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启蒙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文学论文,启蒙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研究
童年的记忆
每当我想起在乡间度过的童年,就想到母亲口中的一些美丽的童话和儿歌。在那神奇斑烂的童话世界里,我第一次领会到人间的苦辣酸甜,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为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第一个印象就是母亲在炕头教我背诵这样一首儿歌:
窗台底下是谁呀?
张果老呀!
你怎么不进来呀?
怕狗咬呀!
你胳肢窝底下挟的是什么呀?
破皮袄呀!
你怎么不穿上呀?
怕虱子咬呀!
你的老伴呢?
死得早呀!
你怎么不哭呀?
盆呀,罐呀,我的老蒜瓣呀!
母亲教我背诵这个儿歌时,我才刚刚懂事,在我那朦胧的意识中,并不全明白这首童谣说的是什么人的事。然而听母亲背诵时,我总仿佛看到我们住房窗下,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讨吃老人,一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总想给那老人一点帮助。每逢有乞丐到我家门口讨吃,母亲也总是叫我去拿一块馍到门口送给乞丐。这是母亲第一次给予我的关于世界观的教育。一切都在无意中,她无意识地教,我无意识地接受,但潜移默化的影响却贯穿我的一生,甚至规定了我为人处事的准则:同情穷苦可怜的人,竭尽全力帮助别人,宽厚仁慈与人为善。年轻时,我就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今天年逾七十,仍孜孜不倦地为人民工作,一刻不敢怠慢。我感谢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她给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课。
爱因斯坦说:“爱,只有爱,才会使我有许多感受。”我们的许多感受,包括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和知识,也多半是从爱中得到的。人一落生,首先得到的是母爱,稍大一点,民间童话、儿歌则为孩子注入更广泛的爱心,它首先告诉孩子们要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爱人民和人民的事业。从这里,孩子开始接受比较系统、比较正规的传统的世界观教育。
传统的早期世界观教育
劳动人民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民间文学主要是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是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生活记录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它集中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
民间文学始终是人们生活中的百科全书,是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经验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表述,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心制作。民间文学作为人民反映其世界观和斗争经验的口头创作,以其高度的智慧和永恒的生命力,为人民,尤其首先是为儿童灌输精神食粮,进行着传统的世界观教育,奠定着为人处世之本。当然,民间创作是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习俗的改变而不断发生演变。每个时代有新的作品,传统作品也不断打上新时代的烙印,产生变异。旧的道德和规范也在受到批判和修正。例如,统治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早已受到个性解放的强烈冲击,今天已完全不合时宜而被抛弃。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却作为民间文学的丰富内涵,作为其生命的核心力量,永久地保存下来,不断焕发出新的青春。
民间童话的教育作用
民间童话对儿童有四种教育:一是知识教育。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动人的故事吸引着孩子稚嫩的心,启发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幻想力和创造力,为将来成才奠定最初的知识基础。
