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山东 桓台 256400)
【摘要】 目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PVP(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TUVP(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两组,接受PVP治疗的33例为P组,接受TUVP治疗的32例为T组,对照两组疗效。结果:T组手术用时较P组短,P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较T组少,两组术后IPSS均明显较术前低,Qmax明显较术前高,P<0.05,组间比对则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PVP能够实现与TUVP相当的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中图分类号】R6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189-02
对于良性前列腺的治疗,以往临床上通常会以TUVP实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术后出血、尿失禁、性功能丧失等并发症经常出现[1]。近年来,PVP在此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此种方法出血较少、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但手术所需时间较长,且术后常有较大体积的腺体体积残留[2]。为进一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以上两种手术效果进行对照,本次研究将65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施予以上两种手术,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呈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因出现良性前列腺增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5例,36岁~72岁,中位数(54.3±7.6)岁,前列腺体积平均值是(45.3±12.5)ml,13例合并膀胱结石,12例有急性的尿潴留存在。所选患者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被明确确诊为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已将存在手术禁忌症、PSA升高、或有癌前病变等患者排除在外。为便于进行对照,随机将65例患者分成33例的P组,32例的T组,两组一般性资料客观对照差异不突出,P>0.05,可展开下文对照研究。
1.2 方法
33例的P接受PVP手术治疗:仪器主要为接触式绿光治疗系统(由中国惠尔通提供),130W的激光额定输出汽化功率,前列腺激光汽化镜,25°,外鞘是24F,以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实施麻醉后,于电视荧光屏摄像监视系统下进行治疗,标志为精阜,先从中叶对前列腺实施汽化,直到精阜,再深入到前列腺的外科包膜,随后再对双侧叶进行汽化,对组织到前列腺包膜进行汽化时,手法为前后移动、左右旋转。结束汽化后,对活动性出血情况进行检查,依据实情,对相应的导尿管进行留置。
32例的T组接受TUVP手术治疗:所用电切镜由美国WOLF公司提供,25°,外鞘是F24,将电切功率设置为150W,电凝功率设置为80W。施予麻醉后,在截石位下实施操作,将电切镜置入,对膀胱、后尿道情况进行观察,对精阜标志进行确定,对精阜至膀胱间的距离进行测定。作“标志沟”于6点位,于5至7点位对电切面进行扩大,随后逐步对两侧的边叶组织进行切除,外部到达包膜,远端到达精阜。术后,均以电凝实施止血,确认没有出血点后,退镜,对导尿管进行留置。
1.3 观察内容
(1)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进行记录与比较;(2)对两组治疗前后IPSS(前列腺症状评分)、Qmax(最大尿流量)进行测定与比对。
1.4 数据处理
本次以SPSS21.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相关手术指标、IPSS、Qmax均由“(x-±s)”展开研究,数据客观比对后,取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水平。
2.结果
2.1 比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
T组手术用时较P组短,P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较T组少,P<0.05,数据见表。
2.2 比对两组术前术后IPSS、Qmax
术前,P组IPSS是(22.9±5.2)分,Qmax是(6.5±2.4)分,T组IPSS是(23.1±4.9)分,Qmax是(6.4±2.3)分;术后,P组IPSS是(9.3±1.5)分,Qmax是(18.7±2.2)分,T组IPSS是(8.9±1.2)分,Qmax是(17.6±2.1)分。两组术后IPSS均明显较术前低,Qmax明显较术前高,P<0.05,组间比对则差异不突出,P>0.05。
3.讨论
前列腺增生属于泌尿科常见疾病的一种,有良性与恶性之分,此病的治疗通常需施予手术,常用的手术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3]。后一种手术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成为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但并发症较多[4]。后一种是近些年才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小,但术后常有尿路刺激症出现。
本次研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以上两种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P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较T组少,P<0.05,两组术后IPSS、Qmax比对则差异不突出,P>0.05。综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治疗时,临床上需依据实情对以上两种手术进行合理选择,以促进疗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忠,叶章群,吴嘉,等.1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2):135-138.
[2]徐建,胡云飞,王潇,等.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6):85-88.
[3]由甲申,贾晓辉.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5):56-57.
[4]秦培宽,耿进成.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现状进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297-297.
论文作者:刘晓辉,毕玉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手术论文; 前列腺增生论文; 前列腺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导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