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_农民论文

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_农民论文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收入论文,对策论文,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重视粮食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但承担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59亩,相当于世界人均3.75亩的43%,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66%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区,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量的39.8%,有6800万亩陡坡耕地还要实行退耕。全国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严重退化。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农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正确的农业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上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投入的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大大提高,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是遇灾害特别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就受到很大影响。在当前粮食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绝不能忽视和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为确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在资源配置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是防范国内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危险的重要举措,要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保护价收购制度和国家粮棉储备调节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管理,对相关的国家财政补贴制度和政策进行积极改革,以提高国家财政补贴农业的效率,是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和粮食增产增收的根本措施。

二、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选择

农业结构主要指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是指生产的种植结构,或者说成是作物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广义指林业、牧业、农村副业、渔业等,狭义农业产业单指种植业,即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作物的栽培业。现代农业产业是指农业生产产业、农村多种经营产业、农村商业和农村工业化产业。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即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了由市场决定产业结构、产品数量,由需求多样化、优势化决定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因此,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实现“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调整农业结构的着眼点要放在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上,从市场需求出发,更新粮食品种,增加优质粮食和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生产。要抓住农产品供应较为充足的有利时机,结合本地区土壤、气候及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找准产业定位,寻求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高效低耗农业,积极发展出口创汇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对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结构等进行适应及时的调整,淘汰和调减那些不适销对路的品种,增加名、优、特、新产品生产,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化特色产业和产品。

种植结构的调整要由“二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向“三元结构”(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转变。特别要把种植饲料作物提到相应层面上来,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为扩大牛、羊猪及优质禽类、奶类的生产提供必要条件,扩展绿色食品的发展空间。

粮食结构的调整,要从单一品种向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转变,由单纯追求产量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扩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中国国内粮食价格由于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活劳动成本上升以及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将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国内市场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已成定局。国内粮食形势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压力,但对不同产品而言,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国内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状况,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加快部分粮食品种的生产。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世界大米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进出口量也将有所扩大,这对中国大米生产、出口将产生积极影响。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日本及韩国承诺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其国内大米市场,这对中国大米出口是有利的。欧洲联盟与美国也同时承诺削减其大米支持与保护水平,从而世界大米市场竞争与扭曲状况将呈缓和趋势。许多亚洲大米生产国,如泰国等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也承诺不扩大使用会扭曲大米贸易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世界大米贸易自由化趋势必将促进中国大米的出口。中国大米的出口除需面对泰国等传统出口国的竞争外,还面临着品质改良与结构调整的压力。

中国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由于人口增长,加入WTO后为中国小麦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当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突出问题是以一家一户作为生产单位。农户经营规模小,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农业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各类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它可以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营和生产技能传送给农户,有效地解决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户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连接问题,促进产销衔接和农业结构调整。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产品生产优质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进程。在现阶段,对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企业增收,二是农民增收,三是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四是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发展乡镇企业,必须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努力培养与提高经营者素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新老企业找准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注重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升级,走以质量求发展的道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关键是利用好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即依山用山、依矿用矿、依林用林,以发展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主导产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创名牌产品。

乡镇企业的创业与发展的历程是十分艰难的,如今走上成熟发展的道路。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支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家应针对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激励乡镇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力度。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是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重要因素,对乡镇企业自身的结构、效率、就业及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造成巨大的显性和隐性损失。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探索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与城镇化过程紧密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在一定区域内统一规划乡镇企业布局,要集中连片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工贸小区。为农村实现城镇化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比起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乡镇企业发展较慢。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

五、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世界城市化水平来说还相差很远。据统计,1997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而我国只达到28%。与日本相比,我国城市国土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0.7座,日本则为55座。我国城市国土密度如果达到日本现在的一半水平,则需要增加21000多座城市,即使把我国现有19216个建制镇都发展为城市也不可能达到上述水平。显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建制镇必将成为我国城市化的起点。

各级政府必须把小城镇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小城镇发展的布局、规模和要求,以及推进市场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导向,使小城镇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行为。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结合乡镇企业的发展,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发展小城镇关键是发展经济,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在加工、贸易和旅游等方面形成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特别要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市场扩大的良性循环,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因此,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时都必须向小城镇集中,这是小城镇经济繁荣的基本保证。

