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分散型锚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龚晓南,俞建霖[1](2021)在《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可回收锚杆技术避免了锚杆主筋不回收带来的地下障碍物和侵权问题,近年来在基坑工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回顾和总结可回收锚杆技术的应用背景以及国内外可回收锚杆技术、相关标准的发展过程,对可回收锚杆类型进行归纳分类,详细阐述当前常用的可回收锚杆构造及其回收机理,提出在可回收锚杆技术应用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可回收锚杆技术应用的现状,对其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建议。
付文光,邹俊峰,黄凯[2](2021)在《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可回收锚杆按锚固与拆筋机理可分为过载强拉类、端头锚固类、自钻自锁类、锚筋回转类、自拆锚具类及半拆筋类计6大类及若干小类,其中机械锁类、热熔型及U型锚在国内基坑工程中应用最多,带回收自测功能的自解锁锚具产品及锚杆产品工厂化将成为技术发展主流。工程特点及使用要求决定了基坑可回收锚杆宜为承载力中等的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锚杆回收失败有技术及管理原因,业界有一些补救方法。政府可采取对出用地红线锚杆征收租地费方法作为可回收锚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监管手段。制订产品标准是可回收锚杆技术推广应用及行业发展的急迫需求。产品质量标准中宜按锚筋抗拆力、回收可靠性及适用锚杆长度等指标把产品划分成为不同类别,产品应用标准中宜以回收率85%、95%及98%分别作为三级、二级及一级回收指标。
张卓然[3](2020)在《考虑上部荷载影响区的抗浮锚杆合理布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也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城市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增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基础埋深也越来越大;地下商城、地下车库等单建式地下结构也在不断增多。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结构面临着抗浮问题。如果对地下水浮力作用处理不当,则有可能造成地下结构构件损坏,甚至出现结构整体破坏的工程事故。在实际的抗浮设计中,应该考虑上部荷载、地下水浮力及基础刚度等因素对锚杆受力及筏板变形均匀性的影响。目前在地下结构的抗浮锚杆设计中,锚杆通常均匀布置布置于板底。由于地下水浮力及上部荷载对地下结构筏板的作用方式不同,将抗浮锚杆满堂均布于筏板的方式会使各锚杆受力不均匀,因此更合理的设计方法是将筏板划分为两部分,其中柱底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布置锚杆的区域为上部荷载影响区。本文针对上部荷载影响区的划分方式以及区域内抗浮锚杆的合理布置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对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原则及流程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对结构抗浮相关文献及规范中关于地下水浮力的荷载分类、抗浮稳定验算、计算存在的区别进行了扼要地综述,利用算例试算对不同规范及标准中有关抗浮锚杆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2)提出了分别以土反力和以底板弯矩为依据的两种上部荷载影响区划分方式。以筏板基础的单建式二层地下结构为模拟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对筏板厚度、柱轴力、地下水头等因素影响板底土反力以及板中弯矩进行计算,由此分析了两种方式划分的柱下板底上部荷载影响区的主要特征。(3)利用有限元模型,在柱跨板块下采取满堂均布、上部荷载影响区以外非均布共四种方式布置锚杆的条件下,对锚杆受力变异系数、筏板变形、筏板弯矩进行了计算比较,表明在上部荷载影响区外非均布锚杆的工作性能更好。利用不同板厚进行计算分析,对两种上部荷载影响区划分方式进行了对比,表明由底板弯矩划分的上部荷载影响区外布置锚杆更为合理。本文分析方法和对锚杆布置方式的分析结论,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高金宝[4](2020)在《扩体锚杆在沿淮地区抗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一些建筑规划的范围也越来越有限,人口居住达到饱和,通过把目光投入地下空间,可以减缓城市居住带来的压力,地下工程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包括一些带有地下室的地下车库、地下住宅、商业中心等被重复使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在给人类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意的问题就是,由于地下水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就要考虑采取抗浮措施,防止建筑物破坏,降低安全隐患。使得地下室抗浮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建设地下工程的热点话题。通过扩体锚杆进行理论分析、受力机理和破坏机理的研究,能够显着的提高扩体锚杆的抗拔承载力和抗腐蚀性,相对于普通锚杆,也大量节省经济成本。同时对提高扩体锚杆的抗浮施工技术和设计水平带来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扩体锚杆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承载特性并结合项目背景资料,对其展开研究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抗浮扩体锚杆进行参数优化,为今后的地下室抗浮结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其主要内容包括:(1)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抗浮扩体锚杆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得出一些规律,并研究锚杆的发展历程,总结锚杆发展现状,通过对扩体锚杆研究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内容研究和技术路线加以验证。