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技术创新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技术创新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创新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我国论文,根本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技术创新能够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

我们已经指出了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几项基本要求。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能否符合那些基本要求呢?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集中起来是要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能力,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一再为国际和国内的实践经验所证实。质量和效率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任何产品和技术都有其生命周期,需要更新换代,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地提高质量和效率,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也是技术创新功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技术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范围。因为技术创新是有不同类型的。第一种是渐进型创新,主要是群众性的由员工在现场进行的技术改进和革新;第二种是质变型创新,一般是在市场推动下,经过有组织的研究开发、工程化、生产并推向市场来实现的,它的成功可以导致产品性能、质量和生产工艺的质的变化;第三种是技术系统的变革,这类创新可以导致一个以至几个新行业或产业的出现;通过技术引进把新产业移植过来加以培育和发展也属于这一类。第四类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也称为技术革命,是极其重大的创新,一般说这种创新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发生一次。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也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

(2)要素优化组合和提高其利用效率的运作方式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要求。熊彼特在创建创新理论时就曾经指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重新组合,是生产函数的一种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优化各种要素的组合,特别是充分发挥技术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选取提高要素利用效率的运作方式,也是技术创新模式不断探索的一个命题。在要素组合和运作方式层次上,技术创新也是完全符合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要求的。

(3)关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人认为,我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现在提出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还为时过早。这种顾虑和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赞成我国目前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种评估,但不赞成为时过早的这种看法。前面说过,技术创新是有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事实上,上面列举的前三种创新我们都有成功的经验。远的不说,60年代我国有开发“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近些年来,我国的船舶工业就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程控交换机几个新机型的开发、曙光并行处理机的开发、海尔集团、长虹集团、联想集团等许多创新的成功,都是有典型意义的范例。此外我们还有不少新的生长点。依照技术获取的不同方式来划分,可以进行自主开发创新,也可以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开发来进行创新,所谓“二次创新”后发展的国家在经济起飞的初期往往都是先以引进技术为基础,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开发进行创新起步的,以后再逐步提高自主开发创新的比重。日本就是这样成功的,韩国也是这样成功的。据日本野村研究事务所对1954年到1964年日本投放市场的典型产品的技术构成所作的调查:13%的产品是靠自己开发出来的技术生产的,12%的产品是靠引进技术生产的,75%的产品是靠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生产开发生产的。据1977年日本科技厅对日本私人企业的技术构成情况所作的抽样调查,以全部技术为100%,国内技术占57.7%,国外技术占42.3%。在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中,引进后直接应用的占整个技术构成的4.8%,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后再应用的占整个技术构成的18.1%,引进技术同国内自己开发的技术综合应用的占整个技术构成的19.4%。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我们这样几个概念:在1954年到1964年期间,日本投放市场的典型产品中,原封不动地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仅为12%,靠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生产的占88%,其中自主创新的占13%,二次创新的占75%,说明在那个发展阶段,已经是主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而技术创新的类型则是以二次创新为重点的。到了1977年,靠引进技术直接应用生产的只占到4.8%,靠技术创新生产的已占到95.2%,其中自主创新的占57.7%,已经成为主要的方式;二次创新的占37.5%,已降到次要位置。总的说来,日本的经济是靠技术创新得到振兴的。我们也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和技术水平也并不是很高的,而那个阶段已经有88%的产品是靠技术创新来生产的。难道说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还不如那时的日本吗?这里有能力问题,也有体制问题,但首先是观念问题、战略问题和政策问题,现在该是我们转变观念,调整战略和政策的时候了!

至于可操作性,也是能够解决的。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内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也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有许多都是可以参考选用的。

三、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一)首先要转变观念,突破“思维定势”

循着技术创新的理论思路来总结国内外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就会觉察到,我们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观念即“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并不都是正确的。例如,我国的研究机构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确实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这些成果中能够对提高重点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水平有重大作用的、可以实用的技术并不是很多的。由此可以看出,把技术的先进性作为研究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显然是不够的。又如,我们这些年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技术和工艺设备,特别是引进了大量的生产线,虽然也进行了消化吸收,但多数是停留在能够生产和进口替代的“国产化”水平上,一般说来国产化程度高的产品的质量并不比原装产品质量高。我们很少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的再开发,像日本人一样搞“反向工程”,从而对原来的产品和工艺进行重大的改进。我们有的企业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经验,可惜为数太少。

(二)要多方面、多层次地推进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由有关各方面和各层次共同努力,以便取得系统集成的良好效果。

由于每个层次和每个方面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各自都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践经验,国内外都作了许多研究和探索,这里只能提出一个极为粗略的框架性思路。

(1)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因为企业不仅是技术的需求者和应用者,也应是技术的供给者。企业具有能够从市场和技术的调研和预测入手、提出技术创新的设想并作出决策、进行全过程的实施和管理这种功能性的优势。企业要制订出包括市场、产品、技术、人才、营销和服务的创新战略,建立技术和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塑造企业文化,等等。

(2)研究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基础研究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优势,对于技术创新有重要的支持和先导作用。研究机构和大学可以为企业或者与企业一起提供重要的研究开发成果。在特定条件下,研究机构和大学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实现了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和营销服务等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国内外都有成功的经验。

(3)政府在促进创新方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国家目标构筑并不断改善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系列职能机构、组织和政策体系。其目的是使科技资源和其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应用。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制订出一组比较配套的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

(4)研究和制订出一些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并付诸实施。

(5)在区域发展的层次,首先需要选择为数不多的重点产业,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弱点,找到通过技术创新使它们具备竞争优势的战略和措施。应帮助一些重点企业制定好技术创新战略和建立起有效能的技术创新机制,还要不断改善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强化有关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和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新机制

目前我国存在着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许多系统、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短缺和人才得不到合理使用并存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几个方面。一是靠强化对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把人员的潜力进一步开发出来;二是改革对人员考核和选拔任用的机制,为有才能的人多创造一些施展其才能和取得成就的机会;三是建立培养选拔、任用企业家的新机制,以利于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和涌现出更多的企业家。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企业家的天职就是推进创新。我们有了更多的优秀企业家,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标签:;  ;  ;  

技术创新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