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语言迁移对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
赵 薇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摘 要】 基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理论,以英德双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词汇层面考察汉语、英语、德语三语语言迁移对学习者三语习得的影响。 研究发现语际对比的积极作用以及多语种语言迁移现象的复杂性,有助于学习者加强语际对比意识,加深对语言正、负迁移现象的认知。
【关键词】 三语;语言迁移;词汇习得
0 引言
语言迁移这个术语源自于心理学领域,自20 世纪50 年代起,Lado 等学者将这一术语应用于语言学研究, 语言迁移现象开始受到二语习得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学习者使用二语时借助第一语言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表达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Ellis,2013)。 从语言迁移的作用来看, 如果第一语言的语言规则与第二语言一致, 那么第一语言的规则迁移会对习得第二语言产生正迁移,形成积极影响;反之,如果第一语言的语言规则不符合第二语言的表达习惯, 则会对习得第二语言产生负迁移,造成消极影响(俞理明,2004)。
我国国内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始于19 世纪90年代, 初期的二语习得迁移研究以比较汉语与英语或其它语种居多, 考察汉语的语言规则对习得外语是否出现正迁移或负迁移的现象。 依据现有研究,语言迁移对语言学习者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词汇、语法、语音、语用等多个层面(李莉、谢林,2017)。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深入, 迁移现象逐渐成为三语习得的研究焦点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从三语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考察语言习得状况,进一步丰富迁移理论的相关研究。
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将着重从词汇层面对三种语言进行语际对比分析,以英德双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 对 象,采 用 实 证 研 究 的 方 法, 对 比 汉 语、 英 语、 德语词汇层面, 分析三种语言正迁移、 负迁移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主要研究问题如下:
凡做人不能太张狂太锋芒毕露,喜而不语,低调沉敛,是一种智慧。生活从来都是智慧的较量,最富有的人是智者,最宝贵的财富是智慧。
(1)汉语、英语、德语三种语言在词汇层面主要有哪些相似性和差异性?
红豆杉幼苗在破土后,需要定期进行浇水,浇水的次数要根据外界环境进行确定,保证幼苗能够受到营养与雨水的滋润。待幼苗长出2~3叶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间苗,防止幼苗生长过密而导致营养不良。在红豆杉播种的头年间,需要对其进行施肥管理,一般都是以氮肥和钾肥为主,并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管理。
本研究显示,在词汇层面,三种语言尤其是英语和德语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本研究中的学习者在习得二语乃至三语过程中, 母语和先前习得的外语对新的语言词汇习得造成的影响也不是一刀切,有的类型产生正迁移,有的类型却产生了负迁移。
1 研究方法与结果
60 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研究,他们均来自山东省某综合性大学英德双语专业,在数据收集开始之前,这些学生均已在校学习德语一年半,接受英语教育的总时间平均为11.5 年。 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实证方法,考察汉语、英语、德语三种语言在词汇层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我国大学生三语学习者的影响。通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细致的定量、定性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按照三种语言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些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汇报如下:
(1)三种语言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同时,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或双语专业的本科生在读期间需要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这些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学习第二外语如德语时,不仅母语汉语的语言规则会对德语习得产生语言迁移,英语的语言规则也会对德语习得产生一定影响。
由图3可知:煤层和控顶区内顶板下沉量小,可见实体煤和支架控顶作用明显。工作面顶板下沉量随充填体强度增加而降低,充填体强度为 2MPa,3MPa,4MPa,5MPa,6MPa时,待充区内顶板最大下沉量为0.164m,0.150m,0.142m,0.138m,0.135m,0.132m,可见强度越大,对顶板控制作用越明显。强度与充填体配比有密切联系,可通过调整充填料浆的配合比增加强度,同时强度越高,充填成本越高,综合考虑取充填体强度值为4MPa。
从词形词义的角度来看,英语、德语词汇相似之处很多,但它们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分为词形词义均相同、 词义相同词形相似以及词形相同词义相似这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词形词义均相同,这种类型以名词或者来自英语的舶来词居多。 第二种词义相同词形相似, 这种类型在两种语言的相似词汇中占大多数, 例如, 英语中的friend 和德语中的Freund一词均是朋友的意思。 第三种词形相同词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例如,英语中student 的意思是学生,而德语中的Student 一词则是指大学生。
从语言亲缘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中、英、德这三种语言中, 后两者均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亲缘关系较近, 两者的词汇拼写也比较相似, 而它们与汉语则相去较远,差异甚大。 本研究收集数据显示,在外语习得过程中, 这些学习者较为关注的是英德两种语言词汇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这些相似性与差异性可以从词形词义的角度来总结。
(2)相似性与差异性对习得的影响
(2)三种语言的这些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大学生三语学习者词汇习得影响如何?