(2)本文结合具体项目,研究扩体锚杆的作用机理和破坏形式,通过理论计算研究扩体锚杆所需要的抗拔力设计值,通过有限元分析极限破坏的最大拉力与其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总结,同时根据极限承载力的破坏规律,分析扩体锚杆破坏的类型,为项目抗浮方案提供依据。(3)通过蚌埠百乐门国际文化经贸广场抗浮错杆项目,介绍了抗浮扩体锚杆的高压喷射扩孔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要求、施工参数控制标准关键技术内容。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比选最优抗浮方案,分析发现相比与普通锚杆方案,抗浮扩体锚杆在造价、工期、数量、检测费用等方面大量节约了成本,从防腐蚀性方面,扩体抗浮锚杆也比普通锚杆效果好,非常适合永久性工程。(4)通过有限元ABAQUS软件方法,对扩体锚杆建立模型,通过利用拉力模拟水浮力作用下对单个扩体锚杆的极限破坏,获取不同参数对扩体锚杆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在地下室是否需要采取抗浮措施以及根据地下水的情况是否采取防腐措施,为抗浮扩体锚杆的应用打下基础。图:[]表:[]参:[]
吴迪[5](2020)在《变截面抗浮锚杆受力变形特性理论与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锚杆抗浮的诸多优势使其逐渐成为建筑抗浮措施中的一个发展方向。变截面锚杆是为了增加锚杆的抗浮能力而开发的一种新型锚杆,并被各类抗浮工程广泛应用。由于变截面锚杆的特殊构造形式,使其力学模型较等截面锚杆更为复杂,为了进一步了解变截面抗浮锚杆的受力变形特性,本文所做的工作内容如下:1.在对变截面锚杆承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推导出适用于竖向布置的变截面锚杆端阻力DT的数学计算表达式。并将其作为变截面锚杆的边界条件运用于理论推导中;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对变截面处土体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数值模型中土体单元的剪应力随锚头处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且距离锚杆最近的土体率先发生破坏。2.在剪切位移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推导出均质土体中竖向布置的等截面抗浮锚杆的轴力、位移模型。在等截面锚杆位移和轴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变截面锚杆分为两段等截面锚杆,在利用其轴力边界条件和变截面处的位移连续性条件,从而推得变截面锚杆的轴力及位移方程;并建立均质土体中单锚受荷的数值模型对变截面锚杆的轴力及位移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发现所得理论模型能够反应出变截面锚杆的受力变形规律,可以为抗浮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3.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分别探究了锚杆的布置间距以及锚头形状等因素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发现随着锚杆布置间距的减小,锚杆间土体的剪应力及竖向位移值逐渐增大且变化不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锚杆布置间距的建议取值;并发现,当变截面形状更复杂时,土体对锚杆的握裹性能更好,锚杆的承载力越大。4.从具体的抗浮工程实例出发建立数值模型,首先通过对比五种锚杆布置方案下底板的竖向位移值的大小来选取合理的锚杆布置方案,并利用本文所推得变截面锚杆的轴力及位移模型对最优布置方案中的单根锚杆进行计算,来探究所得理论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发现本文理论计算值更为保守,且能反映出变截面锚杆的受力变形特性,可以为工程实际提供一定参考。
张健[6](2020)在《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典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护》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以下简称KKH二期工程)的推进,公路路堑岩质边坡对公路建设、维护产生的安全隐患,日趋成为一个具有挑战的关键技术难题。KKH二期工程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质环境复杂,区域稳定性较差。在其路堑岩质边坡进行挖方施工,将对路堑高陡岩质边坡尤其是变质岩边坡的稳定性带来较大影响。本文以KKH二期工程为背景,从构造、地层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工程所在地质环境条件,对岩质边坡可能破坏模式进行理论分析,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岩质边坡开挖之后的稳定性,探讨了相关支护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研究了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构造、地层等分布,划分了构造断裂带的作用范围,明确了地层出露的具体位置,评价了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2)调查了工程沿线的岩质边坡,探讨了典型危险性岩质边坡的分布与特点,并基于调查结果分析了典型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3)以典型岩质边坡—K152左侧片麻岩边坡为案例,从定性评价、极限平衡计算及数值模拟三个角度探讨了典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得出了K152左侧片麻岩边坡需要支护的结论。