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的提出与党对“历史周期率”的跨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论文,党对论文,代表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治党兴邦的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为我们党跨越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者盛衰成败的“历史周期率”,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古老而常新的课题
早在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在与谋臣议政时谈到守成艰难的话题。房玄龄总结说,率兵起义,群雄四起,南征北战,逐鹿沙场,才最终取得天下,可见创业何其艰难。而魏征更有高见:自古帝王之业,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可见守业更难。太宗认为,创业守业皆难,而创业之难毕竟已成过去,守业之难,才是我们今后应高度警觉的。当历史推进了十多个世纪后,1945年8月初,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与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意味深长地拉起了这一古老而常新的治国话题。当毛泽东同志询问黄炎培先生对延安政权有何感想时,这位阅历丰富的前清举人、原同盟会员、国民政府参议员以非凡的历史洞察力和敏锐的政治眼光预感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了,于是对毛泽东坦诚进言,尖锐地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即“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最终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并企盼即将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能够找到一条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最终跨越“历史周期率”的新道路。面对民主人士的诤言,毛泽东满怀信心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新路,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推翻旧制度,夺取政权,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能够取得成功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然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一朝解体覆亡和东欧剧变,把半个多世纪前民主人士曾经尖锐提出的共产党如何摆脱“历史周期率”支配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再次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促人深思,令人警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执政条件下如何拒腐防变、加强自身建设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为避免“历史周期率”的重演,作了很大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治党理政的过程中,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明确提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特别是围绕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创造性地推进这项伟大工程,及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把它提高到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实践,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跨越“历史周期率”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坚实的社会物质基础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1079页)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28页)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先进生产力。面向世界、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忠实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是代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必须把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标准定位在当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世界先进水准上。在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条件下,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和调整一切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健康发展的体制和环节,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开辟道路。当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对社会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用先进生产技术带动、装备、改造传统产业。要高度关注和迎头跟上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优先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当代高新技术,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就能不断强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物质基础。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之一,既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世界各民族发展史表明,没有文化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而落后的民族是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不重视文化建设的国家是没有凝聚力的国家,也是不可能强大的。
江泽民同志总结党的建设和我国文化建设的经验,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到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这一战略高度来认识,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也标志着党的执政思想的更加成熟。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智力支持。
我国现阶段的先进文化,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同时,反过来对一定的社会生活起巨大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社会起引导、促进作用,反动落后文化对社会起消极作用。古往今来的一切社会变革,各个阶级无不首先通过思想文化的形式奏响社会变革的序曲。正因为如此,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停止过利用文化渗透等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民主革命中,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要努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始终高度关注思想文化建设。邓小平同志总结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科学的界定,为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同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文化建设发展的多样性。必须始终明确,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否则,势必导致思想混乱,文化倒退,四分五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灵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要求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整个先进文化不断发展,而且还必须在我国一切文化领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社会道德、科学技术等方面,坚持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不断繁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通过理论武装,舆论导向,形象鼓舞以及环境陶冶等途径,运用法制的强制力,道德的约束力,艺术的感染力以及教育文化的渗透力,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帮助和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建设反映社会进步和时代精神的良好的、文明的、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始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深厚的社会政治基础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而夯实执政的社会政治基础。
我们党始终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为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由于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胜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党也因而成长壮大为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推翻三座大山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党带领人民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使国家的综合国力、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使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得到满足和实现,使党的执政地位从总体上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面前,在艰巨复杂的改革开放面前,我们党能否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这首先取决于我们党能否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因为人民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使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我们想问题、作规划、定政策、办事情都要始终着眼于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尽心竭力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与广大人民心连心,同甘苦,共忧乐。当前尤其要重视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广大人民从切身的、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满足和实现中深切感受到根本利益的存在和意义,认识到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忠实代表的客观实在性,从而使广大人民进一步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赖和认同,使党执政的社会政治基础日益巩固。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建设与国家民族命运的休戚相关。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特定使命,使中国共产党成了唯一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外部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是在几十年血与火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和亿万人民的唯一抉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共产党的执政来实现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也是通过党的领导、经过法定程序最后转变成国家的意志,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和实现的。在当代中国,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无法得到维护和保障,只能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最终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夯实党的执政之基,永远保持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保持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贯性和忠实性,永远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