为加快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应制定小城镇吸引农民的相关政策(如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投资政策、土地政策、户籍改革实施办法以及土地承包权限问题、农转非问题、建房购房和就业等),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对迁入小城镇的农民住户,在就业、医疗、参军、上学、入托、迁徙等方面,应享有小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同等待遇。实施小城镇建设工程,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要规划居民住宅区。在规划的住宅区域内首先规划建设水、电、道路、电讯以及环境等公共设施。

六、拓宽增收领域,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聚财之道

单靠生产粮食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必须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为农民寻求聚财之道。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国家应制定相关支持、优惠政策,建立完整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相适应的监督机制,使农民做到依法经营,合法收入。允许农民从事多种产业,如经商、办厂、养殖和多种经营等。允许农民自由流动,外出打工等,同时规定对自由流动、外出打工农民的土地,只要按规定缴纳农业税,可以继续经营使用;对不愿意继续经营使用的土地,可以转租,也可退给国家。这样做,一方面减轻农民缴纳农业税的包袱,另一方面便于农村土地的集中调剂和使用,更利于农村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允许农民创办公益事业,如幼儿园、养老院、医疗站和运输业务。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负担就意着增加农民收入。中央非常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和政策。但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政策落不到实处,层层敷衍了事;二是摊派项目过多,农村修桥、补路、修建学校、广播、电讯、通电、绿化种树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达标活动支出,统统摊在农民头上;三是乡镇机构臃肿,供养人口过多;四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村的建设与改造事项操之过急,超越财政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五是各种名目的税目太多。

为减轻农民负担,中央应制定减轻农村税费的相关法规,严格限制和截治农村基层政权现农民和乡镇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权利;要坚决精减乡镇政权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财政负担;从财政体制上解决乡镇企业办企业,以及加重农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的问题;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提高农民真正参与民主决策的程度。建立农民对基层政权的监督机制;切实清理相关部门对农村教育、农民建房和用电等方方面面规定的不合理收费,把农民从重负中解脱出来。

七、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为农村创造生存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生产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稳定全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潜在效应。农业是提供社会基本生活资料和轻工原料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不可低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农业本身属于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它不仅要承担自然风险,而且还要承担市场风险。我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旱不能灌、涝不能排、靠天吃饭的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

上述问题,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单靠农业自身是无力解决的。因此,为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是: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八、解决农产品收购问题是解决农民“卖难”、“买难”与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农村的农产品定点收购网点太少,收购秩序混乱,农产品“卖难”十分突出。如粮食丰收了卖不出去,即使能卖出去,压等压价现象十分严重,甚至拿不到现钱。猪“出栏”了,卖不出去,不知往哪去卖,只能卖给“猪贩子”,价格真正体现了“市场价格”,吃亏的是养猪人,是吃猪肉的人,赚钱的是买猪人、卖猪肉的人。最终吃亏的是农民。农民种植的各种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产品同样存在更大的卖难,如蜂蜜、羊毛、蚕茧、禽蛋、药材等出售十分困难。

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靠农业,目前恰恰是农业增收因素不多,减收因素却不少,农产品卖不掉、卖不出好价钱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农业丰收了,粮食增产了,广大农村卖粮难的问题较为普遍,一是收购粮点少,二是不能兑现,三是压等压价和相关等级价格中的不正之风。农民心不顺,有怨气,“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又得不到钱,又卖不出好价钱”,这是农民心声,也正是农民不愿种地的重要原因。农民“卖难”已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和农村稳定。因此,农民“卖难”问题必须解决。

为使农村分散的社会生产与多样化的需求有机联结,应当积极发展集散容量大、覆盖面宽、辐射范围广、交易效率高、城乡结合点大的商品市场,形成农副产品、工业品集散中心。这是解决“卖难”、“买难”问题的根本措施。

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前提下,要积极增设农副产品的收购站点和粮食的收购站点,切实解决“粮食多,农民卖难,政府为难,财政困难(财政收入随粮食增收而下降)”的农民“卖难”问题,同时加强市场的规范管理和秩序整顿,为开拓农村市场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政府要加大解决农民“卖难”问题的力度。

九、依靠科技教育、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之源

我国科技教育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由70年代的27%,增加到90年代初的30%、1996年的39%、90年代末的42%。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教育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相比,我国尚有一定距离(发达国家科技教育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一般为60~80%)。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量。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很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重高达90%。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应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做好农村科普工作。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农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技术。

充分利用发挥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科学研究力量,围绕科学种田、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开发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对有针对性的紧密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研究的课题,国家要给予支持,制定引导农业科技下乡的优惠政策,使农业科技真正实现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标签:;  ;  ;  ;  ;  ;  ;  ;  ;  

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