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建峰

陕西省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 刘建峰

摘要: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情境创设, 如何通过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利用实验, 真实事件, 人文素材等进行情境创设。

关键字:高中物理 情境创设 实践 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世界,在学习中感受智慧的成果,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呢?个人以为,教学设计时 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情境创设问题。

所谓情境创设,就是要将教学信息置于一个新颖、奇特、有趣的特定情境中,使学生一旦进入这样的情境,可以很快地激起强烈的情绪,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动脑、动手、动口,对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反应,形成人人参与、多向交流的学习氛围,以跃跃欲试的亢奋心态参与教学活动。

如何通过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以下是本人结合教研活动与全县物理老师们共同研讨、群策群力做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实验进行情境创设

图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利用学生身边的经常用到的材料进行实验,创设情境,更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及规律。

例如在讲“水平面上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时,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套实验“器材”:一小团湿棉花,扎了一些小孔的塑料瓶盖,一根牙签(见图1)。老师的问题是:“如何使湿棉花快速变干?”有的学生下意识地用手挤,发现还是有水“藏”在棉花里,有的同学想到了家里洗衣机的甩干桶,便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自制了一个“甩干桶”,结果非常快地使湿棉花变干了,大家立刻兴致勃勃地“效仿”起来……之后关于向心力来源,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离心运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此情境创设目的非常明确,且紧扣教学内容,难度适当,既让学生很容易动手尝试,又很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

二、利用真实事件进行情境创设

图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蕴藏着无穷的物理奥秘,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来源。教师精心挑选适合教学目标的、学生感到新奇的、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素材,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感性化,激发其探求物理奥秘、应用物理知识的愿望。

例如在讲“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时,某中学的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英国特技演员特鲁利亚在2009年5月18日驾驶汽车在一个12米高的巨大“圆环(见图2)上转圈。此视频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立刻兴奋起来:特鲁利亚以多大速度冲上圆环?在最高点人与汽车倒置时车速是多少?普通人能完成此项表演吗?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将实际情景简化为物理模型,利用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圆周运动的知识一一找到了答案。整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围绕一件真实事件思考、分析、计算、辨析。

此情境创设以教材为本,借助于网络、科普读物以及报刊等各种素材,突出了时代性、开放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同时关注了科学的最新发展,及时传递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三、利用人文素材进行情境创设

图3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的过程。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挖掘先人们生活中蕴含的科技成分,结合考古发现、历史文物创设情境,将 “凝固的文化”激活,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例如在讲“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时,某中学赵丽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选自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录制的非常清晰精美的视频“小口尖底瓶”(见图4),视频中介绍了收藏于中国河南渑池博物馆的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小口尖底瓶的广泛分布、形状、历史及其用途。这个引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心里想:“物理还能跟文物扯上关系?”这时,老师问:“考古学家认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时期人们盛水的器物,那么人们取水后怎么将它运送回家中呢?运送回家后又如何放置呢?这其中用到哪些力学知识呢?”学生们立刻活跃了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了问题,建立了模型,总结了方法,整理了思路,规范了步骤,课堂容量相当大。最后,还通过“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先贤语句引出了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情境创设利用文物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打破了一些学生头脑中“物理只研究小球、木块,很无趣”这样的片面想法,同时还给物理课堂带来了文化气息。它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的渗透,展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使物理课上进行科学素养培养不再是一句空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师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乐于探索知识并努力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成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艺术地把握。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论文作者:刘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刘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