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李潮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李潮

河南水建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8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更是会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加大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混凝土;施工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选择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关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对于更好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进水利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1水闸底板施工技术

就普遍情况而言在进行水闸底板浇筑之前,会在软土地基上铺上一层厚度约为8~10cm 的素混凝土垫层,从而达到保护地基的目的。水闸的底板立模应该要在水闸的四周都架设侧模板,接着利用地龙木以及支撑来将其固定在木桩上。而想要防止底板层面在浇筑过程中产生沉降,那么混凝土的强度就要和浇筑处的强度相同,并且还应该在浇筑的表面形成麻面,然后此状态下进行钢筋固定操作,与此同时可以利用底板舱面的脚手架方式混凝土减料口层的钢筋出现变形的情况。在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严格确定钢筋如何分布以及分布的距离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确保其强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和规范,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1.2混凝土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水利水电项目后期正常工作的保障,如果水闸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工程使用上的瘫痪,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对水闸的建设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在水闸的建设中,主要包括漏洞式和敞开式两种,这两种建设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环境而定,一般在比较开阔的地带使用敞开式水闸建设,在狭窄的山间通常使用漏洞式水闸建设,但两种水闸建筑方式都需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支撑,比如,在水闸的建设中,一般水闸底部需要很高的强度来防止水闸的下陷,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对水闸底部进行加固。

1.3水坝分缝分块施工技术

在水坝的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长度一般比较长以及建设面积比较大,这就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水坝的建设,分缝分块施工技术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建筑方法,它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效率。在水坝的建设中,可以根据水坝的长度将水坝进行分缝分块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块水坝的建设方向和高度,保证各个分块水坝具有方向和高度的统一性,便于后期的接缝处理。通过分缝分块施工技术的使用,就可以很好的缩短施工时间,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

1.4水坝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通过上文讲述,在水坝的分缝分块施工完成后,就需要进行水坝的接缝灌浆工作,来实现水坝的整体结合。在水坝的建设中,水坝的分缝分块施工占有很大的工作内容,因此,就会一定程度的对接缝灌浆的工作产生不重视,但是它对水坝的整体质量是很重要的,水坝接缝灌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水坝后期的使用安全性,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在接缝灌浆工作中,要端正施工的态度,规范施工的要求,严格按照接缝的顺序,保证横向和纵向灌浆工作质量,确保水坝质量的完整性提高。

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施工材料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原材料的质量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至关重要。具体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优质的水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之前,要对水泥的品质进行检查,确保所选择的水泥是由正规厂家所生产的。二是,选择合适的骨料。工作人员需要对骨料的含泥量加以控制,并结合该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骨料,依照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来选择最合适的砂子。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时,工作人员需要对骨料的硬度以及砂子的大小加以控制,并使用纯净水进行混合。三是,选择正确的外加剂。要选择由正规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外加剂,并对外加剂的型号和添加量进行确认。四是,合理控制配比。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混凝土的配比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在进行配比之前,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应先对施工人员展开培训,并委派监理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

2.2混凝土浇筑

在利用混凝土材料来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前,首先应该排除掉所有可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然后按照国家和行业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混凝土的配比加以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关系加以处理,从而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地进行,而这个过程应用到的就是混凝土浇筑技术。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会更加倾向于使用自然流淌和分层浇筑的浇筑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想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足够的保证,并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施工员一定要坚持“斜向分层、连续推进”的浇筑原则,这样才可以实现一次性完成浇筑工作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尽量缩短浇筑时间的间隔,确保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工作。通常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序从低到高浇筑,混凝土浇筑方法一般先浇筑结构比较长的一侧,后浇筑结构比较短的一侧,浇筑一定要连续不间断。分层浇筑混凝土完成后,要及时振捣,大体积的混凝土宜一般会进行二次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位置也要把握好,尽量避免出现过振、漏诊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够。

2.3混凝土振捣

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人员应尽量采用现代化的设备来对混凝土加以振捣。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进行严格的把控,通常情况下,停止振捣工作的判断标准是混凝土不再发生持续的下沉行为,且混凝土的表面不再产生浮浆与气泡。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一定要确保证振捣的全面性,并确保钢筋的预埋位置不会出现变化。对于混凝土中一些钢筋密度较大的区域,在进行振捣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振捣方式,以免对钢筋的结构产生破坏。

2.5混凝土养护

一般而言,混凝土养护开始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来确定。养护混凝土的目的就是使水泥完全水化,使混凝土加速硬化,防止混凝土因气候等因素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对于一般环境下普通水泥品种的养护,应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而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要持21~28d。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针对大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水分易于蒸发的问题,可以在其表面盖上草帘,再进行洒水养护。此外,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之前,可以混凝土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或者测温管,可以及时监测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里表的温差,降温速率要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要求,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差低于30℃时,再拆除保温养护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的时间一般在15d以上,在养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塑料薄膜,或者养护剂是否完整,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湿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要本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规定来完成工程任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探索中继续开发创新,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更快更好的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何伟杰.关于水利水电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5(12).

[2]甘斌.浅述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传播,2015(06).

[3]杨洁萍.水利水电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6(17).

作者简介:李潮(1985年—),男,工程师。

论文作者:李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文_李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