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土建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和建筑难度的加大,土建工程施工将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土建施工技术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应用时,不仅落实难度大,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现有的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结合f房屋建筑工程实际,对现有的土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应用发展,以期为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全面提升打下基础。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
1导言
随着土建工程的快速发展,各类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中常用的技术,对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施工过程分为施工准备、支模安装、支模安装验收、支模拆除等阶段。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发挥高支模作用,必须对整个高支模阶段进行认真研究仔细施工。以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顺利开展。
2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房建土建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使得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在科技的支撑下应运而生,实现了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赋予了建筑物更加稳定、坚固的结构,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实现对建筑物外形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整体投入。但需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间的跨度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整体质量展开全面分析和评估,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而让施工技术在严格标的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进行。
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
3.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土建项目为研究对象,该工程项目是由2#楼、4#楼、6#楼以及地下工程所组成的,总建筑面积为88877.72m2。该工程项目地上结构第一层为商铺,层高的最高位置为6.4m高度,在架梁施工中,最大跨度为5.5m,梁体截面积分别为250×600mm和250×500mm。对于本工程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在该工程项目施工中,以地上结构第一层为研究对象,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3.2模板体系
在该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材料是由两种板拼接制作而成的,即厚夹板以及松木板。对于梁侧板,可采用厚夹板及松木板制作而成,厚度为19mm,另外,侧板的制作方式与梁底板相同,两类板的面积为65mm×45mm。对于柱侧板高度,应去除梁高,即5.8m。在该建筑工程柱侧板拼装施工过程中,对于两板之间,需要预留错缝,对于错缝的宽度,应控制在45cm左右,二者之间不能保持对齐。另外,在柱箍安装施工中,对于柱箍,可采用75mm×75mm的木仿,对于各个柱箍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45cm左右。在模板拼装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模板的干湿度进行检测。如果模板材料保存管理不当,则容易发生变形或者破损,对此,在模板拼接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其使用性能。
3.3高支模安装
由于胶合板与松木模板是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胶合板与松木板的厚度大于17mm以及19mm,才能确保模板体系安装符合梁板施工的质量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梁模板的安装施工时,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梁模板安装过程中,假如安装现场地面承载能力较弱的话,则必须采取在两只顶架下端铺设垫板的方式,才能确保梁板斜撑的牢固性,更好的为之后的混凝土浇筑提供相应的准备;进行次模板的安装时,必须先校正主梁的模板,并在主梁模板校正完成后,然后安装次模板,安装次模板需要在主梁模板的缺口处衬口档进行,保证次梁模板底板与侧板的固定,使得其满足次梁模板的安装质量;梁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及时的对其中线、梁模板中心位置是否与工程施工的设计要求相符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当进行调整,保证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3.4楼面安装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楼面安装运用时,重点是做好支撑设置,确保支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因高支模模板变形造成的体系失稳现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行业规定的施工流程来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安装楼面支顶时,需提前对楼面安装中涉及到的轴线和梁防线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楼面高度和水平度的精确性。然后沿着纵向横梁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和固定,要充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水平程度。脚手架的安装方式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于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在将脚手架两端进行锁紧固定的基础上,确保脚手架足够稳定的前提下再在两侧方向上安装,同时要确保上层脚手架与下层脚手架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两侧的立柱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5浇筑施工技术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土建工程在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般采取的都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运输混凝土施工材料时,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在运输混凝土这一建材时,一定要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运输到现场后,再使用泵车将混凝土材料输送至路面顶端的施工位置,接下来再由施工人员进行平整与铺展的施工。其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桩的均匀性,同时还应严格的按照要求控制混凝土桩的高度,避免因为混凝土桩的高度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此外,作为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要及时的振捣,才能在排出混凝土中气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如果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要及时处理,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3.6高支模拆除
混凝土浇筑振捣8-10d后,开展基于高支模混凝土强度的监测工作,若强度达到拆除标准则进行拆模施工,若未达到则持续监测直至其达到标准方可拆除;拆除高支模环节依据“浇筑→拆除→分级→分段拆除”的流程开展工作,先拆除从属模板,再拆除主要模板;拆除过程中需要先构建拆除平台,之后逐个拆除,将拆除的构件以类型为标准分类放置,例如,散板、支架等,确保规范、合理放置,需注意在拆除过程中尽量不要冲击楼层。对于拆除后的模板及时清运。临时放置的位置应当与楼层边具有大于1m的间隔,同时注意高度低于1m。禁止放置到特殊位置,例如,脚手架边、楼层边等。在拆除楼面梁板高支模前需要看到混凝土强度数据,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等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够开展拆除施工,拆除时应当从中部开始向两端以对称的方式拆除。
4结论
综上所述,房建工程土建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检查、安装、验收以及拆除,才能确保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房屋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作为高支模施工的工作人员而言,如果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避免由于操作原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有效的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晶.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475-476.
[2]李文龙.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 (37):8-9.
[3]王新宏.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 (40):15-16.
[4]戴克任.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 2018(32):27+33.
论文作者:陈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脚手架论文; 工程论文; 楼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