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经济学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思考_政治经济学论文

关于政治经济学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思考_政治经济学论文

对政治经济学地位与作用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不仅关系到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因而正确评价与解决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有助于推进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服务。

一、对政治经济学地位与作用的估价

1.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地位与作用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要正确评价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首先要确定政治经济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在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其现实地位与作用又如何。

从理论上讲,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功能或作用应该是研究经济体制转轨的基本理论,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康运行、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为它的分支学科的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提供基本方法、工具。政治经济学这种基础性的功能或作用,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基础理论经济学,处于基础学科的地位,成为反映和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导经济学。

但是,政治经济学的应有地位和作用与现实地位和作用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这表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滞后,理论指导作用有限,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超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始人意料的事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政治经济学来不及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便勉为其难,仓促上阵,因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难以解释和解决,严重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2.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现实作用不对称

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一致的。只有赋予政治经济学恰当的地位,才能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促进政治经济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反过来,政治经济学只有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才能取得应有的地位。

考察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评价: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之间一直表现为一种不对称的关系。从50年代初直至改革开放这个时期,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长期处于基础地位或者说是垄断地位,完全排斥西方经济学,但它发挥的作用与其地位不相符合。这个时期,它的重点在于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揭示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成为启发人们阶级觉悟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从改革开放至今,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又呈现出一种相反的不对称性关系。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理论界经过了几次思想大解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政治经济学能够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进行大量的总结研究和理论创新,拓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视野,冲破一些长期以来难以冲破的理论禁区,对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地位、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的计划与市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运行规律、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突破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范畴体系的束缚,得出了符合我国经济实际的全新的观点和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着政府决策和社会生活,为政府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规划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政治经济学取得的这些成就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也非是在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经济学与之可比的。当然,政治经济学已经发挥的作用只是相对而言的,离对它应有作用的要求还相差很远,经济理论的创新与指导的供给还相当的不足。但总的来说,政治经济学毕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政治经济学却没有取得与之相应的地位,反而日益削弱,主要表现是:在经济理论界,有的学者热衷于带“洋”味的西方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学科关系上,它的分支学科纷纷“脱胎换骨”,与其脱钩,改换门庭,与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攀亲;在高校教学中,政治经济学的阵地在缩小,有的学校减少学时,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普遍地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宣传和解释党的经济政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而不属于理论经济学。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客观现实。政治经济学地位的贬低或虚无,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极为不利,制约了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创新,影响了政治经济学对现实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政治经济学基础地位受到挑战的原因分析

按理说,随着政治经济学作用的加强,其基础地位应该比过去更加稳固,而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的每况愈下,这种结果不由令人担忧和深思。我认为,政治经济学地位下降,除了与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有关外,事实上还与以下原因相关联:

1.功利主义的影响

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基础理论研究受到冷落,应用经济理论研究或应用技术研究“红红火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这里同样适用。搞基础理论研究,不仅要“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而且有可能穷毕生精力而无新发现,结果弄得名誉、地位、票子“一无所有”。搞应用经济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能与现实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容易出成果,获取经济利益见效快,收效大,往往是名利双收。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武汉有一位水电专家,历时三载,个人投资2 万多,历尽艰辛,终于解决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最后的收获仅是一篇论文200元的稿费。别的姑且不论,单单一个2万元与200 元之间的巨大不等号就能说明许多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失去了“经济基础”,其地位同样会无“基础”可言。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受到削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论”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其科学性不仅在于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出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更在于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科学的。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它的特定研究对象和内容,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时空性,不可能成为完全抽象的、普遍的、永恒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随着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不可避免地有过时的东西,需要修正、补充和发展。有些人就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某些过时的具体理论或结论而不顾其中的科学方法,妄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企图以其它的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其实,马克思本人早就告诫我们,他的学说只是提供了一种方法。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如果马克思能够在他的理论中包罗万象地预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那他就不是马克思,而是全能的上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指南,并不在于他的具体理论或结论,而在于他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是一种能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整体运动的、具有无比深邃洞察力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新现象,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去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3.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产生偏差有几种原因:一是对经济理论发展史缺乏必要的了解。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源于希腊文,由两个词组成。一个词的本意指“家务管理”,后引申为“经济学”;另一个词“政治”与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它的原意是“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的学问。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名称并不是马克思的发明。早在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出版了以“政治经济学”为名称的第一本书。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马克思和恩格斯通常也都沿用这个名词。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名称,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界多数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而把政治经济学以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称为“经济学”。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他各门具体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属于理论经济学。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不是研究政治问题,而是研究基本经济理论问题的纯经济学。“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具有相同的内涵,“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不能因为有的著作称之为“经济学”便属于最基本理论,比“政治经济学”更具理论科学性,也不能因为有的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称之为“政治经济学”就更具有“政治性”、非科学性。当然,也不容否认,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认为政治经济学重点突出“政治性”或是研究政治加上经济的理论,完全是望文生义的缘故。二是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充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被误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及其腐朽性,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提高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政治经济学就承担了这个责任。在过去直至目前,政治经济学基本上作为“公共政治课”在大学开设,成为“政治常识课”,而非基础经济理论课。既然把政治经济学当作政治思想教育课,那它就必然要围绕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中央文件精神和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成为政策解释学、政策宣传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读本,缺乏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有了这几十年的历史事实为根据,人们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产生偏差就不足为奇了。三是有些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有意造成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严格分野,把政治经济学视作搞阶级斗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把西方经济学视作指导经济建设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现代经济学,认为现在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应该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只不过是为了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求理论根据而有意贬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而已。