(4)针对公路路堑岩质边坡滑动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提出了后期进行应急支护及抢险救灾的支护方式,包括自钻式锚杆、钢花管注浆,并依据K152左侧片麻岩边坡的支护模拟,得出支护方式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邓友生,蔡梦真,王一雄,苏家琳,孙雅妮[7](2019)在《可回收锚件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1954年起开始将锚杆支护用于煤矿围岩支护工程中,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初期由于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井巷围岩变形量大、监测手段不完善等,锚杆支护在我国发展缓慢。我国煤矿资源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煤矿开采投资的加大,我国支护技术从单一的锚杆发展到锚索,并开始将其应用于基坑支护等其他工程中。同时,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利用的加深,锚件支护的弊端也暴露出来。锚件永久丢弃在地下,对环境产生污染从而加大了地下空间后续利用的难度。与传统锚件相比,可回收锚件具有以下优点:(1)锚件可重复利用,总体成本降低;(2)锚件不会停留地下,利于保护环境。然而,随着可回收锚件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加深,各类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可回收锚件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新结构、新形式与围岩协调变形机理、多种环境作用下的耦合变形以及大变形围岩可回收锚件的适用性问题。可回收锚件的种类众多,锚固机理复杂多样,没有较为统一的锚固原理;部分可回收锚件的施工工艺复杂,回收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及工期,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一次成本投入过高,回收后没有具体的应用途径,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因此,近些年来除了可回收锚件种类不断增多外,对锚固机理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增加可回收锚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监测可回收锚件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形,增进产学研结合,形成示范效应,部分工程中锚件体的回收率可达100%。本文首先阐述了压力分散锚件锚固机理较主流的研究方法;其次从回收机理等方面分析了拉拔式可回收锚件、热熔式可回收锚索和机械式可回收锚索,并介绍其在国内的具体工程应用;最后指出可回收锚件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锦芳[8](2019)在《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目前传统锚杆存在剪应力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侧摩阻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等不足,通过研究发明了一种同时具有两种不同受力状态锚固段单元的新型锚杆,本文称之为拉压复合型锚杆。通过对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性能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研究及简化理论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锚固性能,推导得出了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与传统拉力型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之比。(1)通过对传统锚杆及拉压复合型锚杆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锚固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可知:与传统类型的锚杆相比,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不仅在极限抗拔承载力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在达到极限破坏时的抗变形能力也明显更强;拉压复合型锚杆峰后残余抗拔承载力显着提高;拉压复合型锚杆受拉锚固段上剪应力近似呈线性减小的分布规律,且在受拉锚固段端头处最大;其中TC360-21在将要达到极限抗拔承载力时,其两种不同受力状态的锚固段单元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而使得TC360-21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2)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现场原位试验研究,进一步分析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的承载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可知:与传统拉力型锚杆相比而言,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的平均破坏荷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其在达到极限破坏时的抗变形能力也明显更强;当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达到极限抗拔承载力时,拉压长度比为1:1的新型锚杆的破坏形式是两种不同受力状态的锚固段单元一起发生破坏,另外两种类型的拉压复合型锚杆的破坏形式是先后发生破坏。(3)根据锚杆的灌浆体和周围岩土体交界处的剪应力分布规律呈三角形趋势的假设理论,并通过考虑承压锚固段和受拉锚固段在承压板处的变形协调及界面剪应力相等,对承载比的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承载比随锚固段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承载比整体随承压锚固段长度系数呈碟碗形对称分布,且随承压锚固段长度系数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