在词形词义方面,1)第一种类型,词形词义均相同的英德词汇对本研究中96.7%的学习者德语词汇习得产生了正迁移,记忆负担较小。 2)第二种类型,词义相同词形相似这种类型对88.3%的学习者辨识德语单词意义产生了正迁移, 而对11.7%的学习者记忆单词拼写产生了消极影响,容易出现拼写出错的现象。 3)第三种类型, 词形相同词义相似的词汇对78.3%的学习者产生了负迁移, 这些学习者表示, 他们在记忆德语词汇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英语相似词汇的较大干扰。
当算法和数据与所有公司标配时,只有创意和设计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设计力是用户角度的审美策划,是新技术的整合,以流量人格化的模式,构建商业设计能力。
2 讨论
二 语 习 得 注 意 假 说(Schmidt,1990) 指 出, 学 习 者只有注意到所听到的语言结构才可能习得这种结构。 因此,从三语语际对比入手进行语言迁移研究,有利于学习者注意到这些语际相似性与差异性, 促进学习者加强多语种语际对比的意识,进而有助于三语习得。
(1)多语种语际对比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进行多语种之间的语际对比有利于学习者三语习得过程中语言正迁移现象的产生,降低负迁移的干扰。 仅仅从词汇层面来进行语际对比,就可以看出, 三种语言尤其是英语和德语之间既存在相似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中,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朱效惠、姚璐,2008)。
笔者利用三星Galaxy Note II(N7108),移动TD-SCDMA网络,Android4.1.2系统,安装高德地图(v7.2.0.2047),运用控制变量法,采取不同方式对古田县城东消防站进行定位测试,测试结果表1。
(2)对正迁移与负迁移现象的认知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技术问题的思考……………………………………………… 何宏谋,邓春蕾(3.33)
二语习得领域通常认为,正迁移与负迁移的产生受到语言距离的影响,如果不同语言之间语言距离小,相似度较高,就容易形成正迁移,反之,如果不同语言之间语言距离大,差异性较大,则会容易形成负迁移,而本研究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在本研究中,德语、英语中词形词义完全相同的词汇确实有助于大多数学习者的德语词汇习得,产生了正迁移。 然而令情况变得复杂的是,尽管英语、德语中词义相同词形相似的词汇对大多数学习者辨识德语单词意义产生了正迁移,形成了积极影响,却对一小部分学习者记忆单词拼写造成了负面干扰,拼写容易出现错误。 这说明,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规则相似度高未必一定会形成正迁移,因此,这提醒我们,迁移研究既要注意防范负迁移的消极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到语言迁移现象的复杂性(Ringbom,2007,转引自刘畅、程邦雄,2012)。 两种语言之间的迁移研究已是如此,多语种之间的迁移研究那就更是错综复杂,千头万绪。
3 结语
在我国有着庞大的英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师群体,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需要学习第三门语言,从语言迁移的角度研究多语种语言习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习者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降低学习者受到来自语际迁移的负面干扰,提升习得效率。
本研究基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理论,以英德双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实证方法,从词汇层面分析,考察了汉语、英语、德语三种语言迁移现象对学习者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了语际对比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多语种语言迁移现象的复杂性。 这些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我国高校语言教师和英德双语专业学生加强多语种语际对比的意识, 加深对语言正迁移、负迁移现象的认知,从而有利于在外语教学实践中,促进多语种学习者进一步提高三语习得水平。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13.
[2]Schmidt,R.W.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2),129-158.
[3]李莉,谢林.语言迁移现象及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8):54-56.
[4]刘畅,程邦雄.母语迁移研究:回望与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97-101.
[5]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朱效惠,姚璐.多语际迁移认知研究与双外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123-126.
The Impact of Tri-lingual Language Transfer on Lexical Acquisition
ZHAO Wei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Weihai Shandong 26420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ies in language transfer and SLA,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ri -lingual language transfer on the lexical acquisition by college English-German majors,apply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The study has found the positive role of linguistic comparison and the complexity of multi-lingual transfer,which can help learners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linguistic comparison and deepen their cognitive perceptions 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language transfer.
【Key words】 Tri-lingual;Language transfer;Lexical acquisition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9-0125-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9.055
※基金项目: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重铸反馈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输出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17CYYJ15)、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中、英、德三语语际迁移与外语习得研究”(B2015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赵薇,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
标签:三语论文; 语言迁移论文; 词汇习得论文;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