4.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冲击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几百年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发达的市场经济实践和长期的理论争鸣使其形成了包含着市场经济运行普遍适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许多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理论观点在内的逻辑一贯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与之相比,中国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和理论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于是,有人主张,在中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应以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的地位。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有一定的市场。必须明白,由于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哲学传统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实际,西方经济学难以完全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直接沟通,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难以回答和解决,因而想简单地直接利用西方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不会成功的。

三、更新认识,创新理论,促进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赋予政治经济学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迫切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加强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

1.更新认识。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影响政治经济学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过去人们把政治经济学定位于“政策宣传学”、“政策解释学”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不是定位为基础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获得一个大的发展。为此,今后要广泛开展宣传,使人们明白,政治经济学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学科,而是一个决定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走向、从整体上影响人们经济生活的基础学科,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加快体制改革,为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地位提供制度保证。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地位的提高,不能缺少制度的保证。目前的体制不太合理,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改革高校的学科设置, 把政治经济学从公共政治课系列移置到基础经济理论课系列。(2 )成立一些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一些优秀人才,组织一批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专门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3 )设立形式多样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和支持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著述的出版和发表,重奖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为提高和巩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3.加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从根本上要靠其发挥指导作用来支撑和体现。要发挥指导作用,理论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总结近几百年来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能成为主流经济学或指导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或理论体系,都是在解决特定历史时期突出的经济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斯密为排除封建地主阶级的阻力,推进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提出自由竞争学说;马歇尔为解决主要西方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出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及其威胁和商业中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垄断价格问题而创立了被后人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学说;凯恩斯面对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有效需求, 以实现充分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创建了宏观经济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中国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二是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轨时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国有资产产权明晰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不同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其他各体制转轨国家,既复杂又紧迫。与中国经济紧密关联的世界经济环境也复杂多变,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互相交织,趋势明显。在这种错综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政治经济学要以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为研究主题,全面研究中国以及世界的突出经济问题,从中总结和抽象出一般规律,用以指导现时的经济实践,并预见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对于政治经济学来说,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但唯有面对我国的国情,提高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指导力,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牢固的基础地位。

4.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条化、神圣化。解决任何问题都喜欢引经据典,只在经典著作中寻找依据,而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研究。当就一个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发生争论时,片面指责别人误解或违背了经典作家的原意,自己则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二是尊崇西方经济学,贬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两种倾向都会损害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科学地分析两种理论体系各自的特点和长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经济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服务的。但它的重点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根本规律,而对社会主义经济及其规律的研究,只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它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下,撇开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以资源配置为对象,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值得肯定的是,它所揭示的市场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具体的方法论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借鉴。更要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屡遇危机,并不能解决西方国家的一些突出经济问题,更不能为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找到真正的出路。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或指导性理论,而不能是西方经济学。当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借鉴其有益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界已经认识到了政治经济学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加强政治经济学地位和作用的途径。我相信,随着政治经济学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贡献会更大。

标签:;  ;  ;  ;  ;  ;  

关于政治经济学地位和作用的几点思考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