王乔坎[9](2019)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城市扩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桩锚支护体系凭借其高效、经济等特点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东南沿海软土地区,为提高桩锚支护体系中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了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然而,由于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与传统锚杆的作用机理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并且应用时间较短,目前有关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分析相对匮乏。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多个实际工程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得到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利用PIV技术获取了扩大头锚固段周围土体的变形发展机理及位移场分布特征,并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进一步修正了理论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前述研究结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根据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受力特性,假定锚杆锚固段周围土体剪切破坏,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建立了考虑围岩强度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适用于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中考虑了锚杆锚固段尺寸、埋深、上覆土体重度、锚固段周围岩土体的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参数对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压力型扩大头锚杆在内摩擦角较小的粘性土中应用时需考虑锚固段远端主动土压力对锚杆承载力的削弱作用。(2)利用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以及PIV技术研究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扩大头锚杆力学特性以及周围土体发展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型扩大头锚杆受力过程中可分为侧摩阻力阶段、过渡阶段和端部阻力阶段,在每个阶段转变之间荷载位移曲线会出现“拐点”。同时,通过图像分析可知,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扩大头锚固段近端土体临界位移场影响范围呈“灯泡型”,其中扩大头锚固段近端土体的径向影响范围约为3D,轴向影响范围约为4.5D。当扩大头锚固段长径比超过3:1后,随着继续增大长径比对扩大头锚固段近端的位移场范围基本无影响,因此当扩大头锚固段长径比大于3:1后即可充分发挥扩大头锚固段的近端土体压力。(3)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以及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理论方法计算值、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实际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同时,现场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杆体的长度过长会导致在受力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弹性变形,不利于锚杆位移的控制。
李洋[10](2019)在《压力分散型锚索承载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程实际中,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大量的非均质地层,如常见的泥砂岩互层、断层等。尤其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对于岩石高边坡的加固中常常遇到岩层分布较为复杂的情况,这使得锚索往往需要穿过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的岩层。岩层的力学性质(强度、变形特性等)和岩体的地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地层的层间节理等都会对锚索钻孔、成孔后孔壁的形态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锚固体与岩土层的相互作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依托贵州某高速公路路基边坡支护工程,以现场勘察与资料收集为基础,物理模型试验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数值模拟为辅助手段,对压力分散型锚索在软硬岩互层岩体中的应力(变)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当前关于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的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比。(2)试验模型为含有两个锚固单元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在两种工况下,分别是承载板位于硬岩岩层和承载板位于软岩岩层。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结合模型尺寸确定了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似比为1:10。以水泥、水砂、石膏为主要原料,分别配置了相应的软岩和硬岩。根据工程原型,采用“先补偿张拉”然后“整体分级张拉”分析在不同张拉荷载作用下,注浆体内部的轴力分布情况以及注浆体与围岩之间相互作用剪应力的分布情况。