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大学生践行孝亲敬老文化——以杨善洲家风研究为例论文_朱丽梅

如何引导大学生践行孝亲敬老文化——以杨善洲家风研究为例论文_朱丽梅

保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亲敬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杨善洲同志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有很多值得大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本文试图结合杨善洲家风的相关研究,就杨善洲同志及其家人身上体现出的“孝亲敬老”品质以及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系统的阐述,以期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使大学生对“孝亲敬老”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所帮助。

关键词: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杨善洲;大学生

好家风是我国人民的不懈精神追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好家风的建设,他指出“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这体现了作为传统美德的“孝亲敬老”内容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的文化瑰宝之一,是我国大学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

本文结合保山市所具有的地域资源优势,在考察和了解杨善洲同志的相关事迹基础上,充分发挥杨善洲同志的精神宝库作用,以讲解杨善洲家庭美德故事为引线,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孝亲敬老的重要性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并对如何引导大学生践行孝亲敬老文化提出几点建议。

一、杨善洲家风简述

杨善洲同志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后,高校思政课教师紧跟步伐,向学生讲授杨善洲精神。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相关教育,杨善洲老人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大学生们所熟知的。但对杨善洲同志所践行的“孝亲敬老”美德,阐释的并不是很深刻。因此,让大学生了解杨善洲同志的“孝亲敬老”事迹,就变得尤为重要。

杨善洲同志对其母亲的感情体现了“孝”,因工作原因,顾不及亲自尽孝的杨善洲经常叮嘱妻儿要给母亲买点吃的、或委托同事给老母亲捎点糖果代为问候。母亲离世前,杨善洲衣不解带的照顾了母亲九天。可以说,在其母亲最后的时光里,“孝”在杨善洲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杨善洲同志的婚姻体现了“亲”,杨善洲和张玉珍的婚姻经受了六十年的风雨洗礼。在艰苦的环境下这对夫妻相互信任、理解和扶持,最终谱写了一首忠贞不渝的恋歌。张玉珍老人生前两次住院,杨善洲都从林场赶到医院陪着她。杨善洲老人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了老家的山上,将来与妻子为伴,继续抒写生死不离弃的婚姻篇章。

杨善洲同志对他的子女要求严格。他手里有权,不仅没有为自己的子女谋半分利,而且从小就培养子女们自立自强的品格,严格要求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自力更生,不允许打着他的招牌求照顾和占便宜。可以说,杨善洲同志对母亲的孝、对妻子的亲、对子女的亲和严,切实影响了其家人的思维方式,使一家人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应引导大学生树立两种孝亲敬老文化意识

在简述了杨善洲老人的家风后,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的实际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我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意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引导大学生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孝亲敬老文化

“百善孝为先”是我国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说明孝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黑格尔就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可见,不同于某些国家建立在严格的法律体系之上,孝文化在我国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在家庭的基础上,在血缘的基础上,起着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时期,在各种思潮汇聚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的时代,我们更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努力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孝亲敬老文化。

第一,大学生要继承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

据史料考证,“孝”字最早出现于殷商甲骨卜辞和商代的金文上,《尔雅·释训》中说“善父母为孝”[ 徐朝华.尔雅今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特定阶段,一方面,孝文化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把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氏族关系凝聚在一起,维护了家庭团结和社会稳定。但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中,有很多打着“孝”的旗号而压抑人性的事例,这些悲剧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特定时代产物。直到封建社会结束,西方先进思想的涌入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以及其后一系列的改革,国人的意识重新觉醒,使得孝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孝基本回归到了家庭伦理的地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孝”在我国社会长期发展中的复杂情况,大学生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中国的“孝文化”精髓带入大学校园,以身作则并带动周围的学子感受到孝文化的魅力。

第二,教师应在教学中倡导养亲、尊亲、敬亲的新观念。

“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重视血缘关系和宗族的中国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大学生为什么应该重视家庭和亲情?我认为:首先,父母同子女之间的血缘和亲情关系不可否认。这种血缘上的独特联结,使社会分割成不同的家庭和家族,是不凭人们的主观意志发生转移的。其次,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牺牲也无法否认。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基本都还靠父母抚养。这种付出,很多时候都不求回报,只是基于血缘上的一种联结。

基于父母对子女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因此,是否懂得父母的艰辛,是否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成了社会上衡量一个人有没有道德、以及道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暂时无法用物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更应在精神层面上理解父母的不易,从精神上认同尊敬、孝顺父母的观念。

第三,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孝亲敬老的大视野。

人终有一老,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杨伯峻.孟子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我们应看到,孝老敬老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一世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因此,我们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广泛开展孝亲敬老的道德教育。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孝亲敬老”文化理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等,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树立孝亲敬老的责任意识。

(二)引导大学生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

道德具有时代特征,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作为道德范畴的孝亲敬老文化也必须与时代相适应。笔者认为,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如何践行孝亲敬老文化时,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去反思家人对已成年的他们的无偿付出到底是不是一种义务,从而在反思中,让学生树立对家人的感恩意识,用自己的孝心去对待父母。

二是要让学生树立弘扬家庭美德的意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和亲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树立起对父母的感恩意识基础上,应该扩大范围,树立起弘扬家庭美德的观念。

三是要培养学生孝亲敬老的法治思维。作为在校大学生,应知法懂法,注重培养一种法治思维。在我国的《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对如何赡养老人都有明确的条例规定。在涉及孝亲敬老的问题上,大学生应了解敬老养老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综上所述,家风是联接个人、家庭和国家的精神纽带,接受良好家风教育的人,会给社会的发展传递正能量。孝亲敬老文化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杨善洲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他不平凡的事迹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孝亲敬老文化所具有的时代内涵,尽可能的去了解学生的成长氛围、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杨善洲精神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把家风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中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使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敬老”文化成为鼓舞大学生前进的精神力量,为他们更好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徐朝华.尔雅今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杨伯峻.孟子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

[4]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5]2011年3月2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6]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7]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作者简介:朱丽梅(1991-),女,云南保山人,保山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文作者:朱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如何引导大学生践行孝亲敬老文化——以杨善洲家风研究为例论文_朱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