二是品德教育,这是最重要的。通过故事的生动形象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作勤劳的人,还是当懒人?作诚实勇敢的人,还是做说谎怯懦的人?民间童话以其永恒的魅力雕塑着一个个有尊严的高尚的人的灵魂,而且是从童年时代开始的。
三是语言教育。它使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受到语言的训练,懂得并能够运用自己民族的、地方的语言、词汇、语法和语言的特殊规律。
四是审美教育。故事以其鲜明的人民立场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要追求真、善、美,反对和抛弃假、恶、丑。
民间童话告诉孩子什么
民间童话通过母亲和其他人告诉孩子世界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生活。
一、民间童话向孩子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告诉他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太阳、月亮和星星是一家人,太阳是丈夫,月亮是妻子,星星是他俩的孩子。太阳很凶残,每天早上起来要吃自己的孩子星星,流很多的鲜血成为早霞。晚上慈祥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女漫游,太阳出来后就带着星星躲起来了。壮族《太阳、月亮和星星》以拟人的手法,神奇地描绘了太阳的家族,告诉孩子们太阳、月亮和星星轮流隐现的特点。
大到天文地理,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诞生,小到《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汉族),《兔子的嘴唇是怎样缺的》(藏族),《五谷怎么只有头上才长穗》(汉族)这样一事一物的特点,都有娓娓动听的故事告诉孩子们。
二、民间童话告诉孩子,不能说谎,要做诚实的孩子。
每个人几乎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放羊的孩子,寂寞了,就大喊“狼来了!”地里干活的人都跑来了。孩子大笑,说是骗你们玩呢!过了几天,狼真地来了,喊了半天,没有人来,他被狼吃掉了。这个生动的故事,不知要胜过多少板起面孔的说教,而且,永远不会忘却。每当我们在人生的叉路上要做出抉择时,就想起这个故事,选择走一个老实人的道路;哪怕是吃点亏、也不能做两面派。
三、民间童话告诉孩子,幸福是属于勤劳的人。
《灰姑娘》是一个杰出的世界型的典型童话,在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流传。在我国也有十几个民族流传。最早的记载见于九世纪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所记故事《叶限》,秦汉以前流传于广西一代。叶限受后母虐待,遇仙鱼相助,成为传统节日中众目所注的受赞誉者。由于一只金履的遗失,促成了她和陀汗国王的成婚。灰堆里的姑娘因勤劳和美丽得到人们意想不到的幸福。现在广西壮族还流传着一个同一原型的故事《达架和达仓》,达架和达仓原意为“孤女”和“宝贵的女儿”。达架受后母虐待,每天担负沉重劳动,劳动中母牛总帮助她。后母杀了母牛,达架收藏了一付牛骨头。母亲只带达仓去歌圩,达架则又在乌鸦的帮助下完成劳动任务。牛骨头变成华贵的新衣和一双闪亮的金鞋,妆扮了孤女达架赴歌圩。洞主的少爷、俊美的少年英雄拾到达架丢失的一只金鞋,找到了这位平凡而美丽的姑娘,结为美满的婚姻。婚后一年,达架带孩子回娘家,被后母和嫉妒他的妹妹害死,妹妹装扮成姐姐回到洞主家。经过种种磨难,达架终于变成人回到家。后母和妹妹害人害已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又与《蛇郎》的故事结合,这也是《中国灰姑娘》的一个特点。故事不仅告诉孩子勤劳可以使人变得漂亮、可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而且还阐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苗族故事《灯花》中,小伙子都林因为勤劳努力感动了神仙,灯花中走出来白衣裙的美丽姑娘,他们结成夫妻,一个编筐,一个绣花,生活甜如蜜。后来,都林大吃二喝,不爱劳动了,灯花中的五彩孔雀背着白衣姑娘飞到月亮里去了。总之,民间童话不厌其烦地告诫人们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
四、民间童话告诉孩子,为了人民,要勇于奉献和牺牲。
猎人海力布因射灰鹤救了龙王女儿而得到龙王赐予的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鸟兽的语言,但有一条禁忌:知道了不许对人说。一天他听到飞鸟议论“明天这里要山崩地裂,洪水滔天。”他为了救出众人,宁肯自我牺牲,受到神的惩罚。他把消息告诉了大家,边说时,他就变成了一块石头(蒙古族《猎人海力布》)。
侗族《长发妹》讲的是,长发妹在悬崖上发现了山泉,黄毛女喝斥她不许把秘密讲出去,否则就要杀死她。她为了救众人,使大家找到水,宁愿死。长发妹领着众人砍碎了堵泉眼的大红萝卜,泉水流了出来。山神处罚她时,她哀求回家探望生病的母亲。一个绿发、绿胡须的老爷爷救了她,照她的模样雕了一个石人,把她的长发按在石人头上。石人便替长发妹躺在悬崖上,山泉的急流从石人身上流过,顺那长长的白发流下山来。
