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神经敏化;中风;偏瘫;新思路
本人从2017年1月开始,应用高月神经敏化新理念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取得突破性进展,疗效神奇,现具体方法思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9年8月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7名,女性患者23名;年龄分布在43-82岁,平均年龄为(62.5±3.2)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3.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9名,女性患者21名,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为(63.5±3.5)岁,病程一个月-8.5年,平均3.6年。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具体治疗方法:
1.软瘫期患者的神经敏化治疗思路
由于脑出血,脑梗等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压,缺血,缺氧……等一系列变化,脑中枢(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神经系统输出神经元被破坏,就会出现所支配的脊髓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完全失神经支配,牵张反射被抑制,肌肉首先出现迟缓性麻痹,这一期的处理的重点:
待患者病情稳定,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以进行高月神经敏化针疗法的治疗,进行枕下神经,枕大神经,第三—第七颈神经后支,胸1-4椎板的敲击,颈前交感神经,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面神经茎突舌骨肌支,二腹肌后腹支,颈袢肩胛舌骨肌支,颈1-4前支的脱敏,目的是恢复和改善大脑、小脑和脑干神经核,基底动脉,脊髓的供血,让高级中枢,低级中枢的缺血状态得到改善,让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
2.硬瘫期患者的神经敏化治疗思路
待患者进入硬瘫期,即后遗症期,即可以根据病情采用相应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疗法进行治疗。
(1)半身不遂的肢体功能障碍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
可以在大脑功能区的对侧运动区上3/5,双侧足运感区,进行枕下神经,枕大神经,第三—第七颈神经后支,胸1-4椎板的敲击,颈前交感神经,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面神经茎突舌骨肌支,二腹肌后腹支,颈袢肩胛舌骨肌支,颈1-4前支的脱敏,目的是恢复和改善大脑、小脑和脑干神经核,基底动脉,脊髓的供血,让高级中枢,低级中枢的缺血状态得到改善,让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
(2)上肢功能障碍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
肩关节抬举功能受限的治疗:颈椎椎板(颈髓),肩胛上神经,腋神经的脱敏上肢屈曲痉挛的治疗:颈椎椎板(颈髓),肌皮神经的脱敏腕屈曲,掌屈曲,指屈曲痉挛的治疗:颈椎椎板(颈髓),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脱敏。
(3)下肢功能障碍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
下肢的抬举,内收功能障碍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腰髓,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脱敏。足下垂,足内翻功能障碍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腰髓,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腓深神经外侧皮,腓浅神经,胫神经脱敏。
(4)失语症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
运动性失语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运动性语言中枢的脱敏命名性失语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命名性语言中枢的脱敏感觉性失语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感觉性语言中枢的脱敏。
(5)发音障碍,流口水,中枢性面瘫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对侧运动区下2/5。
(6)偏盲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双侧视区脱敏
(7)小便失禁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双侧足运感区脱敏,枕下,枕大神经脱敏
(8)伴有情绪反应的高月神经敏化针的治疗:精神情感控制区,枕下,枕大神经脱敏,第三—第七颈神经后支,胸1-4椎板的敲击,颈前交感神经,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支,面神经茎突舌骨肌支,二腹肌后腹支,颈袢肩胛舌骨肌支,颈1-4前支的脱敏,目的是恢复和改善大脑供血,脑干的供血。
(9)头晕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双侧晕听区,枕下神经,枕大神经脱敏
(10)共济失调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双侧平衡区,枕下神经,枕大神经脱敏
(11)头痛的高月神经敏化针治疗:双侧感觉区上1/5,双侧足运感区,三叉神经,枕下,枕大神经,第三枕神经,枕小神经脱敏
高月神经敏化新理念具体操作方法:
中枢(脑和脊髓)敏化:
1.用高月神经敏化针在大脑相应的功能区部位,脊髓的相应节段对应的椎体椎板针刀入骨少许,用骨科锤锤击针柄,产生脉冲,让敏化的神经唤醒和脱敏。
2.改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供血(脑供血不足是中枢敏化的主要原因),通过颈前交感神经的脱敏改善颈内动脉的痉挛,通过枕下、枕大神经、面神经、副神经、颈袢神经脱敏让椎枕肌、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痉挛解除从而放松对椎动脉、颈内动脉的卡压,进而让大脑和脊髓缺血改善,让大脑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根,神经支,神经干,神经末梢)敏化:
直接用高月敏化针在周围神经走行路径上紧贴神经而不去刺激神经,刀口线与神经血管平行,解除周围肌肉软组织筋膜等对神经的卡压,神经本身有蠕变(动)的特性,保证不与周围肌肉软组织筋膜等产生粘连卡压,当高月敏化针针刺入皮肤时,神经就开始加快蠕动,当高月敏化针靠近神经时,神经的蠕变(动)加快,迅速脱离周围组织的卡压,让神经脱敏。使肌肉缩短和疼痛迅速恢复。是从神经敏化病理学说来解决疼痛和疑难杂症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理念。
对照组具体治疗方法:采用传统康复医学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 PT),作业治疗( OT),言语治疗( ST),心理咨询(PsC),文体治疗( RT),中国传统医学治疗( TCM),康复工程( RE),康复护理( RN),社会服务(SS).
