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董亚文

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董亚文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中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扬中 212200)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电力单位以电力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发展宗旨,进而促进了国内电公司的自动化进程。提升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管理,不仅提升了电力公司的竞争实力,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电力公司的生产总值,保障了附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运行最为可靠的模式。配电自动化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电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降低电力能耗。电力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想要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有效管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主要因为当前这就要求电力行业管理人员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概况

1.1对配电自动化的认识

配电自动化是指将电子控制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传输技术通过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形成一套自动化管理的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电力公司的供电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近几年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在各个电力企业当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采用的科技配置较高,能够摆脱人工控制管理的工作模式,主要使用的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它可以利用互联网使全国各个地区的电网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综合进行分析电力的运输情况,数据更加具有权威性。通过后续的不断调整和改进可以将人为对配电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输电的效率。其次就是由发电站、运输设备以及配电站、变电站共同组成的电力系统。主站系统包括一台主机和几台前置服务器,它可以保证当配电系统中出现了一个故障时,服务器可以暂时充当主机,不会影响到电力输送的正常进行,节省了人力,保证电力的最小消耗、最高效率的使用。此外还有一些调度员仿真调度、进行工作管理等系统,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

1.2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电力公司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电能,利用输配电工程,把电能分配到相应的区域,保证了用户安全用电和有效用电。电力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为当地群众的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证。随着社会的经济增长,人类用电量也明显增多,为了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电力公司务必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和生产方式,完成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营、电力工程自动化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市场效益,是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社会经济增长提供了基本保障。

电力行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经济实力,促进了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电力工程自动化是公司生产技术改进的核心条件,进一步证明了电力公司是国家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促进了公司生产工艺持续创新。要想进一步完成国家的文明发展,务必以发展工业为基础,工业的发展是以电力为基础的,只有提升电力公司的生产,保证工业用电,才能提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家文明建设。而近年来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和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从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的角度上来说,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是保证用户数量的重要措施。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下的配电管理中,发挥电力系统的管理特点能够有助于发挥和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相关功能的实现,从而有效的解决配电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

二、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

2.1厂家众多,运维人员工作量大

在当前设备统招及物流分配方式下存在同一地区同一类设备多个厂家按配额分配的情况。导致自动化设备厂家及产品类型众多,各厂家指示面板,维护平台均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

2.2没有专门设置配电自动化运维部门,运维职责不够明确

目前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尚未形成规范,相关运维人员编制及职责也无规定。在配电自动化系统规模较小时可以通过人员兼职和设备厂家保修期内维护实现基本运维需求。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逐步扩大,迫切需要设立相关专职部门或人员进行运维。目前仅针对主网系统的一次、二次、通信主站设置相应的运维部门,人员编制只能满足主网系统的运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配电自动化具有点多面广,地点分散的特点

现有人员根本无法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检修需求,运维人员无法满足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要求,设备故障不能及时修复,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及运维涉及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目前运维人员的专业构成上缺乏相应配套,主站系统功能不完善,难以发挥配网自动化实际应用价值。

2.4主站系统功能不完善

主站系统功能不完善也是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运维工作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主站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部分,相当于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大脑,对各个分路的分站系统有着控制作用。如果主站系统的功能不完善,就会导致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难以确定和排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2.5运维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运维技能

由于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刚兴起的配电方式,因此,我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同时,能够掌握好运维技术的工作人员不不多,大部分的运维工作人员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工作,对运维技术手段了解不多,就造成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进行及时的修复,从而造成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瘫痪。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全面对运维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牵扯到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也应该做到融汇贯通。因此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是目前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工作的一大难点。

三、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措施

3.1明确设备运维分工

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分为主站、通讯、终端3部分,主站系统由调度负责,通信部分由通信部门负责,终端部分由分局运维班,生产设备管理部作为总牵头部门。通过竞岗及组聘方式,搭建涵盖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专业人员的配电自动化运维班。通过专门的配电自动化操作及运维管理培训,以及购置相应的通信及配电自动化方面的专业测试仪器,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日常运维。

3.2修订调度管理规程

调整值班制度,加强遥控操作应用。按照目前的运行规程,操作开关时需一人操作一人监护,而分局的配网监管员为单人值班,单人进行遥控操作视为违规。为推广应用遥控功能,应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修编相关规程,将分局配网监管员由单人值班改为2人值班,实现“双机双控”的模式(即操作时操作人员在一台工作站登陆将开关编号输入,监护人员在另一台工作站登陆确认),以满足相关规程要求,实现遥控操作,并确保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

3.3配网自动化运行模式选择

在中小城市,由于调配一体化模式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具有广阔的利用空间。但对于大城市,此种模式就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在构建系统的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庞大,需要投入的成本很高,而且在系统出现故障时,会使较大范围的电力运行区域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在大城市,最好选择调配独立运行模式。

3.4运行管理保障措施

无论采用哪种运行方式,必须要制定详细的操作章程,以保证运行系统的有序进行。在维护管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科学的检验,明确部门责任,确定维护分界点以及操作范围,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使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良好地运行下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配网的运行特点,及时地查看运行情况,并将其运行的问题登记在册,以便为系统的后期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结语

配电自动化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用电量在不断增加,用电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配电管理更加困难。传统的运维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要求,需实现配电自动化。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还需对自动化技术加以改进,并使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培培.基于TOPSIS法的配网管理评价及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王景川.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论文作者:董亚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分析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董亚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