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泮托拉唑钠;不良反应;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Analysis of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pantoprazole sodium
Zhang Lili
(Qitaihe Qimei hospital,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46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pantoprazole sodium.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pantoprazole sodium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After clinical diagnosis,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pantoprazole sodium for treatment, the way and dosage of drug were observ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0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60 (60%) male and 40 (40%) female patients had adverse reactions, the age range was 20-60 years old, and the tim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mostly within 1-7 day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ge of drug use, 20-60 years old is the peak period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refore, during the drug use,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patients should be check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should be done well to prevent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pantoprazole sodium;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analysis
目前,临床多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相关疾病,临床用药次数较频繁,且临床疗效显著。泮托拉唑钠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被广泛应用于胃肠疾病的治疗中,常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十二指肠溃疡等多种疾病中[1、2]。但随着临床用药量、用药频率的增加,使得泮托拉唑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3]。因此,临床为了提高泮托拉唑钠临床用药效果,开展了泮托拉唑钠临床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分析,减少或是预防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次针对泮托拉唑钠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3月由治的行泮托拉唑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开展研究。100例患者中包括48例女性、52例男性,年龄区间:18-67岁,平均年龄(42.38±10.19)岁。其中包括胃溃疡患者、复合型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胃溃疡患者分别23例、40例、37例。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同意并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治,确诊病情后,均给予泮托拉唑钠(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05)治疗,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一般临床剂量40-80mg,每天静滴两次。在静脉病注前,对泮托拉唑钠的进行溶解,于氯化钠(0.9%)中加入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完全溶解后,加入到250ml氯化钠(0.9%)溶液中,在1小时内静脉滴注完毕。用药后,对患者用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不良反应。
1.3分析指标
观察用药方式与用药剂量,对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失眠、腹泻、便秘、血管水肿、过敏休克、恶心、嗜睡、头晕、水疱、皮炎、发热、脏器官功能衰竭、寒战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计量资料通过()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t值检验,收集的计数资料通过(%)表达,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组间检验,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确认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分析
10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用药方式无差异,其中有3例患者为重症患者,用药量较多,每天用药剂量160mg。其中20例患者在应用泮托拉唑钠药物过程中,同时应用了降压药物、降脂药物、抗菌药物等,其它患者静脉滴注40~80mg/d。
2.2泮托拉唑钠使用后不良反应分析
1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男性60例(60%)、女性40例(40%).其中药物不良反应好发年龄在20-60岁阶段,详见表1。
2.4不良反应表现分析
100例患者中,肝功能异常、肝脏损伤、恶心呕吐者共38例,嗜睡、腹泻、恶心、失眠、肌肉疼痛者45例,面部潮红、皮炎、水疱、皮疹出现13例,休克、发热、寒战4例。
3.讨论
在泮托拉唑钠用药过程中,为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需要在用药前,先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了解,评估药物化学性质,结合患者病情,对泮托拉唑钠用药剂量进行调整[4]。同时,对泮托拉唑钠用药方式、用药后不良反应时间等进行全面的观察,之后根据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5]。
本次研究100例患者为泮托拉唑钠用药不良反应者,其中男性出现不良反应率高于女性,此现象的发生与用药量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用药量较多、联合用药、用药方面等均是增加泮托拉唑钠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泮托拉唑钠用药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如病情严重,在用药的同时,需先做好不良反应防治措施,预防患者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根据用药年龄来看,20-60岁是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峰期,故在用药时,对患者身体情况做好检查,并做好防治工作,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牛角.泮托拉唑钠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144-145.
[2]刘娟,刘小潘.泮托拉唑钠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7):45.
[3]蔡燕.泮托拉唑钠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6):129-130.
[4]于万军.分析泮托拉唑钠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100.
[5]韩晓曦,蒋进.泮托拉唑钠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143-144.
论文作者:张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剂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药物论文; 方式论文; 静脉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