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天医院563003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经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30例。平均在3天之内行栓塞治疗。结果29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7例栓塞术后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余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并发症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GDC;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早期颅内动脉瘤主要方式开颅夹闭,随着科学发展,微创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计算机科学,微导管技术及医用材料的发展,使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获得长足进步,并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探讨我院从2012年至今治疗30例颅内动脉瘤所获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45岁~65岁,平均57岁。30例病例术前huntphess分级,Ⅰ级20例,Ⅱ~Ⅲ8例,Ⅳ~Ⅴ级2例。
1,2 影像学资料:30例病例因CT提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15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动脉瘤主要以囊状为主,动脉瘤大小直径0.6~1.5cm,瘤颈<4mm。
1.3 治疗方法:本组治疗在3天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前尼莫地平以每小时2mg持续微量泵人解除血管痉挛,甘露醇及速尿降颅压,止血芳酸止血,丙戊酸钠预防癫痫等对症处理,烦躁患者予以镇静。95%患者以局麻方式先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大小、形态、位置,并测量瘤颈及瘤体直径,观察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治疗前选定与动脉瘤大小、形态相匹配的弹簧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定后,全身肝素化,置导引导管于颈内动脉,用相应的微导管配合相应微导丝,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中部,紧贴动脉瘤壁呈螺旋状盘旋,当连接弹簧圈的电解点进入动脉瘤内,经导引导管造影证实弹簧圈位于动脉瘤内,并了解栓塞程度及载瘤动脉是否通畅。如造影证实动脉瘤消失,解除弹簧圈。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予以腰大池持续引流至清亮,继续予以尼莫地平微量泵入及丙戊酸钠预防癫痫等治疗。
1.4 结果:30例中,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后发生梗阻性脑积水7例,经保守治疗(腰穿)3例轻度残疾,经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重度残疾,术中发生血栓(空气栓塞)1例引起短暂失语、运动功能障碍,予以尼莫地平治疗后恢复。
2讨论
2.1颅内动脉瘤多数是先天性动脉瘤,主要缘于动脉瘤壁薄弱缺损,经长期的血流冲击,造成内弹力层破坏,壁层变得薄弱并逐渐发展为管壁的囊状膨起。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有关。如多囊肾、肌纤维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等,动脉瘤通常发生于大血管分叉处,绝大多数位于willis环或大动脉分叉处,约8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在前循环。其中前交通占30%~35%,后交通占30%~35%,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约占20%。后循环动脉瘤约1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患者从初次出血打击存活下来后立即面临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各种并发症的威胁,为防止再出血,尽早手术。动脉瘤初次出血死亡率30%~40%,再次出血死亡率上升为70%,第三次出血死亡率大于90%,故Ⅰ~Ⅱ级早施手术。动脉瘤手术是一种高难度及高风险性的手术。传统手术先锯开颅骨,在显微镜下顺解剖脑组织的自然间隙,牵开脑组织暴露动脉瘤行夹闭手术,开放性手术创伤性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并要求较高技术手术。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介入技术逐渐成为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针对前循环,尤其对后循环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及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都有血管内栓塞治疗指征,并且提高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时间,缩短住院天数。
2.2我院自开展血管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前循环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颅内动脉瘤是否适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首先栓塞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了解动脉瘤瘤颈、瘤体大小,体颈大于2的囊状动脉瘤适合栓塞,放置时使其沿着动脉瘤的壁盘旋缠绕,即形成三维“筐篮”结构,为继续填塞弹簧圈提供稳定的框架,有利于更致密地填塞瘤腔和防止弹簧圈逸入载瘤动脉。操作过程要轻柔,导丝、导管张力不要过大,以导致刺破动脉瘤。对于宽颈动脉瘤或梭形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有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危险,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效果良好。80%~90%动脉瘤可一次栓塞治愈,10%~15%的动脉瘤需再次栓塞治疗,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术后远期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2.3介入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我们不能因操作的微侵袭而忽略其并发症,积极做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防治准备,包括动脉瘤术中破裂、载瘤动脉血栓形成或脑动脉栓塞,弹簧圈逸出动脉瘤留置体内等。据报道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15%,死亡率1%~5%,其中出血急性期治疗致残率更高。动脉瘤最常见并发症脑血管痉挛,其中最主要的致残疾致死率。处理好脑血管痉挛是治疗颅内动脉瘤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大明,凌锋,张鸿祺,等.电解可脱卸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36:65-68.
[2] 吴中学,王忠诚,孙永泉.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90-93.
[3] 石峙敏,张俊廷.大脑后交通动脉瘤与动眼神经麻痹[J].眼科,1998,7(1):39-40.
[4] 宁旗军,张慧亚.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8,5(25):120 .
[5] 赵均峰,郭丹,刘香杰.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3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2008
科研课题号:遵汇科合201420
作者简介:雷林(1977-),女、贵州遵义人、主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颅脑外伤。
电话:0851--28691919、手机:18984258561。
E—mail:gzhtyylx@163.com.
论文作者:雷琳 刘旭 匡涛 郑涛 朱家伟 黄建军 廖洪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6
标签:动脉瘤论文; 栓塞论文; 弹簧论文; 颅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导管论文; 动脉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