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疾病的特点及预防性护理干预论文_陈熙春1.2,殷健1.2.*

老年性疾病的特点及预防性护理干预论文_陈熙春1.2,殷健1.2.*

(1.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黄石 435000)

(2.肾脏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摘要】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从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日常活动的管理与健康行为的建立;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态;定期体检,为健康保驾护航四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让老年人延缓甚至暂时逆转某些生理性衰退,帮助老年人不得病、少得病,即使得了病照样带病延年,享受愉快的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疾病;预防;护理干预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昂贵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规模之大,在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近几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老年慢性疾病的预防性干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加强老年医学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1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1.1患病率高

老年人因各器官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机体抵抗力、调节能力、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疾病,患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看,损失健康的代价更是惊人。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一方面,国家医疗资源消耗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慢性病的患病率又勇创新高,患病人数数以千万计。

1.2同时患多种疾病

老年人不但患病率高,由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的退化,身体抵抗力较差,所谓体弱多病,很容易在老化的基础上发生疾病。而且约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老年人可以一个系统患多种疾病或多个系统疾病同时存在。

1.3疾病影响严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老年人因病持续天数是全人口平均值的两倍多。老年人年龄每增加5岁,其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将增加1.12倍;患糖尿病的高龄老人其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丧失的危险性为非患者的2.4倍;白内障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是非患者的1.5倍;患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是非患者的7.8倍;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和哮喘)患者ADL功能下降的危险性是非患者的1.47倍。

1.4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

老年病多系慢性退行性变化,有时生理和病理的界限难区分。由于神经系统功能低下,老年人的感觉下降,对疾病的自觉症状敏感性降低,表现为病情重而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而并发症多,恢复过程长。

1.5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因身患多种疾病,治疗时会使用多种药物,但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肾脏的排泄与肝脏的解毒能力均减弱,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2预防性护理干预目标

2.1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和意外伤残的发生

由于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对刺激的接受、传达及反应能力不敏感,表现为听觉、视觉、嗅觉、痛觉、知觉、温度觉、语言表达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反应不敏感因此要降低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如卧床的患者要加床档、护栏等措施,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平衡能力下降者,可用拐杖、轮椅协助行走,防止摔伤,预防意外伤残的发生。

2.2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或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

老年人常因身体功能低下而导致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对各种刺激的承受力下降。退休后出现地位和角色的转换,精神支持能力降低,易产生失落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引起身体疾病。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理解和安慰,多和他们交流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提高他们的自尊与自信。

2.3预防合并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

预防合并症是老年人护理干预的重点工作。合并症严重影响疾病痊愈和健康恢复,严重威胁着老年人身体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护理干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4促进康复,回归社会

对老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改变老年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和康复意识,变依赖护理为辅助护理和自我护理,以实现康复的最终目标——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3.老年性疾病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3.1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是老年健康促进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老年人广泛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使他们对老年期将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促使其原意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内容包括:①帮助老年人认识常见病与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例如,肥胖与饮食和运动有关;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等。从而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②帮助老年人掌握常见病的观察和治疗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做到早期发现疾病、积极治疗疾病,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③帮助老年人掌握疾病急症的初步急救措施,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如出现心肌梗塞先兆是,应保持镇静、就地休息,立即服用硝酸甘油片,以缓解症状,在自救的同时可向他人求助,为抢救赢得时间。

3.2日常活动的管理与健康行为的建立

老年人在长期生活中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习惯,有的老年人早睡早起,有的老年人晚睡晚起,不同的生活习惯只要对健康无明显危害,就不一定强求改变,否则会弄巧成拙引起不良的后果。

老年人的饮食应适应机体功能状态,原则上保证足够的营养,以保持理想的体重,饮食易消化吸收,适当多摄入纤维多的食物,食物温度要适宜,尽量避免冷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少吃多餐为宜,食量分配合理,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不吃烟熏、腌制烤焦、发霉和过烫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适当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和改善机体功能、调节情绪,从而延缓衰老。老年人应采取有氧运动方式,如快步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舞、打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要运动3-5次,每次坚持30分钟。老年人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过程中自我监测运动强度,保证运动安全。

3.3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态

3.3.1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老年人应确定适宜的生活目标,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学习,积极发挥余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产生成就感和年轻感,保持良好的心态,意志坚强、心胸开阔、乐观豁达。无论遇到何种问题都能正确对待。

3.3.2培养业余爱好,做情绪的主人 老年人应当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如养花、养鱼、书法、绘画、定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以增进生活情趣,改善心境。另外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家务劳动,避免无所事事。主动结识新朋友,开拓人际交往的渠道,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事不必心绪不宁,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让自己保持一份好心情。

3.3.3正视老年人心理独特变化,选择寻求帮助 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地位改变,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发生改变,不再是一家之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这均会困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要针对这些心理因素,耐心的劝慰,设身处地关心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的为老年患者安排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方案,严重者可进行心理治疗。

3.4.定期体检,为健康保驾护航

老年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健康体检不可缺少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尿常规、心电图、眼底检查、胸部拍片、大便潜血试验、肝功能、血生化、B超检查等,并保存好体检记录,针对检查出问题的项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按时进行复查。

4.小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新陈代谢延缓,脑组织也发生衰老,由此对外界环境各种应激的适应能力减退,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而有效的预防干预,会延缓甚至暂时逆转某些生理性衰退,让老年人不得病、少得病,即使得了病照样带病延年,享受愉快的晚年生活。希望全社会都来关爱老年人,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坏境。

作者简介:

陈熙春,女,本科,职位:主管护师,工作单位: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通信地址:

湖北省黄石市天津路 141号(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7号楼501室)。

通讯作者:殷健

论文作者:陈熙春1.2,殷健1.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老年性疾病的特点及预防性护理干预论文_陈熙春1.2,殷健1.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