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京古道的利用模式论文_吴东景

浅谈西京古道的利用模式论文_吴东景

广州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西京古道是一条开凿较早的联系岭南和中原地区的主要通道。由于其通往京都“长安”,所以时称西京路。这是一条曾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道路,带动了岭南地区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口及语言的发展和变迁。而如何利用这条富有多重价值的古老的文化线路,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将古道更好的利用起来,才能更好的延续他的价值,延续其生命,更好的利用也才能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本文是从西京古道遗存的现状情况出发,探究西京古道的利用模式。

关键词: 西京古道 利用模式 发展

1引言

中国的幅员辽阔,在道路交通军事设施等的建设上曾有过灿烂的史绩。不管是著名的商旅古道丝绸之路,还是重要的军事设施梅关古驿道等,都为我国古代灿烂的物质文明与文化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在现代科技与文明的高速发展下,很多的古驿道都被埋没,淡忘,甚至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而对于仅剩的部分古道段落,如何将他保护利用起来,使之继续发挥其它方面的作用,延续其生命力,非常重要。古道的利用和发展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文针对西京古道目前遗存的主要段落(位于乳源县境内)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西京古道现状概况

西京古道是于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由桂阳郡太守卫飒奏准朝廷修筑,联系岭南与中原,是广东最早的古驿道。按照有关历史资料显示,西京古道全程500余里。昔为岭南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干线之一,昔为商贾,行军要道。

2.1古道本体遗存保存较有代表性

西京古道联通岭南和中原,目前保存下来的部分段落主要位于韶关市乳源县境内。古道穿越南岭山脉,是山地型古道的代表。除过县市的部分段落较为平坦以外,大部分古道都盘旋在山地之中。如西京古道一段名为梯云岭,形容其坡陡路险。另外,西京古道选线整体走向与京港澳高速走向一致,现代公路与古驿道有很多部分重合或平行。

2.2沿线物质遗存丰富

西京古道在广东省古驿道中,历史最为悠久,其保存完整的古驿道段落众多且两侧山地险峻,地理风貌优美,少数民族聚集。沿线 “古村、古道、古关、古洞、古陂(水利设施)”等众多。如乳源境内西京古道段落,就有较多的物质遗存。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道沿线的亭,如心韩亭(纪念韩愈)、小梅关亭、象兑亭等。

2.3沿线自然资源丰富,景色优美

西京古道沿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不仅有知名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还是过山瑶瑶族聚集地。沿线不仅有朱德祖屋所在,也有红军长征留下的众多足迹。另外在沿线自然环境方面,古道沿线属于石灰岩地区,山高路陡,少有平坦的地方,且周边石林、溶洞,水系较多。且其周边的山体、河流、水系以及地质景观等都保留着生态原始性。表现出原真的生态性景观,人为干预较少。

2.4 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西京古道沿线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俗活动和历史传承至今仍举行活动,如当地的“石阶除道”(每年九月村民统一修复古道),圣祖祭(每年祭帝诞辰,举行公祭),也留传着许多民间神话传说,如南岭观音、舜帝登高的传说等等。

3西京古道利用模式研究

西京古道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应充分利用好其资源,使其“活化”,才是古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对西京古道进行利用,不仅应研究其在历史上曾经所起过的作用,还应分析其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哪些价值。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合适的利用模式和策略。

3.1西京古道的历史作用

3.1.1商贸经济作用

西京古道是一条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是联系中原与海外的一条经济之路。是传统时期岭南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据修路碑等记载,古时的西京古道曾有万担盐箩过古道的盛景,其繁华景象可见一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军事、政治作用

西京古道开凿之初,即是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当时太守卫飒,是以“修痒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教化桂民,邦俗从化,奏准朝廷而修建的西京古道。同时它也进一步深入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推动民族融合。

3.1.3文化传输等作用

西京古道,不仅经济往来密切,文化和风俗的传输也非常迅速和快捷。不同的文化传输和交融在古道边显得更为丰富。并这说明交通与人才成长,交通与接受外来文化,交通与移风易俗、科学技艺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西京古道也是岭南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和途径。

3.1.5宗教传播作用

南岭观音、舜帝等宗教文化诞生于西京古道,而禅宗南传也得易于古道。如南传禅宗的一支,云门宗至今还在乳源开源说法,古道边的正觉寺遗址、西云寺遗址等也证明了当时禅宗在古道沿线的传播。西京古道成为宗教传播的载体。

3.2西京古道的当今价值

3.2.1仍然可作为交通设施

西京古道是古时的国道,“高速公路”,在现在,交通作用虽已减弱。但仍是联系各区域的交通线路。虽已列入文保单位,但交通作用仍然存在。

3.2.2是支撑全域旅游的骨架设施

目前全国提倡全域旅游理念。而旅游光靠目前的公路铁路等,是很难深入的。古道沿途的古村落、寺庙、遗址等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古道是联系旅游资源间的重要线路及骨架。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设施。

3.2.3带动全线周边发展

西京古道沿线村落众多,资源也很丰富,在发展、利用古道的同时,将会带来人流、商流和其它资源,为周边城镇和村庄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可以带动周边村落与城镇的发展。

3.3西京古道的利用模式

从西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今具有的资源价值来看,要利用西京古道至少有三种模式,即“文化线路旅游模式”、“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模式”以及“以道兴村模式”。当然这三种模式也可以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模式。

3.3.1文化线路旅游模式

文化线路旅游模式,是指将古道遗存段落通过新建的连接线路联系起来,或与周边的交通设施以及绿道等相连。打造完善的线路旅游体系,将古道沿线及周边的古庙、古寺、古村、古遗迹、古遗存等作为景点,通过古道而形成的慢行交通体系,将其贯通,相互联系,以此来打造整个线路的旅游模式。

3.3.2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模式

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指通过交通的疏通,将古道及其沿线的物质遗存及周边生态、地质、植被充分考虑,挖掘古道地质、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通过现场展示或标识系统将其所具有的价值、特征以及科学知识等展示出来。让民众可以运动、旅行的同时获得知识,具有教育科普以及旅游的意义。

3.3.3以道兴村模式

以道兴村模式是指在发展文化线路旅游或全民运动系统的同时,通过标识体系或交通联系使其与乡村旅游、乡村特产品牌联系起来,依托古驿道带动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大学生前来写生、旅游、研学,推动农村面貌的改变,带动精准扶贫。

4结语

西京古道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当然对待遗存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但对古道的保护和利用,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而不是相互排斥的,更好的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更好的利用也才能更好的保护。只有选择合适的利用模式,才能使古道的保护延续下去,才能使古道的生命延续下去。也才能使古道和沿线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化鹏.西京古道行[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1.

[2]潘裕娟,田向阳,葛慧蓉. 文化体验下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规划研究—以珠海市“孙中山足迹”主题线路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 2017

[3]何爱.以古驿道复兴带动乡村振兴—基于广州市增城区古驿道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8(07):63-65.

论文作者:吴东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浅谈西京古道的利用模式论文_吴东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