同时对比承载板位于不同岩层时,轴向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规律的区别。(3)最后,运用ABAQUS对两承载体锚索进行模拟,分析了在两种工况下,注浆体的轴向应力分布规律和注浆体与围岩之间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对岩土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工作得到了以下结论:(1)极限承载能力两种工况条件下锚索体系的承载能力不同,承载板在硬岩区段的极限承载力比在软岩的极限承载力大,约为2KN。两种工况下锚索的破坏模式相同,均为注浆体与围岩之间产生滑移。(2)轴向应力分布两种工况下,注浆体的轴向应力峰值出现在承载板附近,随着距离承载板越远,轴向应力越小。由于土层力学性质存在差异。轴向应力分布曲线在不同岩层的衰减速率不同,硬岩区段的衰减速率约为软岩区段的5.8-6.8倍。尤其在岩层分界面上衰减速率有一定转折,且随着张拉荷载的增大转折现象越明显。(3)剪应力分布两种工况下,剪应力随着张拉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承载板在硬岩中时,最大剪应力约为175KPa;承载板在软岩中时,最大剪应力约为117KPa;且最大剪应力均出现在硬岩岩层区段。由于软硬岩力学性质的差异,剪应力在岩层分界面上发生突变,剪应力沿硬岩向软岩方向传递时,剪应力表现为衰减;剪应力沿软岩向硬岩方向传递时,剪应力表现为增大。张拉荷载越大,突变值也越大。根据承载板在软岩中剪应力分布特点,建议增加位于软岩岩层单元锚固段的长度,使每个锚索单元在承受相同荷载条件下,能够调动相同比例的极限粘结强度,使锚索能够同时出现破坏。
二、压力分散型锚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力分散型锚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可回收锚杆的分类 |
2 常用的可回收锚杆类型 |
2.1 机械锁型可回收锚杆 |
2.1.1 辅索拉拔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及机理 |
2.1.2 顶进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及机理 |
2.1.3 旋转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及机理 |
2.1.4 顶进旋转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与机理 |
2.2 热熔型可回收锚杆 |
2.3 锚筋回转型可回收锚杆 |
2.3.1 U形锚筋回转可回收锚杆构造与机理 |
2.3.2 合页型锚筋回转可回收锚杆构造与机理 |
3 可回收锚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3.1 可回收锚杆锚固体的强度问题 |
3.2 旋喷扩体形可回收锚杆的杆体对中问题 |
(1) 在锚固段采用囊袋注浆 |
(2) 在杆体末端设置对中钢管 |
3.3 可回收锚杆的预应力损失问题 |
3.4 可回收锚杆回收失败的补救措施 |
4 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展望 |
(1) 发展完全回收的可回收锚杆 |
(2) 进一步发展便捷高效的锚杆回收技术 |
(3) 进一步研发高承载力的可回收锚杆技术 |
(4) 加强可回收锚杆工作机理和设计理论研究 |
(2)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可回收锚杆分类及各类型工作机理 |
1.1 过载强拉类 |
1.2 端头锚固类 |
1.3 自钻自锁类 |
1.4 锚筋回转类 |
1.5 自解锁类 |
1.5.1 钢筋螺栓型 |
1.5.2 自切型 |
1.5.3 熔解类 |
1.5.4 机械锁类 |
1.6 半拆筋类 |
2 基坑可回收锚工程特点及力学特征 |
3 锚杆回收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
4 国内可回收锚发展不利及有利因素 |
4.1 不利因素 |
4.2 有利因素 |
5 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方向 |
6 结语 |
(3)考虑上部荷载影响区的抗浮锚杆合理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下结构抗浮失效引发的工程事故及分类 |
1.3 目前常用的抗浮措施及分类 |
1.4 国内外锚杆抗浮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 |
1.4.1 锚杆抗浮技术应用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结构采用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法 |
2.1 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原则及流程 |
2.2 地下结构受地下水浮力作用的计算 |
2.2.1 结构抗浮设防水位选取 |
2.2.2 浮力计算 |
2.3 地下结构的抗浮稳定性验算 |
2.3.1 整体抗浮稳定性验算 |
2.3.2 局部抗浮验算 |
2.4 抗浮措施的选用 |
2.5 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法 |
2.5.1 抗浮锚杆的构造 |
2.5.2 影响抗浮锚杆锚固力的因素 |
2.5.3 抗浮锚杆的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
2.5.4 抗浮锚杆杆体的横截面面积 |
2.5.5 抗浮锚杆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
2.5.6 不同规范中的锚杆计算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结构板底上部荷载影响区研究 |
3.1 上部荷载影响区概念 |
3.2 单建式地下结构筏基计算概述 |
3.2.1 单建式地下结构筏基的计算方法 |
3.2.2 有限元分析概述 |
3.3 算例概况 |
3.3.1 地下结构布置参数 |
3.3.2 筏板基础模型 |
3.4 以土反力划分的上部荷载影响区 |
3.4.1 柱下板底土反力 |
3.4.2 板底的土反力上部荷载影响区 |
3.4.3 板底抗浮水头的影响 |
3.5 以弯矩划分的上部荷载影响区 |
3.5.1 柱底弯矩值 |
3.5.2 弯矩上部荷载影响区 |
3.5.3 抗浮水头的影响 |
3.6 两种上部荷载影响区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锚杆优化布置对比分析 |