这两篇童话说明人类可以战胜大自然和各种的困难,颂扬了勇于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五、民间童话告诉孩子,团结就是力量。
要赢得成功,要战胜敌人,就要团结。苗族的《为妈妈报仇》,是说一只野猫把老母鸡叼走了,小鸡仔要为他的妈妈报仇,同情者很多,缝衣针、牛粪、螃蟹、棒槌、毛栗。这些被人瞧不起的小物件、小动物,各有所长,依靠集体的力量,竟然一举歼灭了凶悍的野猫。
汉族十兄弟的故事《水推长城》,更直接表达了人民的力量是无敌的,可以战胜一切。顺风耳、千里眼、有力气、钢脑袋、铁尸骨、长腿、大脑袋、大脚、大嘴、大眼。您听听这些名字,多奇特、厉害!十个兄弟,各有特长,与镇压人民的秦始皇进行了斗争。最小的弟弟大眼,先哭成濛濛细雨,又哭成“囫囵”雨,最后发了大水,把一座长城推走了,秦始皇被推到大海里喂了鳖鱼。
保安族的《三邻舍》和傣族的《双头凤》,却从反面证实了团结的力量。三邻舍都有神奇的本领,合力制服魔王,但弄舌鸟的挑拨使他们分裂了,最后都死了。一只有两个头的凤凰,朝夕相处,有食同吃,亲密无间。国王嫉妒他们相亲,施计离间了他们,两个头互相猜疑,以分裂成两只凤凰的悲剧告终。
六、民间童话告诉孩子,做事要切合实际,不要贪心,不要好高鹜远。
每年“除夕”晚上,孩子们守岁,深夜不睡觉,要听老鼠嫁女吹吹打打办喜事。这时大人给孩子讲《老鼠嫁女》的故事:老鼠看见太阳伟大要嫁给太阳;太阳说乌云能遮住它,老鼠就要嫁给乌云;乌云说风能把它刮跑,老鼠又要嫁给风;风说墙能挡住它,老鼠就要嫁给墙;墙说老鼠能在墙上打洞,于是老鼠还是嫁给了老鼠。蒙古族的《老鼠嫁女》还多了一个结尾:老鼠说猫能吃它,于是老鼠不愿嫁给老鼠而又嫁给了猫,猫一口把老鼠吞了。这就是贪心不足,好高鹜远,“这山望见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的悲惨结局。
壮族的《石匠》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故事:石匠不满意自己的位置,要当财主;财主不如大官威风,要当大官;大官不如壮人人多势众,又要当壮人;壮人被太阳晒得流汗,要当太阳;太阳挡不住乌云,乌云又不如大风厉害;大风吹不动石头;好,当了石头,这时几个石匠都来凿石头,最终还是当石匠的好。
这些故事告诉孩子,要善于寻找自己的位置。
七、民间童话告诉孩子,不要骄傲,不可欺负弱者。
藏族的《葫豆雀与凤凰蛋》中讲,葫豆雀是鸟中最小的,三个蛋被岩兔吃了两个,它告到鸟中之王凤凰那里。高傲的凤凰不予理睬,说这是小事,不应打搅它。葫豆雀很气愤,用草箭射中岩兔的眼睛,岩兔疼得钻进睡狮的鼻孔,狮子一急跳进大海,海里的龙以为狮子要吃它,腾飞上天,恰巧碰翻了凤凰的窝,把凤凰仅有的一个蛋打破了。凤凰最后找到了葫豆雀,葫豆雀说:“打碎了你一个蛋是大事,打坏了我两个娃就不是事吗?”凤凰羞愧地飞走了。
弱者怒起来,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强者的。我们不要轻视任何弱者,更没有理由欺负他们。
八、民间童话告诉孩子,要认识狼,还要能识别伪装成人的狼。
《狼外婆》也是世界闻名的一种故事类型。在法国的《小红帽》中,由于不认识狼,外号小红帽的姑娘和外婆都被狼吃了。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则增加了一个重要情节,狼把她和她的外婆吞食之后,一个猎人剖开狼腹,救了她们;小红帽把一块石头缝进狼腹,要了狼的命。
河南流传的《狼外婆》,狼在途中吃了外婆,伪装成外婆去外孙女儿家,姐妹三个发现了狼尾巴和吃剩的外婆的手指。三人设法逃出门外,爬上树。狼追出来,上不了树,姊妹说要用绳子拉它上去,结果摔死了狼。河北的《大灰狼》,是狼装扮成妈妈。辽宁的《老狼舅舅》是小花遇到装成舅舅的狼。总之,童话告诉孩子要警惕形形色色伪装的狼。
我国著名的《东郭先生》的故事,是说东郭先生怜悯狼,而险些被狼吃掉。与希腊寓言农夫怜悯蛇的故事如出一辙。寓言说农夫可怜冻僵了的蛇,把蛇暖在胸前,蛇苏醒后,咬死了农夫。鄂伦春族还有个猎人养狼的故事,说猎人因狼能抓狍子,养了一只小狼,没想到狼的个性难改,险些被这只忘恩负义的狼招来的狼群吃掉。这几篇故事都是说不认识狼的本性,或迁就狼的一技之长而忽略了它的吃人本性,就要酿成苦果。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生这种不能识别真伪的悲剧,这类故事也就经久不衰,而且从小孩子起就对他进行这种教育。这就是妈妈的爱心,也是为什么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流传狼外婆故事的缘由了。还应该说,人最后还是能识别真伪,能够战胜狼的,这正是人民大众的世界观。
民间童话还教育孩子,从小就应该锻炼敢于冲过种种难关,征妖伏魔,为民除害;要作事认真,不可粗心大意;要勇于为正义而奋斗,切勿自私;要尊老扶幼,讲礼貌等等,总之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人。
