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生活实践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拓展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情境 小学教学 作用
情境创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教学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情景教学可以将数学的抽象元素与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基本特征”,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悟空化缘带回来一块大饼,唐僧建议将大饼平均分成四块,一人一块,可猪八戒不高兴了,说:“老猪我这么能吃,就多分我一块吧,猴哥吃的少,把他的给我。”悟空说:“那就把饼分为八块,这样就多给八戒一块了。”唐僧、沙师弟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问到:“在这个视频中,大家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悟空的办法为什么会引起唐僧和沙师弟的笑声呢?”这节课,教师抓住了学生喜爱动画片的性格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设置生活情境,充分地将学生的兴趣和课堂上的知识联系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质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丰富学生的感知
实践操作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操作情境,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掌握思维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于表象,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且精力容易分散,精神不集中,当他们一味地重复某种算法时,很容易感到疲倦、无聊,并丧失信心。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材示例一般采用列表推算的方式,学生往往觉得麻烦而丧失信心。如题目:鸡兔同笼,有头13,脚30,鸡兔各几只?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情景:“笼中鸡兔共13只,如鸡兔的头身用小圆圈表示,你能用30条小斜线当着脚给这些鸡兔添上吗?”在学生基本完成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完成的,从而结合生活表象可概括出此类题的另一种解法“假设置换法”。即都当着鸡去添2只脚,只添了2×13=26只脚,还剩下30-26=4只脚。说明笼中有兔,便用兔去置换鸡。用一只兔去换一只鸡,头数不变,而脚要增加2只,剩下的4只脚刚好可置换4÷2=2只兔子,所以兔子2只,鸡有11只。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锻炼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教学是一种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融入教学,学生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实践能力。
六、提高数学思维拓展能力
生活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师在完成“加法运算”的生活情境教学之后,对生活情境的设置进行了升华:小明在商店购物,收款机显示的应付总额是39元,小明拿出30元,又把所有零钱翻了出来,收银员看到后,说:“小朋友,你为什么不给我一张10元,我找你一元嘛。”小明这才恍然大悟。这个生活情境的设置,使得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付整找零的好处,也让抽象化的数学思想变得具体化、可视化,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军辉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6,(36),41-42。
[2]李继芬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6,(24),212-213。
论文作者:郑柳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唐僧论文; 思维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