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破冰行动保险约会网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破冰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约会关系”像逛商场那样自由出入
“网络保险”的实际概念应该是一个中立的网上保险商城。
各大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机构和行业以及业务员可以用网上门店的形式来设立专卖区或者专卖店,快捷地进入电子商务,而保险客户可以在商家众多的保险广场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网上专业的评估工具进行自身需求评估,寻求专家咨询,对比保险产品,选择保险公司和业务员,这样将买保险从被动变为主动。而业务员也可以在确定客户有更深兴趣后再到网下提供更多咨询,完成交易。这节省了业务员一遍又一遍跑业务的成本(时间和劳动力)。有调查数据表明:用传统方式。一个业务员要拜访客户28次才能完成一次销售,而如果运用网络可以使业务员的拜访次数减少到10次,这就是一个效率的极大提高。
不久前,国际著名的劳合社管理公司宣布,船舶保险人和经纪人可以在其网上购买船舶全损险TotalLossOnly分保保障。该网站对全损险分保提供了36种报价,结果当天的买卖就产生了30万美元的保险费。
在美国,根据CyberDia-logue数据行销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约有670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选购保险产品,其中20%的人是通过在线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设立的网站而进行的。
但是,无论网络上多么地富有扩散性张力,消费者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保险信息和报价,在最终决定购买时,仍然需要有专门人员协助整个购买过程。保险与网络的关系是一种“约会关系”,它们的发展需要人去关怀。
据悉,国外权威机构预测,到2003年,发达国家三分之一的保险将通过网络进行。在潜力巨大的中国保险市场,网络与保险的结合也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并将使整个保险行业在发展、效益、成本、品质等方面大大获益。
e时代网络保险的第一桶金
国际保险销售移师网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国内也不示弱,中国保险网站也应势而生。网络保险的风越刮越猛,到底如何才能吸引广大投保人呢?还得看网络保险的营销招数。
面对网络业的风风雨雨,谨慎的保险业也注意到了目前网络保险市场条件的不足,所以指出“网络保险,还要小心误区”。
有权威人士在《北京青年报》上撰文说:网络保险所能开发出的保险代理人服务系统,旨在为传统的保险代理人提供方便的展业工具,使保险代理人在传统的营销中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展业渠道、提升传统营销。
由于保险对象的广泛性和保险商品的高度专业性,使以面对面洽谈为基本特征的代理人营销方式成为现代保险业独具特色的营销方式。然而这种营销机制的有效性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人数众多的非雇员制代理人良莠不齐等。而网络保险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个性化交易等突出优势,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营销模式而成为保险公司发展业务的新渠道。它最大的优点是降低了保险经营成本,拓宽了业务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的可信度一直最有争议,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法律证明和监督,而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所流行的数字签名,已取得了与传统签名相同的法律地位。2000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数字签名法案》,则让网络保险有了一项法律的屏障。数字签名的普及,使得像保险这样的金融服务业在e时代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此之前,尽管新兴的网络保险销售模式在国外已有一定发展,但人们仍要在一张纸质的保单上签字并将它进行传递,有了数字签名后,整个投保过程都可在网上轻松安全地完成。当然,网络保险对网上支付制度和网上风险评估也有一定要求,但数字签名这关键的一步已经跨出,其他的也不成其为难题。
网络与保险究竟谁看谁脸色
去年下半年,电子商务的大势出现了第一次疲软。
从今年年初开始,NAS-DAQ迅速大幅下滑,网络公司大批倒闭或者被兼并重组。不少业内人士对网络保险投保并没有看好,认为保险投保是一个需要面对面沟通的公共关系,和网络天生是没有缘分的。然而,事实上像平安、太平洋、泰康等保险公司却先后在网上打造了自己的商务平台,这到底是在线投保在援助网络呢,还是网络助保险一臂?在网络市场疲软的势态下,保险公司即使能网住部分保单,但是能保得住自身在网络领域的投资安全吗?
在实际操作上的在线投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成群结队。即使在互联网相当普及的美国,在670万网民网上的交易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提出在线保险申请。
至于国内的保险网站,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交易量稀少却是现实。一些保险网站甚至放出了“三年之内不言利润”的市场警告。那么在2001年,对“在线投保”来说真的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了吗?平安保险公司建立的PAl8新概念网络保险认为:现阶段首要目标是服务平安,而不是追求利润;车险、水险的赢利要在3至5年后实现;PAl8不追求点击率,要的是交易量。PAl8开业几个月来,交易量正在以几何倍数上涨,虽然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在线证券交易。
而保险保费在网络上是否会更便宜呢?
无论是PAl8,或者网上太保、泰康在线,现阶段更倾向于将电子商务视为公司的“成本中心”,从降低成本、完善服务的角度来定位网站。如公司原有的大量交纳保费信函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直接传递,相应节约服务成本。由于寿险合同多为长期契约,与客户的定期交流可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加客户对公司的诚信度。对于规模较大、市场份额比较稳定的公司来说,这种模式较“利润中心”模式更具现实意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六地区对1000人作了关于网络保险的民意调查,47%的人表示愿意尝试网络保险。人们认为网络保险的经营成本较低,因而保费较便宜。上述数据对网络保险的美好前景提供了一个依据,但同时也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网上保险的费率若不低于线下方式的费率,人们是否还愿意上网投保?