4.1 抗浮锚杆计算 |
4.2 四种锚杆布置方式说明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筏板竖向位移 |
4.3.2 抗浮锚杆拉力 |
4.3.3 基础筏板弯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扩体锚杆在沿淮地区抗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扩体锚杆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锚杆发展研究现状 |
1.2.2 扩体锚杆性能研究现状 |
1.3 扩体锚杆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抗浮扩体锚杆的作用机理 |
2.1 新型扩体锚杆应运而生的背景 |
2.2 扩体锚杆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分析 |
2.3 扩体锚杆的施工工艺 |
2.3.1 高压喷射扩体锚杆施工工艺 |
2.3.2 承压型囊式扩体锚杆施工工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抗浮扩体锚杆设计方法的研究 |
3.1 设计依据 |
3.2 力学模型 |
3.3 扩体锚杆的结构设计要点 |
3.3.1 防腐设计要求 |
3.3.2 确定锚杆的设计抗拔力 |
3.3.3 选择锚杆的工作状态 |
3.3.4 扩体直径与长度 |
3.3.5 扩体的埋深 |
3.3.6 扩体锚杆的适用范围 |
3.3.7 抗浮稳定性 |
3.4 锚杆设计方法 |
3.4.1 有效水浮力的计算 |
3.4.2 抗浮锚杆参数的计算 |
3.4.3 锚杆的平面布置形式 |
3.4.4 防腐构造的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扩体锚杆在抗浮工程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地质概况 |
4.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4.2.2 场地水文地质概况 |
4.3 本项目的地层特性和工程方案难点分析 |
4.3.1 地下水的腐蚀性 |
4.3.2 目标锚固地层的选择 |
4.3.3 抗浮方案优化选择。 |
4.4 工程抗浮设计方案 |
4.5 扩体锚杆的设计计算 |
4.5.1 锚固段安全系数验算 |
4.5.2 扩体锚杆杆体与注浆体粘结强度验算 |
4.5.3 锚杆杆体强度验算 |
4.5.4 单锚抗拔力特征值T校核计算 |
4.6 施工及检测 |
4.6.1 施工方案 |
4.6.2 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
4.6.3 施工质量控制 |
4.6.4 质量验收标准 |
4.7 优化方案对比分析 |
4.7.1 抗浮锚杆方案工程量统计 |
4.7.2 设备效率(工期)比较分析 |
4.7.3 优化方案经济性分析 |
4.8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扩体锚杆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5.2.1 ABAQUS基本模块与功能介绍 |
5.2.2 ABAQUS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
5.2.3 有限元软件的对比 |
5.3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的问题 |
5.3.1 初始地应力的平衡场的建立 |
5.3.2 土的本构模型选择及材料的定义 |
5.4 ABAQUS建模 |
5.4.1 几何建模 |
5.4.2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
5.4.3 加载并求解 |
5.5 模拟结果分析 |
5.5.1 分析不同拉力情况下模拟分析 |
5.5.2 对比等直径锚杆的模拟分析 |
5.6 有限元模型的参数分析 |
5.6.1 对比扩体锚杆不同长度组合的影响 |
5.6.2 对比扩体锚杆扩体段直径的影响 |
5.6.3 对比扩体锚杆普通段长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变截面抗浮锚杆受力变形特性理论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抗浮措施 |
1.3 抗浮锚杆简介 |
1.3.1 锚杆的发展史 |
1.3.2 锚杆的定义 |
1.3.3 锚杆的分类 |
1.4 抗浮锚杆的研究现状 |
1.4.1 理论研究 |
1.4.2 试验研究 |
1.4.3 数值分析研究 |
1.5 本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锚杆变截面处端阻力计算及土体应力分析 |
2.1 引言 |
2.2 等截面与变截面抗浮锚杆的力学分析 |
2.2.1 等截面锚杆作用机理 |
2.2.2 变截面锚杆作用机理 |
2.3 抗浮锚杆的破坏形式 |
2.3.1 等截面锚杆破坏形式 |
2.3.2 圆形变截面锚杆破坏形式 |
2.3.3 变截面抗浮锚杆的力学分析 |
2.3.4 极限状态下变截面锚杆端阻力σ_D分析 |
2.4 变截面处土体应力分析 |
2.4.1 数值模型建立 |
2.4.2 土体Z轴向应力分析 |
2.4.3 土体X轴向应力分析 |
2.4.4 土体单元剪应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抗浮锚杆受力变形分析 |
3.1 引言 |
3.2 抗浮锚杆的位移与轴力分析 |
3.2.1 剪切位移法简介 |
3.2.2 锚杆周围土体位移场 |
3.2.3 均质土体中等截面锚杆的位移和轴力 |
3.3 均质土体中圆形变截面锚杆的位移和轴力 |
3.4 变截面锚杆轴力位移验证分析 |
3.4.1 变截面锚杆数值分析 |
3.4.2 锚杆轴力及位移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浮锚杆与土体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锚杆布置间距对土体的影响分析 |
4.2.1 单根锚杆的数值模型分析 |
4.2.2 布置间距对土体的影响分析 |
4.3 不同形状变截面与土体作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工程的锚杆剪切位移模型适用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背景介绍 |
5.2.1 工程结构概况 |
5.2.2 工程场地地层岩性 |
5.2.3 车库整体抗浮稳定设计 |
5.3 抗浮锚杆布置方案的比较研究 |
5.3.1 方案设计 |
5.3.2 建立数值模型 |
5.3.3 底板竖向位移结果分析 |
5.4 剪切位移模型的工程应用 |