以上略举几例,说明民间童话对孩子进行教育所起的作用,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童话为孩子提供了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事无巨细地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去生活。正是这些世代流传的生动童话和故事中讲述的哲理,陶冶了孩子的崇高灵魂,融铸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的早期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
人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从儿童时代开始的,她带着母爱的温馨渗透孩子的心,如春雨般滋润。民间童话、儿歌是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应看到民间文学的各种形式以及民族风土习俗对儿童世界观形成的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这种早期教育对儿童是一种无意识的输入,对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像一块永远的胎记留在人身上,在人的一生中都会发生作用。许多大作家艺术家都回忆到自己童年时代母亲或保姆讲故事对他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有过这样的例子,某个强盗在作恶时忽然想起童年记忆中的一个美好善良的故事,他顿觉良心发现,受到良心的遣责,他抵御了社会上的恶势力,走上了悔过自新的道路
人的世界观由形成到确立,应该说主要是在青年时代。这时,也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和社会,选择人生道路的时期。世界观的形成主要决定于社会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我在中学时代,遇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于是,我立即投入挽救民族危机,向法西斯的斗争的洪流,选择了献身人民革命事业的道路。一出大学的校门,我就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革命根据地延安的青少年,也是从中学时代起,就在无产阶级革命教育下,成长为一代为人民无私奉献的新人。他们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却以乐观主义精神边学习,边参加战斗,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当年的环境和教育为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因而造就了一大批今天国家的栋梁,其中不乏国家领导干部和各种尖端科学的专家和学者。
历史证明,青年人的世界观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问题和所接受的教育。
尽管如此,从母爱开始的早期启蒙教育,民间口头文学所产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都始终伴随着人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起作用。民间童话以其美妙的幻想浸润着儿童稚嫩的心灵,栽培出善良、崇高的品德之花;谚语则以观察人生的结果所概括的高度智慧和训诫直接说教,指导人们的行为。有早期的良好教育,也需有后来青年时代的良好教育,一个人才能成才,也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我也一直认为,应当鼓励青年人向劳动人民学习,特别应向各族人民的口头文学学习。这对年轻人会大有教益,我个人有过实践经验,我也提倡过学校教育与民间文学采录相结合,培养青年学生。青年们向人民群众的口传文学学习,就会从人民这个巨大的智慧和经验的宝库里,不仅获得种种美的欣赏和乐趣,也可以得到培育自己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母亲的乳汁和战斗的武器。那么,请读读民间文学这部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吧!我想这不是我的偏见,而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1992年9月6日
附记:
1992年7月,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第十次大会在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召开,这是我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主要论述民间童话对人的启蒙教育以至一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