这也许是像PAl8这样的网上保险公司打造全能新概念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就PAl8全部业务而言,其中在线投保只是很小的一块。PAl8的定位是综合性个人理财服务网站,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未来中国金融市场肯定会出现专业的投资顾问机构,它至少应该具有证券、保险、银行三项综合功能。PAl8可能是第一个敢于“吃蟹”的机构。
逐鹿中原在线保险各领风骚
无论IT行业是否在炒作中生存,但是电子商务的美丽诱惑却依然存在。网络经济作为新经济模式,正在引发社会经济形态的迅速变革,保险业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朗,而网络时代中的保险业竞争将更趋白热化。互联网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信息化、透明化。网络既可进行保险的承保、核保、理赔、资金运用等内部管理,也可直接面对客户用于保险营销、咨询及调研。保险人在网站上面对的不再是数个竞争对手,而是整个保险同业,投保人面对的也不再是有限的承保人以及有限的保险选择。在网络这一虚拟的保险市场中,最能够体现竞争力的仍将是资金实力、承保技术、信誉和经验,中小保险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保险同业的购并将不断发生,以适应更强、更大、更快的竞争要求。
中国的保险网站其实早在1997年就已出现,但其主要功能一直限于保险咨询、险种浏览、投保意向、网上投诉报案。直到2000年开始诞生的一些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大型保险公司的全国网站,才显示出中国网络保险在实用性和技术上的新突破。
国内首家大型电子商务保险网站“网险”于2000年3月正式开通,“网险”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国外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与模式,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国内外企业共同合作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网险”所实现的网上投保和实时核保,以及实时认证、在线支付等先进的网上投保的巨大前景吸引了众多的保险公司加盟其中,目前已有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营业部等多家保险机构纷纷与“网险”签约,共同推出网上个人保险、网上企业(团体)保险。这些保险包括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房屋保险、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财产一切险、财产保险基本险、财产保险综合险、人寿保险等一百余个险种。网页上开辟了问答专栏,有专职电话以及由专人负责的电子信箱回答顾客的咨询。“网险”服务项目包括:为企业提供多种方式,如BtoC、BtoB等。
与此同时,若干家由海内外投资者参与的大型公共保险网站也正在加紧筹建之中。首期投资约500万美元的上海“易保”保险网站(WWW.eBao,com)是一个开放性保险商务专业平台。这个“网上保险商城”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及相关机构或个人所公用,可容纳最大多数的保险企业开设门店和最广大的客户“货比三家”,以及网上交易和清算。
各大保险公司纷纷运用电子网络技术,拓展市场和优化服务。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投资数千万元建成的覆盖全国的“网上太保”也已经正式开通,其中的北京、海南、上海三个保险网站已经营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保险属下的一些保险经纪人个人网站也相继投入营销和售后服务。这类大型保险中立网络的出现,将有效避免中国网络保险启动初期网站重复建设的弊病,实现集约化。
预计在今后的几年内,中国保险业界的大多数保险公司将步入易保之类的保险网站,将各自简单险种实行网上专卖,进行网络直销以迅速扩大市场;并通过自己的网上门店开展客户服务、受理投诉;还将运用网站的专业工具调查市场需求、管理客户资料、设计保险方案等。
利用不同的在线领域,进行“捆绑式保险”是一种拓宽投保市场的最新动向。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民航总局、北京金航网信息公司合作推出“网上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险种。按照协议,愿意购买保险的旅客将在电脑打出机票的同时也打出一张保单,从而实现了机票信息和保单信息的共享和一体化管理。这不但使销售手续变得方便快捷,而且克服了传统的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销售渠道、票证使用管理、理赔认定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尤其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假保单”的出现,有力地保障了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投保人的权益。
这一新险种将充分利用中国民航商务数据网络,在全国5000个机票销售代理点和2.8万个电脑销售终端为旅客提供网上投保服务。
登上“险”峰保险营销勇“网”直前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了网上保险潜在的无限商机。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保险业和因特网的高速发展,网上保险营销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随着网上保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投保人数正在逐渐攀升。但仍有很多人怀疑是否能在虚拟的网络保险市场上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保险。其实网络投保流程是非常清晰和明确的,只要一步一步按照要求操作,实时核保,实时认证,在线支付等,一份按照个人要求定制的保险就属于你了。这种方便、快捷的网络保险正一步步接近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你可以足不出户在互联网上自己比较和购买到你所需要的保险险种。而一向“登门入室”“手工操作”的保险代理人,将可以在个人电子商务网站上,为其准客户提供在线投保通道。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网络营销,将是每个保险代理人所面临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