼和低层裙房的传统关系,而是将裙房与塔楼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整体的体型关系,更好的体现高层建筑的整体感,为后海中心片区增加活力,如下图2所示;同时具有一定前瞻性,形式和技术的先进性能够作为城市未来建设的标杆。
材料选型,采用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幕墙,满足节能需求。竖向金属杆件凸出玻璃表面,满足遮阳的需求。
图2
五、建筑难题
交叉的两个体量,在室内部分对使用空间有一定的影响,交叉重叠部分增加了造价,此部分优化,又需不影响外观造型;如何来实现——通过对现代材料和技术的研究,体块交叉时采用不同彩釉玻璃、采用不同幕墙构件和夜晚灯光设计来实现。
入口大堂、作为整个大厦的形象客厅——宽敞、明亮、简洁、开放。幕墙设计时,因受力的问题,把竖挺改为了洐架、对大堂空间影响很大,通过优化处理,改为全玻璃幕墙加玻璃肋,造价虽增加,但提升了整个大厦的品质和形象。
六、结语
2015年百丽大厦几经周折终于竣工了,从方案到建成历时近5年时间。自始至终坚持方案的的设想,为此我们所有的辛勤付出都是值的,在这过程中我们既有坚持也有妥协、适度的保持着弾性,以求同存异的积极心态,始终推进着工作的开展。
现在回头想想整个项目承显的结果,与设计师对细节、空间的把握力量有直接的关系。关键空间、立面稍有不到位,承显的结果就不如人意。作为设计师要主动掌握这些,不抱怨不放弃坚持到底,总会有一个答案和惊奇在等待我们。
论文作者:屈石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层高论文; 庭院论文; 人流论文; 景观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