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真正使阅读教学化繁为简、化知为能、化模?糊为清晰、化无序为有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一直是语文教师关心?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谁生疑呢?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让学生学会阅读,成为符合对世纪要求的“能力型”的人才,就应?该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而教师只是在何处质疑及如何质疑上加以?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引导呢??
1 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进行质疑释疑?
这种质疑释疑,抓住了阅读的关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阅读?目标和要求)和集中性(相对集中于阅读的重点、难点),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住内容进行质疑释疑,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2 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
一些字、词组成一个能表达意思的句子,再由一些句群组合成段?落,最后由众多段落构筑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一个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读者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一句到一句,?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文章内容的连贯的整体意象。如果?对部分词语、句子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词语、句子、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写作的目的和作者的态度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
3 在文章前后“矛盾”处质疑释疑?
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文?学创作有时为一定的需要会“违反”这种规律。看鲁迅《祝福》中一段祥?林嫂与“我”的对话:“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罢。”“那么也就有地狱了?”“论理,就该也有。”“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实在,我说不清。”?
这段对话展示了两个人物的矛盾心理。祥林嫂的心理矛盾是既?“希望其(指灵魂)有,又希望其无”。“我”的心理矛盾是:既不愿使她想?与儿子“团聚”的希望失落,也不愿让她再背上死后被“阎王锯开”的恐?惧。因此,一个一问再问,越问越实;一个愈答愈虚,终于陷入了“说不?清”的两难之中。通过质疑释疑,不仅能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进行对话描写的高超?技巧,而这正是阅读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4 在言尽而意未尽处质疑释疑?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释疑,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莫泊桑《项链》的情节设置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更妙的是它的收尾,于高潮处嘎然收笔,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对结尾的质疑而思,对情节的重新续写,显然能起到上?述功效。?
5 从不同的角度质疑释疑?
人往往会困于思维定势,习惯于沿着常规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比如,关于《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作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是否能摈弃阶级分析的种种偏见,?发现人物性格的另一闪光面———格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教师?就是要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论文作者:胡成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文章论文; 段落论文; 词语论文; 句子论文; 学生论文; 加工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