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审计局 广东 阳江 529931
【摘 要】电子审计证据的取得和运用在审计工作中日益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计算机审计中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电子证据的特征,然后指出当前计算机审计取证和运用证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计算机审计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电子证据;问题;对策
引言:
计算机审计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先进的审计工具来执行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职能的审计方式。
1.电子证据的特征
1.1电子数据生成的自动性和精密性
人工录入初始数据,计算机系统会利用相关软件完成后续的运算、处理,自动生成所需结果。由于运用的软件由专业机构科学设计,此过程若没有意外或人为恶意干扰,电子数据则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精密性,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其他证据类型要小得多。
1.2电子证据具有多样性
传统的证据表现形式比较单调,而电子证据充分利用文字、表、视图甚至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存储,并可以"多媒体"形式来展现,这是以往证据所望尘莫及的。由于其借助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极大地改变了证据的运作方式。这种将多类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特点是电子证据所特有的。
2.计算机审计实施步骤
2.1程序合规性检查
检查资金拨付时是否按预算批准的范围和金额进行审核?是否严禁无预算的开支和串项目拨付预算资金?一级预算单位收到下属单位的直接支付申请后,是否按规定及时审核上报?基本支出用款计划是否在年度预算内按均衡原则编制?项目支出用款计划是否按执行进度编制?收到追加、调减预算时,是否及时调整报送用款计划?是否定期与有关业务执行部门沟通用款计划情况?年末是否复核预算支出,并与预算文件核对,保证预算资金金额入账?指标管理是否完整,帐目是否一致。
2.2电子数据检查
一是依据从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管理系统中导出2013年部门预算指标电子数据,从财政部门部门预算输出报表中导出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表福利费项目电子数据。
二是对部门预算输出报表福利费预算指标按类、款、项逐级汇总,对福利费预算总金额、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单据核销金额、单据余额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预算纸质资料、人大批复预算明细表核对,通过数据之间的相互验证,检验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3.计算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3.1相关法律制度和审计准则欠缺
首先是电子证据在法律上的证明力问题。目前,我国关于电子证据的规定散见于几大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当中。但是,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明确规定电子证据能否作为证据,与传统证据拥有相当的证明力。然后是审计准则中有关电子证据的问题。现行审计准则未就电子证据如何采集进行明确规定。
3.2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足
计算机审计取证过程中,缺乏真实性。一方面,电子证据具无形性、易被篡改甚至灭失,这些特点易导致取证失实。实际工作当中,作为电子证据生成来源的初始电子数据,其采集主要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很难对具体操作过程进行督促监督,难以保证审计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电子证据是由计算机处理过程中自动生成的,这易造成审计线索不够清晰、隐性化等问题,导致电子证据真实性不足。在计算机审计中,手动录入原始数据后,后续结果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存储,并存储于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介质中,而不会有各种实物单据、凭证、报表等贯穿于此过程。
3.3缺乏相关证据一致性分析
电子审计证据非直接证据,所以,搜集的电子审计证据除了与做出的审计结论相关,还要与其他审计证据具关联性,以为证明同一结论服务。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依据审计目标,重新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得出结论。若审计人员只局限于分析结果而出具审计报告,不考虑与其他审计证据间的关联性,得出的结论易有失偏颇。既使被审计单位不愿确认,也严重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4.对策
4.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审计准则
现阶段,我国初步建立了电子证据法律法规系统,其中包括《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和《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有关规范。但当前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完善,将电子证据专门立法提上日程已是大势所趋。
4.2按照客观性、完整性和关联性要求采集电子审计证据
客观性又称真实性,是指应当以实际性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地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如前所述,电子审计证据具有不稳定性、易消失,很难保证其客观存在,因此需要其他手段来固定证据。将计算机中存储的电子数据输出,并以书面材料保存,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完整性,即所有采集的电子证据综合起来,最终指向的结果符合逻辑且具唯一性。审计工作对系统性、全面性要求较高,要达到此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各个环节都能谨慎、周到,以保证电子证据采集和运用过程中的完整性。
4.3运用各种电子证据采集方法,开发新的审计技术和取证方法
电子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为电子通讯中的电子证据,如电报、电话、语音、传真资料等;二为封闭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证据,如单位内部局域网中的电子文件、数据库、传统电子数据交换及内部软件生成的电子资料等;三是开放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数据,如网络中的往来邮件、开放式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公告板、即时聊天记录。
5.计算机审计的几点启示
5.1加强领导,完善计算机审计技术领导机制
加强对计算机审计技术工作的领导,在领导机制上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树立计算机审计技术工作“一盘棋”思想。一是审计机关一把手要重视计算机审计,重视计算机人才培养,能主动出面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排除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二是分管领导要对自己分管的计算机审计项目负责,确保分管的工作目标与全局计算机审计技术工作目标结合,对分管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审计项目抓出成效。三是明确审计组长职责。审计组长对自己所承担项目AO实例及计算机审计方法负责,并担当好主审的角色,出色完成AO实例及计算机审计方法撰写。
5.2发挥专业优势,保证计算机审计的顺利开展
从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深刻认识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创新的高度对计算机审计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在每个审计项目中,局领导都要求计算机技术人员提前介入并紧跟全程,确定计算机审计重点、方法、步骤及数据需求,制定出详细周密的计算机审计方案。
6.总结: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也逐渐普遍应用于包括审计在内的诸多领域。电子审计证据的取得和运用在审计工作中日益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计算机审计中存在很多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淑芳;;审计机关开展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7年27期
[2]刘志军;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陶玲;;计算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论文作者:李康志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证据论文; 电子论文; 计算机论文; 预算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完整性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