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粮食是“高科技福音”还是“巨大隐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基因论文,高科技论文,福音论文,隐患论文,粮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文件的出台使关于转基因粮食的争论波澜骤起,引起社会一片哗然。支持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担心者有之。人们关注的最大焦点就是转基因粮食的安全性。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断,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通过控制蛋白质表达,决定生物的特征特性,并在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传统育种技术一般只能在同一物种内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屏障,扩大可利用基因的范围;二是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不可能准确地操作和选择具体基因,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基因具有明确功能,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由于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因此,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紧密结合,能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大大提高品种改良效率,并可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转基因粮食是否安全?
在搜索引擎上键入“转基因危害”或“转基因隐患”,你会发现有上百万条信息,关于是否应推广转基因技术很多人展开激烈争论。安全性是很多反对者的主要质疑:10年无害能否说明50年无害,能否说明对下一代无害?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是否会变成实验用的“小白鼠”?还有人担心,转基因粮食不能留种,且对农药化肥具有特殊要求,西方跨国种子公司处于专利垄断地位,长此下去,我们对国外种子的依赖只会越来越重。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家、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认为:“国家颁发安全证书代表的是根据现有知识所作出的判断。由国家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用转基因大米喂养了很多代白鼠,没有发现转基因大米对白鼠生长、发育、智力、免疫、生殖等有任何不良影响。其中有一项是用纯Bt蛋白对小鼠进行灌胃,剂量达每千克小鼠体重灌注5克纯Bt蛋白,没有发现中毒、过敏、体重异常、脏器病变。每克‘华恢1号’稻米含Bt蛋白不超过2.5微克,按小鼠灌胃剂量折算推知,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吃掉120吨稻米也不会发生中毒、过敏、体重异常、脏器病变。如果按每天吃500克稻米计算,一个人活到120岁,也只吃掉约10吨稻米,不及小鼠灌胃剂量的1/10。我们最近查了食品、饮用水等相关国家标准,发现对人体无毒的Bt蛋白在转基因大米中的含量,比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还低。亚硝酸盐是经实验证明的中度毒性、高度致癌性物质。国家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为每克饮用水中不高于1微克。考虑到饮水量,可以说,我们研发的转基因大米比达标的饮用水还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表示:“不考虑饥饿、营养不良和儿童夭折等人类悲剧,一味地谴责生物技术的潜在风险,与盲目地利用生物技术而不考虑必要的生物安全一样,都是不明智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如果转基因抗病虫的水稻要人体做实验,他将第一个报名。
登海种业总经理李小霞认为,转基因种子都经过了严格安全实验,中短期可以肯定无害,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很多国家种植、食用转基因食品已很普遍。但转基因食品毕竟未经过代际实验,长期看还是个未知数。
据悉,目前农业部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四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用途限于加工原料,但还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境内种植。
联系电话:0531-8259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