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第一中学 安徽 六安 237400)
摘要:在一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许多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品,过多、过细、过浅的提问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平淡无味,不仅课堂效率不高,学生也失去了活力。所以,提问设计的求变与求新,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学课堂,提问,设计,实验
一、核心问题
理论上来说核心问题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会提问”教学实验,让学生进行“表层问题、内层问题、深层问题、联想问题、创新问题”的“五层次”问题研究性学习;学会设问、提问、释问和评问,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认识、检查学习、掌握知识、促进思维、纠正错误、发展智慧、形成能力、实现学习目标。使学会提问成为一种可把握、可动作、可评价的一种学习动力和能源,教师积极参与学生问题的解决过程,给予适当帮助,加快课堂上师生双向信息交流,协调课堂教学步骤和进程,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把能否科学地进行课堂提问作为衡量和检测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标准。其成果形式如下:
1.形成启发式教学的课堂特色,打开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2.充分挖掘师生潜能,夯实“以人为本”,“办学以教师文本,教学以学生为本”[1]的理论基石,形成一整套“学会提问”的教学理论。
3.充分体现“为学为师,求实求新”学校教育的特色,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实验原则
中学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学会提问”,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精确原则。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提问要突出重难点,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涉及的一定范围限制内作答,避免因指向不明、限制不严而发生理解上的偏误。
2.适度原则。问题的设计,包括选择问题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时机以及问题的难易等都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程度紧密相联,因而设计的问题要适当。
3.民主原则。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否定的评价或批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4.鼓励原则。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勇于发声。鼓励学生坚持自我,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三、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设计
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提问,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活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那么,如何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率,就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教学提问分层设计,防止两极分化
在进行教学提问时,需要依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差异化的提问内容,实施分层提问,防止初中生的语文成绩两极分化,鼓励初中生在语文课堂进行自主思考。比如,《观沧海》的教学,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望海所看到的和想到的景象,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我设计的提问如下:诗歌的抒情方式大致有三种:写景抒情、叙事抒情、议论抒情。本诗属于哪一种抒情方式? 你认为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诗中那一个字能够统领下文? 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初中生,我设计的提问如下: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看到了哪些景物? 你认为诗中哪些诗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2.教学提问注重点拨,防止模糊不清
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提问时,只注重提问的形式,而忽视提问的结果,也就是说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点拨,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思路不明确的现状,学生找不到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比如,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本插页中鲁迅图像展示给学生,并告诉学生鲁迅的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深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提问。如果单纯地向学生提问三味书屋的情况,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趣,因此,我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提问,这样就巧妙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学习散文,必须要找到文眼,才能够理解散文的真实含义,我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初中生探讨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最后学生都能够找到文眼:“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还为学生提出了开放性的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3.教学提问精讲多练,防止低效重复
在一些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的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往往省略课堂提问环节,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有的教师总是选择语文尖子生回答课堂提问,这样可以避免后进生在回答时耽误时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提问时会巧妙地设置悬念,让学生把回答问题当成是一种快乐,形成一种积极回答问题的心理渴望。比如,讲《背影》,在设计提问时我依据学情,注重精讲多练,从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入手,注重激发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请学生找出并品味父亲朴实无华的语言,从父子对话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4.教学提问加强拓展,防止思维受限
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加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给学生带来学习语文的动力。比如,讲《陋室铭》,我先让学生归纳本文的写法及主题,然后进行拓展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你的看法如何?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教学提问设置合理,防止时间浪费
中学语文教学提问设置要科学合理,不能浪费过多的教学时间,但也不能“一笔带过”,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曾观看过一次初中语文公开课,在那堂公开课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师设计了丰富的提问内容,但是他并没有把握好时间,占用了太多的教学时间进行提问和互动,结果教学任务并没有全部完成。见过这样的案例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在语文教学时我会先进行学情分析和教学规划,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提问时必须要给初中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不能打断学生的思考,防止学生对课堂提问产生厌烦情绪。还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转变语文教师的角色,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提问必须注重启发性和连贯性的特点,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参考文献:
[1]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 (11): 98.
作者简介:方倩(1991.08—),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霍邱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论文作者: 方,倩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2018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学生论文; 初中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抒情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品读》2018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