1.3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康复医学》制定,显效:患者自觉症状运动功能、失语、发音障碍,流口水,中枢性面瘫、偏盲、小便失禁、伴有情绪反应、头晕、共济失调、头痛消失或显著缓解;有效:患者自觉症状运动功能、失语、发音障碍,流口水,中枢性面瘫、偏盲、小便失禁、伴有情绪反应、头晕、共济失调、头痛基本减轻或有所缓解;无效:患者自觉症状运动功能、失语、发音障碍,流口水,中枢性面瘫、偏盲、小便失禁、伴有情绪反应、头晕、共济失调、头痛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比较,p>0.05
3.总结及讨论
中风也就是临床上面通常所说的脑卒中,是临床上面一种由于脑部的血液流通问题而引起的脑血管方面的急性疾病]。该病的症状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突然性的昏倒、脸部嘴角发生歪斜、说话不方便等,这些症状会引起患者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2]。该病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都极高,因而产生多种并发症。传统康复医学理念是通过康复训练促进脑功能的重组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瓶颈很难突破.高月神经敏化针疗法是高月老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1],在颜质灿老师神经根敏化的基础上,提出整个神经走行路径敏化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立竿见影的疗效。(颜质灿老师提出的神经根部位敏化的理念,对慢性疼痛症的原理和治疗思路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人是在颜质灿的理论基础上进了一步,提出整个神经走行路径敏化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立竿见影的疗效。颜质灿除了治疗脊旁肌解决神经根的敏化,再就是通过肌肉刺激疗法产生的组织损伤通过“伤害电流”能发出使身体康复的生物能。组织损伤还能释放来自血小板的生长因子促进康复。)而本人的新理念根据患者的症状,确定哪个神经敏化,找出重卡和(或)多卡的部位,提出整个神经系统(从高级中枢——运动区到低级中枢——脊髓前角到神经前根,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支,神经末梢——这是运动神经的传导路径,感觉神经是逆向传导,只是经过神经后根到低级中枢脊髓后角——再到高级中枢感觉区)受到重卡和(或)多卡,神经功能受阻,就会出现神经敏化(过敏和反常行为)。高月神经敏化针疗法[2],是根据临床症状(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交感神经的反常行为)和运动功能,判定神经系统的哪个部位出现敏化,是中枢敏化还是周围神经敏化,然后精准判断,精准治疗,通过高月神经敏化针疗法,在神经敏化部位——即神经受到重卡和(或)多卡部位,去接近神经而不是刺激神经,通过损伤电流和脉冲震动,使减少的脉冲流恢复正常,恢复神经的能动性,从而使重卡和(或)多卡的神经系统变成轻卡和(或)少卡,解除神经功能受阻,进而让敏化的神经脱敏,恢复正常状态和功能。是从根本原因去治疗疾病的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和方法。
综上所述,高月神经敏化新理念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比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有效率高,安全,副作用少,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月.神经敏化思路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体会[J].心理月刊,2018,(12):18-19.
[2]高月.神经敏化思路针刀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临床分析[J].心理月刊,2018,(11):81.
(3)颜质灿.慢性疼痛症的颜氏治疗法。学苑出版社,2002.12
(4)张卫光.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1.
(5)黄晓琳、燕铁斌,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
(6)焦顺发,焦顺发头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
(7)屈勇,实用神经干电刺激疗法,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
(8)候春林、张长青,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12
(9)焦黎明,头针,科学出版社,2019.5
(10)朱汉章、柳百智,针刀临床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
(11)焦顺发,针道-针刺治病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6
(12)焦顺发,针经,金盾出版社,2013.7
(13)庞继光,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海天出版社,2018.6
(14)崔益群,奈特人体神经解剖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15)段坤昌、王振宇、佟晓杰,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论文作者: 高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神经论文; 中枢论文; 患者论文; 脊髓论文; 新理念论文; 功能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