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科手术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本文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护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01-02
外科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1]。其中,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类型,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为此,需要积极的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本文即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对其中常见的一些因素进行总结:
1.1 术前准备相关因素
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术前一定要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2]。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医务人员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者,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1.2 术中操作与无菌因素
手术过程中如果出现医务人员不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操作的情况,则极易对手术切口造成污染,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4]。医师的手术操作水平也会对切口感染的发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术中操作力度过大,则容易对患者的局部组织产生严重的损伤,不利于术后的切口愈合,也容易导致术后感染的出现[5]。缝合残留死腔等的出现也会对机体局部免疫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细菌的大量繁殖,进而引发感染。另外术中应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因此,在手术中,空气污染以及组织创伤,都会进一步导致切口感染风险的增加[10]。
1.3 手术器械及敷料因素
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器械和敷料等,如果出现器械及敷料被污染的情况,也极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出现[6]。如果器械没有彻底清洁,表面残留有有机物,则无法获得理想的灭菌效果,术中使用更容易携带大量的细菌[7]。使用的敷料要严格消毒,如果消毒不彻底,不符合卫生要求,则容易对手术切口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手术中,不同类型的器械应该分开放置。如果放置在一起,则容易导致互相污染[8]。
1.4 手术时间因素
在外科手术开展的过程中,手术操作时间长短能明显影响切口感染率。每小时会有大量的细菌降落在手术区域之中,手术切口越大,暴露的时间越长,便会导致越多的细菌沉积,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也越大[9]。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以预防手术感染的风险。
1.5 抗生素应用因素
外科手术开始之前以及手术结束之后,均会结合实际需要对患者应用一定的抗生素。通过术前预防性以及术后针对性应用,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11]。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对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等不加控制,不科学的进行抗生素联用,则会导致一定不良后果的出现。非但不能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反而会导致细菌耐药现象的出现[12]。于是,无法获得理想的杀菌和抗炎等效果,反而容易加重术后切口感染。
2.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需要针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
2.1 严格无菌操作
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工作要点,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在手术过程中,根据外科手术相关要求,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医务人员要穿着全包式无菌手术衣,并利用无接触戴手套法佩戴手套[13]。对于关节手术,要使用双层手套。术中使用的任何无菌物品,在出现污染之后都需要及时予以更换[14]。
2.2 保持手术区域清洁
术中对于手术区域,要尽可能的利用抗菌薄膜进行妥善的覆盖。如果患者存在开放性创伤,则要对局部进行彻底清创之后再实施手术[15]。如果出现化脓性病灶,首先要利用纱布对周围正常组织予以保护,在缝合伤口之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彻底冲洗。
2.3 加强保温措施
手术过程中,做好对患者体温的动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并维持在36℃以上[16]。对于体温较低的患者,利用盖被覆盖进行保温,或者利用电热毯、暖水袋等对手术床进行适当的加温。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输注一定的液体进行加温[17]。
2.4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开始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检查各项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提高操作水平,严格按照无菌要求传递器械[18]。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手术暴露时间,保证手术的高效开展,缩短手术所需时间。
2.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进行必要的药敏实验,对所使用抗生素的类型和剂量以及时间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滥用现象[19]。合理联合选择抗生素,避免患者出现体内菌群失调以及耐药等情况,以免引发严重的继发性感染。
3.小结
总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出现与多种因素相关,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和配合。要从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敷料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医生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干预,努力实现零感染,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韩积雪.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2011,29(13):58.
[2]詹欢乐.861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调查结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08,8(3):46-47.
[3]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4]邬飞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57-58.
[5]刘裔红,陈风云,古安武,等.骨科无菌切口手术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的因素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203-205.
[6]袁琴.骨科无菌切口手术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的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91-192.
[7]谭丽霞.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91-1593.
[8]杨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4):181-182.
[9]胡凯燕.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908-1910.
[10]赵辉,刘建军,魏庆民,等.产妇剖宫产后切口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3841-3842.
[11]周兴飞.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06-106.
[12]吴敬美.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89-90.
[13]张芬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4):634-635.
[14]李永稀.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1):105-106.
[15]路怡,郝毅,李萍,等.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535-1537.
[16]樊建华.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治疗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102-102.
[17]陆琴,王丽.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6):61-63.
[18]何群英.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266-266,270.
[19]曹志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164-164.
论文作者:蒋美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因素论文; 患者论文; 外科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术后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