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EABR测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葛晓华

北京市第六医院耳鼻喉科 00007

摘要:目的: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行电听性脑干反应(EABR)和电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CAP)测试,探讨EABR的阈值、潜伏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EABR检测,对其阈值、潜伏期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个电极的EABR阈值B组均高于A组(P<0.001)。同步触发设备、电磁屏蔽等对EABR均有影响。结论:ECAP波形较好时的EABR阈值较ECAP波形较差时的EABR阈值低。

关键词:EABR;ECAP;NRT

对于人工耳蜗植入者来说,不仅手术成功很重要,而且还需要术后一系列调试工作与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准确地判断电刺激的动态范围(主观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强度(C值)之间的范围)对于术后设备调试十分重要。EABR、ECAP都是帮助确定T值和C值的方法。我们通过对14例患者进行术后EABR和ECAP检测,探讨EABR的阈值、各波潜伏期及其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电听觉传导功能的客观评价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研究对象: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14例,均行澳大利亚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前DPOAE均未引出;ABR 99 dB无反应。

14例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为所有电极ECAP均检出者,B组为三个电极中有一个或多个未检出者。A组9例,平均8.9岁;其颞骨CT及脑MRI均未见异常;检测时间平均10.6个月。B组5例,平均4.9岁;1例共同腔畸形,1例Mondini畸形;检测时间平均21.2个月。

2.患者入选标准:①无智力障碍及手术禁忌症;②无体外言语处理器和植入体故障;③愿意参加本项研究。

二、仪器与设备

1.硬件:普通检测室,ICS medical CHARTR诱发电位仪,Coc1hlear便携式编程系统。

2.软件:美国ICS公司CHARTR EP诱发电位记录系统,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Nucleus NRT 3.0软件。

三、测试项目与方法:

1.ECAP检测:

1.1检测环境:普通检测室

1.2检测设备及原理:应用NRT技术检测ECAP波形与阈值。

1.3基于NRT对A、B分组的判断:NRT 反应波形通常分为5 类,即Ⅰa型、Ⅰb型、Ⅰc 型、Ⅱ型和Ⅲ型[1]。在本次实验中,Ⅰa型及Ⅰc 型为A组,其余为B组。

1.4检测内容:选人工耳蜗植入体1,10,22电极作为检测电极,进行耳蜗底,蜗中,蜗顶三个不同部位的电极检测。

2.EABR检测:

2.1检测环境:同ECAP检测。

2.2刺激电极的选择:同检测电极;

2.3电刺激方式:双向直流电刺激,刺激脉宽25,50,75,100,125微秒(us),刺激频率48次/分,刺激强度以电流级(current level,CL)表示,电流级标度为1~255CL,相当于10.2~1750微安(uA);

2.4记录方式:记录电极放置于前额发迹处,参考电极于对侧乳突,地极于眉间,保证极间电阻小于5kΩ。记录参数设定:增益:30K~50K;敏感度:0.2~0.6uV/div;平均次数:1024-2000;时间窗:10ms。

2.5 EABR阈值的判断:将EABR最明显的波形即将消失时所给的电流刺激强度的电流级定为阈值;

2.6检测内容:刺激电流不同时22电极的EABR阈值;刺激电流为50微妙时1、10电极的EABR阈值。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均以±s的方式表示。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A组和B组之间的EABR阈值、各波潜伏期、波间期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α取0.05。

结 果

一、ECAP检测

1.ECAP检出结果:14例患者共42个电极检测,有30个电极检测出ECAP,检出率71.43%。其中A组共9例患者,每个电极都能引出较好ECAP波形,检出率100%;B组共5例患者,为三个电极中有一个或多个无法检测出ECAP波形者,检出率20%。

2.ECAP波形:对受试者分别选择1,10,22电极刺激,图形如下。

二、EABR检测(波形请见图3,4,5,6):

1.EABR的一般特点:对14例人工耳蜗术后患者行EABR检测,14耳皆记录到EABR波形,其中Ⅲ波和Ⅴ波最清晰。

2.不同脉宽对EABR阈值的影响:对受试者分别应用脉宽25,50,75,100,125微秒(us)的刺激电流,对22电极行EABR记录;50微秒(us)的刺激电流对1、10电极行EABR记录。结果见表1、表2:22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P<0.001);1电极和10电极的EABR阈值B组分别高于A组(P<0.01)。

3.EABR波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应用同步触发设备将电刺激与诱发电位记录同步进行(详见图7)。

3.5调整适宜的记录参数(图15、16、17)。

讨 论

EABR 作为一项能够较完整的反映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状态的客观神经电生理测试方法,逐渐得到重视。

本研究跟踪调查发现,A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明显优于B组,与Gibson[2]的报道相符。Gibson等统计了39 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听神经病患者,32 例(82%)EABR 波形正常的患者都获得了很好的听力改善;而另外7 例(18%)EABR波形分化不良的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受益却非常有限,显示了EABR 与电听觉康复预后的良好相关性。

本研究中,Nucleus 24 型多导人工耳蜗装置植入耳蜗内的电极有22 个,研究中使用的1,10,22 电极刺激分别代表了靠近耳蜗底部、中部、顶部位置的刺激。研究发现,A组的阈值无论在耳蜗底部、中部还是顶部均比B组的阈值要低。分析原因可能与B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存活较少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发现,影响EABR的因素很多,包括需应用同步触发设备将电刺激与诱发电位记录同步进行;检测需在电、磁屏蔽室内进行,屏蔽室墙壁铜网接地,检测设备主机接地;刺激参数对EABR也有影响;避免刺激频率为设备电源交流电频率的整数倍或分数;需采用对侧记录。因本研究数据有限,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需加大研究数据量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1] 王硕,赵啸天,陈雪清,等.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人工耳蜗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1:14-15.

[2] Gibson WP,Sanli H.Auditory Neuropathy:An Update.Ear and Hearing,2007,28:S102-S106.

作者简介:葛晓华,女,研究方向:人工耳蜗术后EABR的研究,住院医师,1981年7月12日。

论文作者:葛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  ;  ;  ;  ;  ;  ;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EABR测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葛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