5.4.1 单根锚杆竖向位移分析 |
5.4.2 单根锚杆轴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典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岩质边坡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项目的地质环境条件 |
2.2 构造运动研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质构造对该工程的影响 |
2.2.4 地震条件 |
2.3 地层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3.1 沿线岩质边坡调查分析 |
3.1.1 岩质边坡分类 |
3.1.2 岩质边坡分布 |
3.1.3 岩质边坡特征 |
3.2 边坡危险性分析 |
3.2.1 从地质条件评价边坡危险性 |
3.2.2 边坡危险性判别 |
3.3 岩质边坡破坏模式 |
3.3.1 破坏模式划分 |
3.3.2 典型边破坏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岩质边坡宏观稳定性定性评价 |
4.1.1 岩体质量评价体系 |
4.1.2 CSMR定性评价 |
4.2 岩质边坡极限平衡分析 |
4.2.1 理论基础 |
4.2.2 平面滑动 |
4.2.3 楔形破坏 |
4.3 岩质边坡数值分析 |
4.3.1 基本原理 |
4.3.2 模型选择 |
4.4 K152左侧片麻岩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1 工程地质条件 |
4.4.2 定性分析 |
4.4.3 极限平衡分析 |
4.4.4 数值模拟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边坡应急支护研究 |
5.1 岩质边坡支护分析 |
5.1.1 岩质边坡支护难点 |
5.1.2 岩质边坡支护方案选择 |
5.2 自钻式锚杆技术 |
5.2.1 新型锚杆技术 |
5.2.2 自钻式锚杆构造和加固机理 |
5.2.3 中空注浆锚杆分析 |
5.2.4 自钻式锚杆加固施工 |
5.3 钢花管注浆 |
5.3.1 新型支挡技术 |
5.3.2 构造与加固机理 |
5.3.3 注浆钢花管受力分析 |
5.3.4 钢花管注浆加固施工 |
5.4 K152左侧片麻岩高坡应急支护模拟 |
5.4.1 自钻式锚杆模拟 |
5.4.2 钢花管注浆模拟 |
5.4.3 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可回收锚件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锚固机理研究 |
1.1 模型实验研究 |
1.2 基于Mindlin基本解的研究 |
2 可回收锚杆 |
2.1 拉拔式(力学式)可回收锚杆 |
2.2 热熔式可回收锚杆 |
2.3 机械式可回收锚索 |
2.4 其他类型可回收锚杆 |
3 工程应用 |
3.1 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
3.2 巷道工程中的应用 |
4 发展中的问题 |
4.1 理论不完善 |
4.2 工艺标准不明确 |
4.3 回收后的用途不明确 |
5 结语 |
(8)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锚杆技术概述 |
1.2.1 荷载集中型锚杆 |
1.2.2 荷载分散型锚杆 |
1.2.3 新型锚杆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锚固机理理论研究现状 |
1.3.2 锚固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目的及方案 |
2.2.2 锚杆杆体加工及应变片粘贴 |
2.2.3 试件制作 |
2.2.4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 |
2.2.5 试验装置设计 |
2.3 试验结果 |
2.3.1 试验结果统计 |
2.3.2 荷载位移曲线 |
2.3.3 破坏现象 |
2.4 承载性能分析 |
2.4.1 应变分析 |
2.4.2 受拉承载系数 |
2.5 小结 |
第3章 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性能的现场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工程概况 |
3.2.1 工程简介 |
3.2.2 工程地质 |
3.2.3 基坑支护 |
3.3 试验方案 |
3.3.1 试验目的及方案 |
3.3.2 锚杆杆体制作与设计 |
3.3.3 锚杆杆体应变片粘贴 |
3.3.4 锚杆施工及现场加载 |
3.4 试验结果 |
3.4.1 试验结果统计 |
3.4.2 荷载位移曲线 |
3.4.3 现场锚杆验收试验结果 |
3.5 承载性能与锚固机理分析 |
3.5.1 应变分析 |
3.5.2 拉力传递损失分析 |
3.5.3 锚固机理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性能的简化理论分析 |
4.1 前言 |
4.2 基本假设 |
4.3 理论推导 |
4.4 分析讨论 |
4.5 承载比对比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锚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固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2 锚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扩大头锚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扩大头锚杆的应用现状 |
1.3.2 扩大头锚杆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理论分析 |
2.1 扩大头锚固段周边土体破坏分区 |
2.2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定 |
2.2.1 计算模型 |
2.2.2 基本假定 |
2.3 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 |
2.3.1 锚固段极限侧摩阻力 |
2.3.2 扩大头锚固段极限端阻力和远端主动土压力 |
2.3.3 锚杆极限抗拔力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模型试验研究 |
3.1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
3.1.1 PIV技术简介 |
3.1.2 PIV技术原理 |
3.2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破坏形式及受力特征 |
3.3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模型试验简介 |
3.3.1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3.3.2 模型试验材料 |
3.3.3 模型试验装置 |
3.3.4 试验方案 |
3.4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4.1 锚杆荷载-位移试验结果分析 |
3.4.2 锚杆图像发展过程分析 |
3.4.3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与实际位移场对比分析 |
3.4.4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修正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 |
4.1 现场试验场地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水文地质条件 |
4.1.3 基坑围护方案 |
4.2 现场试验压力型扩大头锚杆施工工艺 |
4.3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现场抗拔试验简介 |
4.3.1 试验仪器 |
4.3.2 试验方案 |
4.4 压力型扩大头锚杆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4.2 现场试验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压力分散型锚索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锚固技术的发展简述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机理 |
2.1 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特点及锚固段应力分布 |
2.1.1 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特点 |
2.1.2 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应力分布 |
2.2 压力分散型锚索与普通锚索区别 |
2.3 压力分散型锚固段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
2.3.1 基于弹性理论的锚固段应力解 |
2.3.2 基于局部变形假定的锚固段应力解 |
2.3.3 基于摩尔库伦准则的锚固段应力解 |
2.3.4 各理论公式总结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力分散型锚索物理模型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模型试验研究内容 |
3.3 相似材料相似比 |
3.3.1 试验原型的选取 |
3.3.2 相似比的确定 |
3.3.3 相似材料配合比实验研究 |
3.4 模型试验研究 |
3.4.1 实验设备 |
3.4.2 模型设计概况 |
3.4.3 模型的制作 |
3.4.4 荷载加载方式与测点布置 |
3.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力分散型锚索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的方法 |
4.1.1 ABAQUS软件简介 |
4.1.2 利用ABAQUS进行模拟过程 |
4.2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择 |
4.2.1 模型的简化处理 |
4.2.2 模型的尺寸和边界条件 |
4.2.3 网格的划分和参数设置 |
4.3 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
4.3.1 承载板在硬岩中应力分布规律 |
4.3.2 承载板在软岩中应力分布规律 |
4.4 岩土参数影响分析 |
4.4.1 软硬岩体弹性模量之比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4.4.2 泊松比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4.4.3 内摩擦角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压力分散型锚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与展望[J]. 龚晓南,俞建霖.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 [2]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综述[J]. 付文光,邹俊峰,黄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S1)
- [3]考虑上部荷载影响区的抗浮锚杆合理布置研究[D]. 张卓然.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扩体锚杆在沿淮地区抗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高金宝.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变截面抗浮锚杆受力变形特性理论与数值分析[D]. 吴迪. 河北大学, 2020(08)
- [6]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典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护[D]. 张健. 东南大学, 2020(01)
- [7]可回收锚件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J]. 邓友生,蔡梦真,王一雄,苏家琳,孙雅妮. 材料导报, 2019(S2)
- [8]新型拉压复合型锚杆承载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 何锦芳. 华侨大学, 2019(01)
- [9]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扩大头锚杆作用机理研究[D]. 王乔坎.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10]压力分散型锚索承载性能研究[D]. 李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